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角鲨烯的酵母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9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563844.7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角鲨烯的酵母工程菌及其应用,包括酵母底盘细胞、异源角鲨烯生物合成模块、NADPH供应模块、前体供应模块和油脂体工程模块,具体工艺过程将异源角鲨烯生物合成模块中的关键酶编码基因整合至酵母底盘细胞内,得到包含有角鲨烯生物合成途径的酵母基因组;将NADPH供应模块、前体供应模块及油脂体工程模块整合至酵母基因组中,得到生产角鲨烯的酵母工程菌;将酵母工程菌以YYG培养基为底物进行发酵,得到角鲨烯。该酵母工程菌构建和优化了角鲨烯所需的生物合成整合模块,实现了角鲨烯生物合成途径与酵母底盘细胞的适配,能够高效稳定的生产角鲨烯,还具有绿色、安全的特性。

    一种生产前列腺素F2α的酵母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68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1870.5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前列腺素F2α的酵母工程菌及其应用,包括酵母基因组、花生四烯酸ARA生物合成模块、PGF2α生物合成模块、PGF2α生物合成亚细胞定位模块和乙酰辅酶A供应模块,具体工艺过程将花生四烯酸ARA生物合成模块和PGF2α生物合成模块整合至酵母体内,得到包含有PGF2α生物合成途径的酵母基因组;将PGF2α生物合成亚细胞定位模块和乙酰辅酶A供应模块整合至酵母基因组中,得到酵母工程菌;将酵母工程菌以YYG培养基为底物进行发酵65‑80h,得到前列腺素F2α。该酵母工程菌创建了酵母细胞工厂,能够利用葡萄糖为碳源,发酵高效生产PGF2α,具有绿色和安全的特性,实现了PGF2α在酵母体内的高效、稳定合成。

    一种生产角鲨烯的酵母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87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8632.0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角鲨烯的酵母工程菌及其应用,包括酵母底盘细胞、异源角鲨烯生物合成模块、NADPH供应模块、前体供应模块和油脂体工程模块,具体工艺过程将异源角鲨烯生物合成模块中的关键酶编码基因整合至酵母底盘细胞内,得到包含有角鲨烯生物合成途径的酵母基因组;将NADPH供应模块、前体供应模块及油脂体工程模块整合至酵母基因组中,得到生产角鲨烯的酵母工程菌;将酵母工程菌以YYG培养基为底物进行发酵65‑78h,得到角鲨烯。该酵母工程菌构建和优化了角鲨烯所需的生物合成整合模块,实现了角鲨烯生物合成途径与酵母底盘细胞的适配,能够高效稳定的生产角鲨烯,还具有绿色、安全的特性。

    一种细菌修饰碳素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44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119044.9

    申请日:2019-02-18

    Inventor: 田云 邓奇 卢向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修饰碳素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法利用细菌修饰碳素电极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电极的过电位,提高了电极能量效率。丰富的磷、氧、氮、硫等异碳元素为反应物种提供反应位点。细菌在电极表面碳材料的结构为反应物种提供大量有效的反应面积,极大提高了电极的反应活性,表现出优异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

    一种具有中空褶皱结构的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9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119033.0

    申请日:2019-02-18

    Inventor: 卢向阳 田云 邓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中空褶皱结构的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将真菌接种到碳素电极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培养,再利用高温退火的方法得到具有中空褶皱结构的电极。该法利用真菌修饰碳素电极材料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电极电催化活性,提升了电池能量效率。丰富的异碳元素为钒离子提供反应位点,大面积褶皱结构的存在为反应物种提供大量有效的反应面积,极大提高了电极的反应活性,表现出优异的能量效率。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制备提高固氮微生物固氮能力制剂中的应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970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43594.0

    申请日:2019-07-17

    Inventor: 田云 陈霞 卢向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制备提高固氮微生物固氮能力制剂中的应用及利用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提高固氮微生物固氮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添加到无氮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再培养固氮微生物;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无氮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的含量为0.001—10000μg/mL。通过在液体或者固体培养基加入该材料,可以显著地提高固氮微生物的固氮能力。从纳米材料纳米催化角度出发,利用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吸附氮气且催化固氮过程的特点,从而达到降低氮氮三键键能,提升固氮微生物固氮能力的目的。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固氮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可显著提高1~27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