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8420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333905.1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式栽培下根土适配剂及其使用方法。为了促进梯式栽培下水稻移栽后根系生长并防止预防病菌的感染,所述梯式栽培下根土适配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膨润土45~55份;吲哚乙酸0.015~0.025份;水杨酸0.5~1.5份。本发明的膨润土吸水膨胀形成的糊状体能在水稻根系与土壤间形成桥梁,使土壤和根系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能延缓根系间水分的蒸腾;低浓度的吲哚乙酸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适宜浓度的水杨酸能预防水稻根系受到病菌的感染,并增强抗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742490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16806.5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旱作渗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1)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2)PE管或PVC管的前处理;(3)垄顶铺设PE管或PVC管;(4)垄坡上梯式移栽秧苗;(5)每隔2-10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6)田间病虫草害的管理;(7)成熟后适时收获。本发明的优点是:(1)大幅度节水;(2)PE管或PVC管的廉价、耐用,投入成本少;(3)实现了水肥耦合,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4)需水减少,少免耕种植,减少换茬期农耗,(4)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2700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310007302.7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沟渠一体化稻甲鱼生态高值种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田园化及围栏设置;2)稻田耕整;3)水稻移栽;4)甲鱼投放与饲养;5)田间管理;6)水稻和甲鱼适时收获。本发明的优点:(1)优化稻田基础工程不减少水稻面积;(2)优化稻渠基础工程不破坏稻田结构;(3)优化稻田景观为鳖提供优良生长环境;(4)采用梯式栽培方法增加种养密度;(5)极大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742438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16765.X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料作物起垄种植方法,属于作物种植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2)PE管或PVC管的前处理;(3)垄中铺设PE管或PVC管;(4)垄坡上种植多年生牧草;(5)在放牧区域内采用隔离设施实现轮流放牧或收割牧草;(6)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连续作业3-5天。本发明的优点:(1)减少了牲畜对牧草踏踩面积;(2)实现了轮流放牧或轮流收割;(3)PE管或PVC管投入成本少;(4)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水肥耦合,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5)有效改善丘陵地区坡耕地的浇灌条件;(6)坡地起垄能有效减低降雨的冲刷作用,缓解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027008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007302.7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沟渠一体化稻甲鱼生态高值种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田园化及围栏设置;2)稻田耕整;3)水稻移栽;4)甲鱼投放与饲养;5)田间管理;6)水稻和甲鱼适时收获。本发明的优点:(1)优化稻田基础工程不减少水稻面积;(2)优化稻渠基础工程不破坏稻田结构;(3)优化稻田景观为鳖提供优良生长环境;(4)采用梯式栽培方法增加种养密度;(5)极大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94834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269426.8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2)PE管材的前处理;(3)垄上铺设PE管材;(4)按季节顺序在年际间免耕栽培冬季作物、早稻、晚稻;(5)冬季作物、早稻、晚稻的播种与收获;(6)渗灌作业;(7)田间病虫害管理。本发明的优点是:(1)促进稻-稻-冬季作物三熟制周年生产的面积增加;(2)实现换茬期的低农耗;(3)投入成本少;(4)促进水肥耦合,按需按量为作物供给水和肥料,有效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5)减少冬闲田比例,有效提高了周年光热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348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55211.3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锲耕点直播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栽培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栽培方式下高产优质品种产量潜力难以发挥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耕作;前茬收获后不翻耕、不灌水;在田面开挖多条沟,相邻两沟之间的行距为18-22cm,所述沟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深5-20cm,宽3-6cm,沟的两侧面相对水平面均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2)水稻种子前处理;3)施用基肥与点直播、浇水;4)田间管理。本发明用锲耕代替传统的犁耕减少耕作强度,降低对土壤的扰动,且节能、节省人力,用种量少,土壤蓄水量强、土壤系统稳定性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了根系生长环境,实现节本、增产、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347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10354199.4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锲耕移栽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栽培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栽培方式下高产优质品种产量潜力难以发挥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土壤耕作;前茬收获后不翻耕、不灌水;在田面开挖多条沟,相邻两沟之间的行距为20cm,所述沟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深5-20cm,宽3-6cm,沟的两侧面相对水平面均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70°;2)施用基肥与移栽秧苗、浇水;3)后续田间管理。本发明用锲耕代替传统的犁耕减少耕作强度,肥料集中施用于锲型沟底部,降低对土壤的扰动,且节能、节省人力,土壤蓄水量强、土壤系统稳定性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了根系生长环境,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94834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269426.8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梯式栽培下低农耗稻-稻-冬季作物多熟制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2)PE管材的前处理;(3)垄上铺设PE管材;(4)按季节顺序在年际间免耕栽培冬季作物、早稻、晚稻;(5)冬季作物、早稻、晚稻的播种与收获;(6)渗灌作业;(7)田间病虫害管理。本发明的优点是:(1)促进稻-稻-冬季作物三熟制周年生产的面积增加;(2)实现换茬期的低农耗;(3)投入成本少;(4)促进水肥耦合,按需按量为作物供给水和肥料,有效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5)减少冬闲田比例,有效提高了周年光热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425311U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20545792.2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物多功能锲耕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多功能播种机需要对超过阈值时要求的秸秆进行人工预作业的问题,所述作物多功能锲耕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前段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方的抛栽机构、操控系统、排肥机构、排种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下方的驱动轮,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用于在田间开设楔形坑的楔形齿轮组。本实用新型可在板田上开楔形沟,同时施肥,再进行抛栽作业或点直播作业,利用浇水装置进行同步浇水,可以实现板田直接播种或移栽,减少耕作耗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