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锂锰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439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0426720.3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锂锰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富锂锰基前驱体包括第一前驱体和第二前驱体,其中,第一前驱体和第二前驱体中的一个的粒径为1~3um,比表面积为3~6m2/g;第一前驱体和第二前驱体中的另一个的粒径为7~10um,比表面积为0.8~2m2/g。本发明提供的富锂锰基前驱体中,第一前驱体的粒径和第二前驱体的粒径不同,第一前驱体的比表面积和第二前驱体的比表面积不同,以使不同粒径的第一前驱体和第二前驱体在相互掺混后,较小粒径的前驱体颗粒能够填充到大粒径的前驱体颗粒之间的间隙中,颗粒间堆积更加密实,烧结完成后得到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有更优的颗粒形貌和粒径分布,颗粒内部具有更优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阴极极片及其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86461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310860963.8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表面的复合活性涂层;在复合活性涂层的厚度方向上,复合活性涂层包括依次复合的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保护层和磷酸盐活性涂层,磷酸盐活性涂层包括第一磷酸盐材料,保护层包括第二磷酸盐材料,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包括层状氧化物;且第一磷酸盐材料的工作电压低于第二磷酸盐材料的工作电压;保护层的厚度与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的厚度比为2~50:5~200;保护层的面密度为1~50g/m2,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的面密度为10~200g/m2。本发明所提供的阴极极片中充分发挥了磷酸盐材料和层状氧化物的协同优势,并保证了阴极极片整体在高电压下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补锂剂及应用其的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5589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48953.X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锂剂,补锂剂呈核壳结构,包括多孔内核以及包覆内核的外包覆层,多孔内核包括富锂内核材料,外包覆层包括富锰外壳材料;富锂内核材料的化学组成符合通式LiNixCoyMnzM(1‑x‑y‑z)O2;富锰外壳材料的化学组成符合通式LiNiaCo(1‑a‑b)MnbO2;且,所述富锂内核材料和所述富锰外壳材料的化学组成满足,按质量含量计算,富锰外壳材料的锰含量高于富锂内核材料的锰含量。本发明提供的补锂剂具有独特的核壳结构,能极大程度的降低过充引起的富锂内核材料结构衰减,能够使得富锂内核材料在较长时间维持结构稳定,且能够缓慢释锂,从而能够稳定长效地为磷酸盐正极活性材料实现长效补锂。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芯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52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29190.6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芯,该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依次设置于所述集流体上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的材料包括富锂锰基材料,所述第二膜层的材料包括锂过渡金属磷酸盐。本发明通过分层设置可使得锂过渡金属磷酸盐颗粒和富锂锰基材料颗粒定向排列,从而减小了直接掺混时颗粒的膨胀收缩差异引起的晶格裂纹的产生,维持了导电网络的稳定性;通过将锂过渡金属磷酸盐置于第二膜层,富锂锰基材料置于底层,能有效缓解富锂锰基材料过充,维持材料的结构稳定,保证Li2MnO3相缓慢释锂,从而稳定持久地为磷酸盐补锂。

    一种阴极极片及其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646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2745.8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表面的复合活性涂层;在复合活性涂层的厚度方向上,复合活性涂层包括依次复合的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保护层和磷酸盐活性涂层,磷酸盐活性涂层包括磷酸盐材料,保护层包括富锂型材料,层状氧化物活性涂层包括层状氧化物;保护层的厚度与磷酸盐活性涂层的厚度比为6~60:40~150;保护层的面密度为10~90g/m2,磷酸盐活性涂层的面密度为90~280g/m2。本发明所提供的阴极极片中充分发挥了磷酸盐材料和层状氧化物的协同优势,并保证了阴极极片整体在高电压下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563211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13536.X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用途。所述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为层状结构,所述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aNa2MnxR(1‑x)O3·(1‑a)LiMnyM(1‑y)O2,其中0.05≤a<1,0<x≤1,0.1≤y≤1,所述化学式中的R和M各自独立地包括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元素或过渡金属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结构的锰基固溶体材料,钠锰基材料的引入,与锰基基体材料形成了固溶体,避免了锰基材料的尖晶石相的形成,提升了层状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且钠锰基材料导电性较高,还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其容量得到了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