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229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978700.8
申请日:2021-08-25
IPC: C12N15/29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自交不亲和关联基因、SNP标记及应用。CoMAPK9的基因组序列的OFR中SNP071031位置上存在SNP错义突变,碱基由C变成A,SNP181968位置上存在SNP错义突变,碱基由A变成G,两个位点SNP突变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状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表现为授粉后SNP071031位点基因型CC或CA的座果率显著高于基因型AA的座果率,授粉后SNP181968位点基因型AA或AG的座果率显著高于基因型GG的座果率。利用该基因SNP组合分子标记可进行油茶座果率表型苗期鉴定,有效提高油茶新造林地品种配置选择效率和油茶单位面积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16051.5
申请日:2022-01-29
IPC: C12N15/55 , C12N9/22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自交不亲和基因S‑RNase、SNP位点及应用。本发明提供存在于油茶S‑RNase基因组序列编码区的32个SNP错义突变位点。引物特异扩增S‑RNase基因的编码区EXON1、EXON2、EXON3、和EXON4片段,EXON片段分别与对应编码区的SNP位点的探针孵育,得到荧光标记的纳米磁珠‑SNP探针‑EXON片段的复合物,通过对复合物进行信号检测获得油茶品种S‑RNase基因32个SNP位点的基因型信息。利用S‑RNase基因32个SNP位点的基因型信息可以在苗期预测油茶林地配置品种授粉亲和性状表型,有效提高油茶新造林地品种配置选择效率和油茶单位面积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0229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978700.8
申请日:2021-08-25
IPC: C12N15/29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自交不亲和关联基因、SNP标记及应用。CoMAPK9的基因组序列的OFR中SNP071031位置上存在SNP错义突变,碱基由C变成A,SNP181968位置上存在SNP错义突变,碱基由A变成G,两个位点SNP突变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状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表现为授粉后SNP071031位点基因型CC或CA的座果率显著高于基因型AA的座果率,授粉后SNP181968位点基因型AA或AG的座果率显著高于基因型GG的座果率。利用该基因SNP组合分子标记可进行油茶座果率表型苗期鉴定,有效提高油茶新造林地品种配置选择效率和油茶单位面积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116051.5
申请日:2022-01-29
IPC: C12N15/55 , C12N9/22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自交不亲和基因S‑RNase、SNP位点及应用。本发明提供存在于油茶S‑RNase基因组序列编码区的32个SNP错义突变位点。引物特异扩增S‑RNase基因的编码区EXON1、EXON2、EXON3、和EXON4片段,EXON片段分别与对应编码区的SNP位点的探针孵育,得到荧光标记的纳米磁珠‑SNP探针‑EXON片段的复合物,通过对复合物进行信号检测获得油茶品种S‑RNase基因32个SNP位点的基因型信息。利用S‑RNase基因32个SNP位点的基因型信息可以在苗期预测油茶林地配置品种授粉亲和性状表型,有效提高油茶新造林地品种配置选择效率和油茶单位面积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27067.3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状关联的基因CoJAR1、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在CoJAR1的基因序列的开放阅读框中开发两个SNP位点,其中1058位存在T/C多态性,1062位上存在T/G多态性。2个位点SNP位点突变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利用该基因的SNP分子标记可进行油茶座果率表型苗期鉴定,有效提高油茶品种配置和单位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784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3549.8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菌可降解纳米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先使用DMAc/LiCl体系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能够降低纤维素结晶度,有利于后续纤维素的氧化过程;本发明使用TEMPO/NaBr/NaClO体系对预处理纤维素进行氧化,将纤维素中的羟基氧化成羧基。本发明将茶皂素接枝到氧化纳米纤维素薄膜表面,赋予氧化纳米纤维素薄膜优异的抗菌性能,且茶皂素与氧化纤维素接枝连接能够大幅度提高抗菌稳定性,所得纳米纤维素薄膜具有重复抗菌的特点,同时具有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学性能、阻氧性能和透明度,且纤维素与茶皂素均为生物原料,无毒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0384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549464.X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种植土壤改良的方法,具体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茶树清园处理→土壤深耕处理→土壤多级灭菌处理→土壤改性处理→增施有机肥。通过采用日晒灭菌+焖棚灭菌+焚烧灭菌+化学灭菌的复合灭菌方式对多年的茶叶种植地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同时,利用白云石粉来提高茶叶种植土壤pH值,并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利用刺槐叶来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含量,从而抑制土壤酸化,还可利用生理碱性肥来防止茶叶种植土壤pH值的持续下降,从而使得土壤的pH值回升至适合种植茶叶的范围,其作用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703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49464.X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种植土壤改良的方法,具体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茶树清园处理→土壤深耕处理→土壤多级灭菌处理→土壤改性处理→增施有机肥。通过采用日晒灭菌+焖棚灭菌+焚烧灭菌+化学灭菌的复合灭菌方式对多年的茶叶种植地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同时,利用白云石粉来提高茶叶种植土壤pH值,并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利用刺槐叶来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含量,从而抑制土壤酸化,还可利用生理碱性肥来防止茶叶种植土壤pH值的持续下降,从而使得土壤的pH值回升至适合种植茶叶的范围,其作用效果显著。
-
-
公开(公告)号:CN203700383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45074.2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检测油茶种子发育过程基因表达的检测芯片,包括油茶基因检测探针和油茶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基因检测探针与油茶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基片之间有一层羟基修饰和光敏保护层,油茶基因检测探针通过羟基修饰和光敏保护层固定于油茶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基片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油茶基因特异检测探针点阵阵列排列于光敏保护层上,并通过化学键来连接,使得探针可以稳固的固定在基片上;一个阵列可检测一个品种,可以实现一个芯片检测多个品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芯片的个数,提高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