一种检测水稻红色颖壳基因OsRH3的功能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64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66388.0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水稻红色颖壳基因OsRH3的功能标记及其应用,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研究发现水稻红色颖壳基因OsRH3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2bp处插入7.3kb DNA序列,导致红色颖壳的产生。本发明根据此突变位点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标记OsRH3‑P12,包括2条正向引物和1条反向引物。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标记可以快速鉴定水稻红色颖壳基因OsRH3的功能型、非功能型及杂合型,且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极大提高了OsRH3基因的选择效率、加速选育进程,对红色颖壳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以及杂交水稻父母本混播混收全程机械化制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具有白色颖花标记性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14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014102.8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白色颖花标记性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涉及植物遗传学技术领域。包括:利用现有两用核不育系为母本与具有白色颖花标记性状的隐性突变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经多步骤筛选选育。本发明选育得到的所带标记性状不育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抽穗时带有明显的白色颖花标记性状,具有防伪识别功能,显著区别于现有任何类型不育系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所有水稻品种;可在母本抽穗时一次性识别并除去所有杂株,有效地提高杂交种子的纯度;用于两系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于白色显色度最好、识别度最高的原理,在昏暗、目力所及大范围等条件下都容易识别,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除杂,能显著提高母本群体除杂的效果和效率。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除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2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020306.2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除杂方法。属于杂交水稻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带白色颖花标记的两用核不育系为母本,应用于两系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在杂交稻制种田母本群体抽穗时,根据穗部白色颖花性状,容易、直观、高效一次去除其它任何性状的杂株,不需要像其它不育系制种在母本分蘖期、抽穗期等不同生长时期,多次不断识别与清除,显著提高了制种母本除杂的效率和质量,极大的提高和保证了杂交种子的纯度。白色显色度最好、识别度最高,白色颖花标记性状在昏暗等条件下都容易识别,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也能显著提高母本群体除杂的效率和效果。

    一种鉴定水稻稻瘟病菌的引物组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629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05191.5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水稻稻瘟病菌的引物组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引物组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引物组中的多个引物的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SEQ ID NO:200所示。所述引物组的筛选方法,包括:1)将稻瘟病菌的基因组序作为查询序列,并与基因组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将所有基因组序列比对整齐;2)沿着比对整齐的基因组序列做平移;每平移一次对窗口内多个稻瘟病菌的基因组片段进行两两比较,留下有区分度的基因片段作为候选标记位点;3)对每个候选标记位点在多个基因组间的保守区域进行引物设计;4)筛选出引物组。该引物组能够准确且低成本鉴定水稻稻瘟病菌。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引物组的应用。

    一种鉴定评价水稻穗颈瘟抗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6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47425.9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鉴定评价水稻穗颈瘟抗性的方法,利用生育期错开的诱发品种,单独接种多个单孢菌株,配合病圃已有田间菌株,使鉴定田块菌株丰富度提升的同时,使孢子释放持续时间增加,使生育期水稻品种在其整个抽穗成熟期,穗颈发病时孢子浓度足够且丰富,各个生育期不同的水稻品种能够同时播种鉴定。同时,本发明克服了直接注射品种方法发病过重以及自然发病方法导致的发病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可有效的作为水稻品种穗颈瘟抗性鉴定手段,为水稻亲本抗性筛选、水稻抗性育种及水稻抗性资源筛选等提供可靠方案。

    一种有机水稻稻飞虱植物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0210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08145.1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稻稻飞虱植物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该植物杀虫剂由雷公藤鲜全草、海天椒鲜果、油茶饼配伍人尿泡制而成,雷公藤鲜全草、海天椒鲜果、油茶饼、人尿四组分的重量质量比为4.0~5.0∶2.0~3.0∶1.0~2.0∶5.0~6.0,优选比为4.5∶2.5∶1.5∶5.5,其中油茶饼为助剂,配剂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该植物杀虫剂对有机水稻稻飞虱的杀灭效果显著,在使用时,按每667m2稻田面积20~25kg的2倍液稀释喷雾。本发明的植物杀虫剂剂型稳定,原料来源丰富,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无任何化学污染,完全符合有机水稻生产的要求。

    一种利用水稻隐性畸形颖壳恢复系制种混收并分离杂交种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51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89672.X

    申请日:2017-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种及制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稻隐性畸形颖壳恢复系制种混收并分离杂交种子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杂交、回交或诱变、基因组编辑等遗传改良方法,选育具有隐性单基因或寡基因控制的畸形颖壳恢复系,利用恢复系与不育系进行混播或混插(抛),人工、无人机或自然风力赶粉,将成熟后的杂交种子和恢复系种子混收,在种子精选加工过程中去除畸形颖壳的恢复系种子。本发明利用具有隐性畸形颖壳性状的恢复系,可在种子加工过程中将恢复系种子去除,不需添加专业机器设备,有利于简化技术、节约成本。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制种成本。

    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除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2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020306.2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除杂方法。属于杂交水稻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带白色颖花标记的两用核不育系为母本,应用于两系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在杂交稻制种田母本群体抽穗时,根据穗部白色颖花性状,容易、直观、高效一次去除其它任何性状的杂株,不需要像其它不育系制种在母本分蘖期、抽穗期等不同生长时期,多次不断识别与清除,显著提高了制种母本除杂的效率和质量,极大的提高和保证了杂交种子的纯度。白色显色度最好、识别度最高,白色颖花标记性状在昏暗等条件下都容易识别,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也能显著提高母本群体除杂的效率和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