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交换的软件无线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72391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106171.7

    申请日:2008-05-09

    Abstract: 基于以太网交换的软件无线电系统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通用硬件(例如:商用服务器、普通PC以及嵌入式系统)作为信号处理软件的平台,并以此平台为主,辅以其他各种硬件单元模块,来实现具体的通信系统,完成相应的信号处理功能。基于通用硬件的核心软件处理平台与其他各种硬件单元模块之间利用标准以太网实现互联,彼此之间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的交互均通过以太网交换来实现。以此为基础,通过专用信号处理软件以及控制软件的加载,并辅以相应的完成某些特定功能的硬件模块,就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依此所实现的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及可重构性,并使系统设计得到极大的简化。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281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79652.3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多个无线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各无线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和终端设备的通信制式信息,从多个无线网络设备中选择出满足预设条件的无线网络设备,作为终端设备的网络接入设备。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待接入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本身的通信制式信息以及可以接入的各个无线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对可以接入的各个无线网络设备进行层层筛选,以确定出最优的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接入。如此,可以使得终端设备获得最优的网速,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网的通信性能。

    一种对用户设备接入流程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959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98922.4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42 H04W74/004 H04W74/006 H04W7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用户设备接入流程的优化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空闲转态下,用户设备UE进行上行同步调整;基站eNodeB基于接收到的UE的连接请求,识别UE并根据UE的上下文信息进行相关配置处理,向UE发送配置消息,指示无线承载的详细配置信息,并同时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建立或唤醒S1承载的请求消息;基站eNodeB接收到MME返回的响应消息后,保存S1承载相关配置,指示UE完成后续的数据发送。本方法通过把E‑RAB承载分开控制管理,即MME控制管理S1承载,eNodeB控制管理无线承载,实现无线承载(RB)与S1承载并行建立,减少信令交互的次数,从而解决信令拥塞以及时延恶化的问题,提升网络容量以及网络性能。

    MIMO检测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23054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110404926.3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检测方法,涉及多输入多输出信号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信道矩阵和接收信号数据从CPU设备端的内存传输到GPU设备端的全局存储器中;B:根据MMSE算法调用CUDA内部函数在GPU上多线程并行计算MMSE检测子的符号估计值,并将所得符号估计值存储到所述全局存储器中;C:将所述符号估计值从所述全局存储器传输到CPU设备端的内存中。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基于流水线的CPU与GPU协同工作模式,在CPU与GPU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能够在GPU上进行数据的并行处理。并且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三个核函数,将任务进行拆分,在达到快速同步的同时,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减小了传输时延,提高了整个算法的执行效率,缩短了检测时间。

    增强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性能的限制发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5517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010554963.8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增强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性能的限制发送方法,当网络站点数量大于预设值时,可根据网络站点数量动态调整限制概率达到减小碰撞几率以增大站点接入概率,避免了基本接入机制的吞吐量开始下降,平均分组时延急剧增加的缺陷,从而提升无线局域网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的性能。该方法的实施对802.11的原有的分布式协调功能退避机制协议改动不大,且完整的保持分布式协调功能退避机制,与现有协议栈兼容性好,所以实现容易。

    MIMO检测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2305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4926.3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检测方法,涉及多输入多输出信号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信道矩阵和接收信号数据从CPU设备端的内存传输到GPU设备端的全局存储器中;B:根据MMSE算法调用CUDA内部函数在GPU上多线程并行计算MMSE检测子的符号估计值,并将所得符号估计值存储到所述全局存储器中;C:将所述符号估计值从所述全局存储器传输到CPU设备端的内存中。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基于流水线的CPU与GPU协同工作模式,在CPU与GPU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能够在GPU上进行数据的并行处理。并且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三个核函数,将任务进行拆分,在达到快速同步的同时,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减小了传输时延,提高了整个算法的执行效率,缩短了检测时间。

    一种共享频谱资源的两个时分双工系统融合共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2702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810057389.8

    申请日:2008-02-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和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共享频谱资源的两个时分双工系统融合共存方法,包括:配置两个时分双工系统的下行及上行传输的时间长度和两个系统的传输帧之间的相对的偏移,使得从下行传输到上行传输转换的保护间隔位置和从上行传输到下行传输转换的保护间隔位置对齐;若保护间隔位置不能对齐,则采用时频资源预留,以保证每个系统的发送与对方系统的接收不同时进行;该两个系统互相为对方预留时频资源,以使得每个系统在其帧内具有固定位置的物理信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不被对方系统使用;其它时频资源根据两个系统的自身特性、负载需求以及两个系统间的耦合程度动态地、准静态地或静态地在两个系统之间分配。本发明使整体性能更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