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5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59684.3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韧性自支撑Si/C纳米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硅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三聚氰胺,升温至60℃加入丙烯酸,升温至80‑120℃后加入引发剂,保温6~16h,洗涤、过滤、干燥后得到Si@PAA前驱体;S2.将PAN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步骤S1得到的Si@PAA前驱体,搅拌后得到纺丝溶液,然后将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Si@PAA/PAN薄膜;S3.将步骤S2得到的Si@PAA/PAN薄膜进行预固化处理后,再在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煅烧,自然冷却后即得。本发明制备的超韧性自支撑Si/C纳米膜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备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8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94134.2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ZnSnO3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储能应用。本发明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了ZnSnO3纳米棒材料,具体方法为:将氢氧化钠、锡源和锌源在冰浴条件下混合,然后在一定的微波水热条件下得到前驱体ZnSn(OH)6,再将所得前驱体ZnSn(OH)6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300‑600℃,保温2‑10h,得到ZnSnO3纳米棒材料。该ZnSnO3纳米棒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能好的特点,该材料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电化学性能稳定,循环10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在430 mAh·g‑1,库伦效率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11575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18175.X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D01F9/10 , H01M4/48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温敏材料的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1)前躯体溶液的制备:向溶剂中加入钛源、水解抑制剂、温敏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溶解后得到前躯体溶液,所述温敏材料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2)静电纺丝:将前躯体溶液注入静电纺丝设备中制备纳米纤维;(3)煅烧:将纳米纤维烘干后置于管式炉中煅烧,冷却后研磨并收集产物。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具有形貌完整,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501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622103.6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H01M4/58 , H01M4/136 ,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前驱体碳酸锰镍,步骤是:A、将镍离子、锰离子摩尔比、摩尔数的二价镍盐和摩尔数的二价锰盐的混合物,用水溶解,配成A溶液;将摩尔量为上述二价镍盐和二价锰盐镍锰摩尔数总量的碳酸盐沉淀剂、及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分别依次加入水、助剂和溶剂,搅拌至碳酸盐沉淀剂及表面活性剂溶解,无固体沉淀、溶液透明,配成B溶液;B、在不断搅拌B溶液情况下,将A溶液注入B溶液,继续搅拌;C、将B步反应混合物离心分离,用水洗涤至无硫酸根或者碳酸根检出或洗出液、抽滤,干燥,得到碳酸锰镍前驱体。该材料形貌规则、粒径均一,合成原料丰富、低廉;合成步骤简便、设备简单、条件易控、反应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15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510622349.3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H01M4/50 , H01M4/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殊形貌的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其制备步骤是:A、将镍离子、锰离子摩尔比一定的二价镍盐和二价锰盐的混合物,用水溶解,配成A溶液;将摩尔量为镍盐和锰盐镍锰量一定倍数的碳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依次加入水、助剂和溶剂,搅拌至碳酸盐及表面活性剂溶解,即无沉淀、溶液透明或半透明,配成B溶液;B、将A液匀速注入B液,继续搅拌;C、将反应混合物离心分离,将沉淀用水洗涤至无硫酸根检出、抽滤、得碳酸锰镍,将碳酸锰镍焙烧,即得镍锰氧化物前驱体。该前驱体形貌特殊、粒径分布均一、镍锰摩尔比较易于控制,合成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条件易于控制、设备简单、反应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8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894134.2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ZnSnO3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储能应用。本发明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了ZnSnO3纳米棒材料,具体方法为:将氢氧化钠、锡源和锌源在冰浴条件下混合,然后在一定的微波水热条件下得到前驱体ZnSn(OH)6,再将所得前驱体ZnSn(OH)6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300‑600℃,保温2‑10h,得到ZnSnO3纳米棒材料。该ZnSnO3纳米棒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能好的特点,该材料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电化学性能稳定,循环10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在430 mAh·g‑1,库伦效率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8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50568.8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C08K9/12 , C08K9/00 , C08K3/34 , C08K7/26 , C08K3/04 , C08K7/24 , C08L27/06 , C08L97/02 , C08J9/10 , C08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木塑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材料和蛭石按照重量比为1:0.2~2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置于60~90℃水浴条件下,恒温加热处理,得到复合添加剂。本发明方案中,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蛭石具有阻燃作用,二者结合后,碳材料能够分散在蛭石上,改善了碳材料的分散性,并通过在蛭石上形成导电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抗静电性;同时,蛭石通过与碳材料的结合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膨胀系数,进而提升其阻燃性能,还能在碳材料的作用下,维持蛭石在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避免蛭石膨胀过度,导致其可膨胀结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308787.3
申请日:2020-04-18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C07C201/12 , C07C205/16 , C07C205/26 , C07C205/19 , C07C205/32 , C07C253/30 , C07C255/53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对称催化领域,尤其涉及聚离子液体型手性氨基酸铜催化剂水相催化Henry不对称加成反应的方法。在水相中,醛类化合物与硝基烷烃类化合物在聚离子液体型手性氨基酸铜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进行Henry不对称加成反应,得到手性β-硝基醇类化合物;在该反应过程中,聚离子液体型手性氨基酸铜催化剂不仅可有效进行水相不对称Henry加成反应,同时,通过简单的相转移即可实现催化剂的有效回收和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52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0743893.7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源、石墨粉和球磨介质混合,进行湿法球磨处理,抽滤,烘干,得到一种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先将硅粉、石墨和乙醇混合,再利用湿法球磨的方法,进行两次球磨即得到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出的硅碳负极材料电化学循环性能优异,且容量提升明显,制备工艺简单,适宜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86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43779.4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5/09 , C08K5/05 , C08L2205/24 , C08L2207/062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密度聚乙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混合造粒,再注塑成型,冷却,得到一种超高强度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将高密度聚乙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混合造粒,大大降低高密度聚乙烯的形核能垒,实现均相形核,由于均相形核的形核密度极大,且所得聚乙烯结晶晶粒尺寸极小,从而赋予高密度聚乙烯超高强度,得到一种超高强度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