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硝化细菌的快速高通量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2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71742.3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亚硝化细菌的快速高通量筛选方法。亚硝化细菌固体培养基中加入50mg/L的BTB(溴百里酚蓝)制作显色培养基,用盐酸或氢氧化钠将其pH调节至7.0,趁热将其分装至96孔板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再将待分离的菌液梯度稀释后接种至各孔,倒置培养7~14天,通过观察BTB的变色效应,并结合亚硝氮显色效应,识别阳性孔。在分离筛选亚硝化细菌上,传统技术要经过4代培养,ZL 201510503292.5也需要培养2代,本发明方法只需要一代培养,大大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效率2‑4倍。另外通过显色来指示阳性,方便直观,便于操作。

    一种缓解高盐对亚硝化单胞菌氨氧化活性抑制效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554455.4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高盐对亚硝化单胞菌氨氧化活性抑制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盐度为0.2%的模拟污水,并依据盐度需求在0.2%盐度污水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钠配置所需的盐度污水;S2:采用接种环挑取2~3环亚硝化单胞菌CZ‑4单菌落至50mL盐度为0.2%模拟污水中,32℃、150rpm·min‑1摇床培养7天后即得菌种悬液,再将1mL亚硝化单胞菌CZ‑4菌种悬液接种到100mL模拟污水中,32℃、160rpm·min‑1摇床培养72小时后得到接种液,期间每12h测定亚硝氮浓度;本本发明发现在高盐条件下,小幅升温至超过低盐条件下的最适生长温度2‑4℃,即能够明显缓解高盐对氨氧化的抑制,从而有助于提高高盐污水的脱氨效率。

    亚硝酸菌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68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03292.5

    申请日:2015-08-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亚硝酸菌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包括1)、菌落的高通量分离;2)、菌落生成亚硝酸效果的高通量检测与亚硝酸菌的分离。本发明方法是亚硝酸菌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可替代基于传统接种针/环的常规筛选技术,对于提高亚硝酸菌的筛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网箱养殖穗花狐尾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9423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78404.4

    申请日:2013-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箱养殖穗花狐尾藻的方法,属于水环境保护、水生态重建领域。网箱养殖穗花狐尾藻的方法为在悬挂网箱中种植穗花狐尾藻,通过调节悬挂深度以满足水中光照的要求;悬挂网箱包括由绳索连接的浮体和网箱。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水深超过1.5米的水体中布设上述悬挂网箱;每年3月份开始,在网箱中接种穗花狐尾藻;在网箱内放养细鳞斜颌鲴或银鲴;每年4~10月份,逐月测定水体透明度的变化,按照透明度深度调整悬挂深度;每年10~11月期间收割穗花狐尾藻。本发明通过封闭型网箱养殖的方式,使穗花狐尾藻在网箱底部基质上固着生长,可防止穗花狐尾藻被草食性鱼类啃食,抵抗风浪植株的侵害,解决了穗花狐尾藻的引入问题。

    一种氢燃料电池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52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24619.0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膨胀石墨粉进行预压成型,得到膨胀石墨预制板;(2)将膨胀石墨预制板浸泡在含有苯胺的溶液中,进行原位聚合,经后处理得到EG‑PANI复合材料;(3)通过真空浸渍法将EG‑PANI复合材料与酚醛树脂进行复合,得到PANI‑EG‑PF复合材料;(4)PANI‑EG‑PF复合材料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得氢燃料电池复合双极板。本发明极大发挥材料本身性能,通过在膨胀石墨表面原位聚合聚苯胺导电高分子,与酚醛树脂形成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双极板的电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一种缓解高盐对亚硝化单胞菌氨氧化活性抑制效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4455.4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高盐对亚硝化单胞菌氨氧化活性抑制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盐度为0.2%的模拟污水,并依据盐度需求在0.2%盐度污水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钠配置所需的盐度污水;S2:采用接种环挑取2~3环亚硝化单胞菌CZ‑4单菌落至50mL盐度为0.2%模拟污水中,32℃、150rpm·min‑1摇床培养7天后即得菌种悬液,再将1mL亚硝化单胞菌CZ‑4菌种悬液接种到100mL模拟污水中,32℃、160rpm·min‑1摇床培养72小时后得到接种液,期间每12h测定亚硝氮浓度;本本发明发现在高盐条件下,小幅升温至超过低盐条件下的最适生长温度2‑4℃,即能够明显缓解高盐对氨氧化的抑制,从而有助于提高高盐污水的脱氨效率。

    一种快速控制蓝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6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529533.3

    申请日:2018-12-14

    Inventor: 程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36 C02F1/52 C02F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控制蓝藻的方法。先用超声波对水体处理60秒以上,再向水体表面施加16℃以下的低温水,或者向水体表面施加16℃以下低温水的同时,向水体用超声波处理60秒以上。本发明方法组合使用低温水控藻与超声波控藻技术,能够产生明显协同效应。所需的短时超声波控藻技术的功率密度较低,所需的低温水用量较少。

    一种微生物溶藻制剂同步脱氮、脱有机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1473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407989.8

    申请日:2014-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溶藻制剂同步脱氮、脱有机物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溶藻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离心收集发酵液;(2)去除发酵液中的水分;(3)用有机溶剂萃取去除水分的发酵产物,用超纯水溶解萃取物;(4)将超纯水溶解的萃取物加到硅胶柱中,用有机溶剂收集馏分,将收集的馏分干燥后再用超纯水溶解;所述的溶藻微生物为赤潮异弯藻溶藻细菌假单胞菌F5-2。本发明可以有效去除溶藻微生物发酵液中的氮和有机物(去除率超过98%),同时对溶藻活性无负面影响;经过本发明处理的微生物溶藻制剂由于氮、有机物含量极低,从而不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