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83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1244.0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位错晶面调控普鲁士蓝与隧道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普适方法及其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隧道氧化物Na0.44MnαTM1‑αO2和多位错晶面普鲁士蓝NaxMy[N(CN)6]z·nH2O。其中,NaxMy[N(CN)6]z·nH2O中的M/N原子部分取代Na0.44MnαTM1‑αO2中的Mn/TM原子,促进复合材料形成新的共生相。一方面,该复合正极材料充分利用二者优势实现钠离子电池性能的互补;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制备了NaxMy[N(CN)6]z·nH2O,其内部存在局部应力和畸变,在高能球磨中生成共生相,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首圈库伦效率使其在全电池中与硬碳负极良好匹配,并且全方面地提高放电容量、倍率、循环等性能和成本优势,为推进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发明还可扩展到其他氧化物的优化,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4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42853.5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储能领域,提供了一种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化学储能装置。所述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分子式为NaxKyFe2(CN)6·zH2O,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4864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76526.4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生物质榛子壳硬碳的制备方法,采用了廉价和丰富的生物质榛子壳为碳源,采用简单便捷的方法制备成钠离子电池负极硬碳材料,这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使用原材料榛子壳,把榛子壳粉碎,然后过筛留下小颗粒粉末,用酸浸泡处理,再在含有酸的反应釜中加热进行溶剂热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处理过的前驱体;通过保护气体,对所得前驱体在管式炉中进行碳化处理,待冷却后得到榛子壳硬碳。同时,该硬碳材料具有高达90%的初始库伦效率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拥有非常好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十分适合应用在大规模储能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201090.5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4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领域,提供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以及高安全钠离子电池。将有机磷酸酯溶剂、添加剂以及钠盐进行混合形成具有高阻燃特性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采用该电解液能够有效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在火焰燃烧测试中,该电池仍能稳定放电,不起火不爆炸。除此之外,在50mA g‑1的电流密率下,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循环500圈后仍有大于90%的容量保持率。上述阻燃电解液可用于制备钠离子电池,增加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所制备的钠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并兼具较高的阻燃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电池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10451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81886.0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倾斜光纤光栅梳状起偏器,包括宽带光源、光环形器、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元件及两个光谱仪,其中,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元件由反射光耦合元件和包层表面涂覆有纳米材料的倾斜光纤光栅构成,反射光耦合元件包括多模光纤、细芯光纤或无芯光纤;利用TE和TM偏振光对纳米材料的强偏振依赖特性,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元件在谐振波长位置激发反向传输的窄带TE偏振泄漏模和前向传输的窄带TM偏振泄漏模,反向传输的TE偏振泄漏模经反射光耦合元件采集,从而产生高偏振消光比且传播方向相反的TE偏振光和TM偏振光。实施本发明,具有偏振消光比高、带宽窄、光谱响应范围宽,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与现有光学设备及光通信系统集成应用便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57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1005524.0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C09K1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 C09K11/6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价锰离子掺杂的铵盐红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以(NH4)2TiF6为基质,以Mn4+作为激活剂,化学组成为(NH4)2TiF6:Mn4+。制备时,将(NH4)2TiF6固体置于容器中,先后滴加KMnO4水溶液与HF水溶液,并加入去离子水,在常温搅拌反应1~12小时,抽滤,自然晾干,得到四价锰离子掺杂的铵盐红光材料。本发明产品最大激发波长位于467nm蓝光区域,能有效被GaN蓝光芯片激发,并发射出红色的四价锰特征发射峰,发射光谱位于600~650nm;该材料可补充白光LED中缺少的红分成份,以提高白光LED显色指数;产品不含稀土,制备方法简单,无需高温烧结,适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37766.5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C08G73/02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量密度的聚苯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在有机锂离子电池中。所述聚苯胺以对二苯胺和对二溴苯为原料,以二价钯为催化剂,在邻二甲苯溶剂中回流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聚苯胺正极材料呈现出纳米片状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展现出143.9 mAh g‑1的可逆比容量。此外,该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优异,在5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周,容量保持率可高达96.9%,表明该材料在有机锂离子电池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09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06864.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C01C3/12 , H01M4/58 , H01M10/054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鲁士白类似物的修复和制备方法:以亚铁氰化钠作为修补剂,采用热修复的方法制得无缺陷和低结晶水普鲁士白类似物。所得锰基普鲁士白类似物呈现单斜结构,粒径为100‑300nm的椭圆形片状。本发明将原本低质量的立方相锰基普鲁士白类似物(LQMnHCF),通过低温热修复技术,同时去除结晶水、补钠和缺陷修复,获得骨架完整性富钠单斜结构晶体(LQMnHCF‑R),该晶体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储钠行为。该发明工艺流程短,成本低,修补剂可循环利用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21162.7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H01M4/58 , H01M10/054 , C01C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基普鲁士蓝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铁基普鲁士蓝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如下化学式:NaxFeyFe(CN)6。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44975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0510.3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二次电池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过渡金属锰调控硬碳结构的方法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廉价易得的生物质作为碳源,通过锰离子(Mn2+)与一维纤维素纳米纤维的配位,配位效应确保锰在前驱体聚合物中均匀分散,因此有效的催化SP3碳与SP2碳之间的转化,使石墨烯片自由重排,形成膨胀纳米石墨和碳的微孔,通过对浓度的调节实现对碳的层间距和微孔的可控调节。最终获得92.05%的超高首效和优异的循化性能(200圈容量保持率为95.80%在20mA g‑1的电流密度下)。本发明通过离子催化调控解决了钠离子首效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可将首效提高到90%以上,性能提升3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以磷酸钒钠为正极匹配的全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拥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非常适合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