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及电池包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543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01240.3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圆柱电池及电池包。圆柱电池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和第一绝缘层,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极组件设置于容纳腔;电极组件包括层叠并卷绕设置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正极片具有正极极耳,负极片具有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于电极组件的两端;在负极片朝向隔膜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且第一绝缘层位于该表面远离负极极耳的一侧。本申请通过在负极片远离负极极耳侧的料区设置第一绝缘层,可在负极片远离负极极耳侧的料区刺破隔膜并向正极极耳延伸时,通过第一绝缘层将负极片远离负极极耳侧的料区与正极极耳阻隔,继而可以解决负极片远离负极极耳侧的料区在刺破隔膜后与正极极耳接触所导致的短路问题。

    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810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49572.8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电池。功能材料呈颗粒状,功能材料包括包覆材料以及分散于包覆材料内部的一个或多个锂活化剂颗粒,锂活化剂颗粒包括锂合金;由于该功能材料的锂活化剂颗粒中含有锂元素,因此当功能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片中时,可以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起到补锂效果,可以弥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活性锂的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锂活化剂颗粒的外围包裹有包覆材料,包覆材料可以作为锂活化剂颗粒的保护层,隔绝外部环境,使锂活化剂颗粒内部的锂合金保持稳定,因此该功能材料对存放环境和使用环境的要求不高,有利于实现该功能材料的规模化推广。

    一种电池极片及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76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35554.7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及电池。所述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任意一侧或两侧;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层上;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二涂层上。在本发明中,通过所述凹槽储存电解液,提升电解液对所述电池极片的浸润效果及电解液在所述电池极片中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增大所述电池极片表面活性材料的反应面积,缓解极片两侧及中部析锂,并提供额外的空间便于缓解极片膨胀作用及材料挤压、破碎等情况,以改善电池的循环及快充等性能,延长了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改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252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27251.5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改性集流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功能改性涂层、第一纳米碳涂层、集流体、第二纳米碳涂层以及第二功能改性涂层;第一纳米碳涂层和第二纳米碳涂层各自独立地包括纳米碳涂层材料;第一功能改性涂层和第二功能改性涂层各自独立地包括纳米碳涂层材料和功能化改性材料。上述改性集流体既能够增强活性材料与集流体间导电网络,又能够同时增加离子传输能力,从而能够降低极化内阻并抑制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DCR的增长,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此外,具有以上结构的改性集流体具有丰富的孔隙率,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在电解液中的浸润性。

    负极片、电极组件和锂离子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170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00028.5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片、电极组件和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其中,一种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负极活性物质涂覆层,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负极涂覆区以及设置于所述负极涂覆区一侧的负极极耳,所述活性物质涂覆层设置于所述负极涂覆区上;所述活性物质涂覆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层绝缘涂覆层;或者,所述负极集流体还包括非极耳区,所述非极耳区和所述活性物质涂覆层的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一层绝缘涂覆层。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负极片的电极组件以及应用该电极组件的锂离子电池。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负极片与正极片直接接触而导致短路,防止起火甚至爆炸的发生,提升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电池极片及电池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27777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106765.7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及电池。所述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任意一侧或两侧;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层上;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二涂层上。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凹槽储存电解液,提升电解液对所述电池极片的浸润效果及电解液在所述电池极片中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增大所述电池极片表面活性材料的反应面积,缓解极片两侧及中部析锂,并提供额外的空间便于缓解极片膨胀作用及材料挤压、破碎等情况,以改善电池的循环及快充等性能,延长了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一种复合电芯及应用其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21102127U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22685322.1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电芯及应用其的电池。该复合电芯至少包括第一正极片和第一复合正极片;第一正极片中仅含有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一正极片中所含有的正极活性材料选自磷酸盐类材料、含锂氧化物材料中的其中一种;第一复合正极片的正极集流体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至少设有两层单相正极活性涂层,每层单相正极活性涂层仅含有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且每层单相正极活性涂层含有互不相同的正极活性材料,单相正极活性涂层所含有的正极活性材料选自磷酸盐类材料、含锂氧化物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电芯通过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极片,使得电芯同时兼具高容量和高安全性能的优点,并赋予电芯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