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28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80284.6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nSnO3/N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吡咯为碳源,与ZnSnO3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得到ZnSnO3/聚吡咯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碳化得到结构均一、包覆式结构的ZnSnO3/N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ZnSnO3/NC复合材料制成电极,进一步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其循环稳定性好,在0.1A·g‑1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周后的容量约为1040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6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304882.0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H01M4/38 , H01M4/134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i/SiC/C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电池负极及锂离子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导电聚合物、硅源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溶液;S20、将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薄膜;S30、将前驱体薄膜加热至200~300℃,并保温1~5h,得到SiO2/C纳米膜;S40、在惰性气氛下,将SiO2/C纳米膜继续加热至1000~2000℃,并保温2~20h,得到Si/SiC/C纳米纤维膜。通过碳化硅的添加,提高了碳、硅材料的相容性,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硅材料的体积膨胀效应,从而使制得的Si/SiC/C纳米纤维膜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表现出较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此外,将Si/SiC/C纳米纤维膜用作负极时,直接裁剪成适宜尺寸后即可,使用方便,同时提高了电池的整体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932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1259.2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壳聚糖衍生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在去离子水中加入乙酸形成乙酸溶液,再加入壳聚糖进行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纳米硅粉,在超声状态下搅拌使之分散均匀,不加入或加入适量的纳米炭材料作为导电剂,随后滴加交联剂形成含硅壳聚糖凝胶,然后去除溶剂,制得交联壳聚糖包覆纳米硅前驱体;所述的交联壳聚糖包覆纳米硅前驱体经过空气中预氧化、惰性气氛中高温热处理,即可制得交联壳聚糖衍生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具有原料简便易得、工艺简单、制备周期较短、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结构稳定、电化学性能良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84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94146.5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C01G19/00 , C01G19/02 , C01B32/19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ZnSnO3纳米棒/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储能应用。本发明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了ZnSnO3纳米棒/RGO复合材料,具体方法为:将氢氧化钠、锡源和锌源在冰浴条件下混合,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GO,然后在一定的微波水热条件下得到前驱体ZnSn(OH)6/RGO,再将所得前驱体ZnSn(OH)6/RGO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300‑600℃,保温2‑10h,得到ZnSnO3纳米棒/RGO复合材料。该ZnSnO3纳米棒/RGO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后具有极高的容量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材料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电化学性能稳定,循环38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在700mAh·g‑1,库伦效率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8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94134.2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ZnSnO3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储能应用。本发明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了ZnSnO3纳米棒材料,具体方法为:将氢氧化钠、锡源和锌源在冰浴条件下混合,然后在一定的微波水热条件下得到前驱体ZnSn(OH)6,再将所得前驱体ZnSn(OH)6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300‑600℃,保温2‑10h,得到ZnSnO3纳米棒材料。该ZnSnO3纳米棒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能好的特点,该材料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电化学性能稳定,循环10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在430 mAh·g‑1,库伦效率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13328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80277.6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硅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市售微米尺寸硅粉、碳源、氮源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得到聚合物/硅复合材料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碳化得到氮掺杂碳/硅复合材料。该氮掺杂碳/硅复合材料组装成锂离子半电池后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在0.1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仍约有1000mA·g‑1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5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31184.2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普鲁士蓝衍生金属氧化物碳氮纳米纤维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方法:先制备类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将其与聚丙烯腈按不同比例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作为纺丝前驱体。通过静电纺丝将类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分散在聚丙烯腈纤维表面和内部得到前驱体薄膜,经预氧化和碳化,制备出CoO@ZnO@碳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保持类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独特的框架结构做锂离子存储器,碳氮纳米纤维可以促进电子快速转移以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导率,将具有独特结构的前驱体衍生材料镶嵌在碳氮纳米纤维上形成一种三维导电网络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出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55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231184.2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普鲁士蓝衍生金属氧化物碳氮纳米纤维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方法:先制备类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将其与聚丙烯腈按不同比例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作为纺丝前驱体。通过静电纺丝将类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分散在聚丙烯腈纤维表面和内部得到前驱体薄膜,经预氧化和碳化,制备出CoO@ZnO@碳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保持类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独特的框架结构做锂离子存储器,碳氮纳米纤维可以促进电子快速转移以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导率,将具有独特结构的前驱体衍生材料镶嵌在碳氮纳米纤维上形成一种三维导电网络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出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8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894134.2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ZnSnO3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储能应用。本发明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了ZnSnO3纳米棒材料,具体方法为:将氢氧化钠、锡源和锌源在冰浴条件下混合,然后在一定的微波水热条件下得到前驱体ZnSn(OH)6,再将所得前驱体ZnSn(OH)6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300‑600℃,保温2‑10h,得到ZnSnO3纳米棒材料。该ZnSnO3纳米棒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能好的特点,该材料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电化学性能稳定,循环10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在430 mAh·g‑1,库伦效率接近100%。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894146.5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湖北工程学院
IPC: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C01G19/00 , C01G19/02 , C01B32/19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ZnSnO3纳米棒/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储能应用。本发明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了ZnSnO3纳米棒/RGO复合材料,具体方法为:将氢氧化钠、锡源和锌源在冰浴条件下混合,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GO,然后在一定的微波水热条件下得到前驱体ZnSn(OH)6/RGO,再将所得前驱体ZnSn(OH)6/RGO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300‑600℃,保温2‑10h,得到ZnSnO3纳米棒/RGO复合材料。该ZnSnO3纳米棒/RGO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后具有极高的容量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材料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电化学性能稳定,循环38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在700mAh·g‑1,库伦效率接近1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