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活化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5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27697.X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活化钢及其热处理方法,所述热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次正火:将低活化刚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保温,冷却;第二次正火:将所述第一次正火后的所述低活化钢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保温,冷却;第三次正火:将所述第二次正火后的所述低活化刚加热至第三预设温度,保温,冷却;回火;所述第二次正火和所述第三次正火的保温时间均小于所述第一次正火的保温时间。由此,制备的低活化钢析出相尺寸小,数量多,材料在受高温高应力长时间作用时,析出相颗粒长大缓慢,可以有效提升低活化钢的高温强度,进而提升低活化钢的高温持久性能。

    热处理低活化钢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842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86477.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低活化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低活化钢进行一次正火处理后冷却;(2)将步骤(1)得到的冷却后样品进行二次正火处理后冷却;(3)将步骤(2)得到的冷却后样品进行回火处理后冷却。由此,该方法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原奥氏体晶粒和回火马氏体板条组织,从而使得低活化钢在受到冲击应力时,应力被分散在多个晶粒上,塑性变形较均匀,应力集中较小,细小的晶粒组织产生的晶界较多,裂纹不易扩展,因此可提高低活化钢的韧性。此外,该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低活化钢的性能优化以及商用聚变电站的结构材料的生产。

    低活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46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44686.0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低活化钢及其制方法和应用。该低活化钢包括:0.03wt%~0.15wt%的C;0.1wt%~2.5wt%的Si;0.2wt%~1.2wt%的Mn;0.5wt%~3.5wt%的W;8wt%~12wt%的Cr;0.05wt%~0.6wt%的V;0.02wt%~0.6wt%的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包括Ta和Ti中的至少之一;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低活化钢析出相包括M23C6相和M’X相,M包括Cr、W、Mn或V,M’包括Ti、Ta或V,X包括C或N。在低活化钢的制备方法中使用上述化学成分配比,并配合采用预析出工艺,可以将M’X相的数密度调控为1020/m3~1021/m3。由此,本发明低活化钢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以及高温蠕变寿命和抗辐照性能,制备方法与现有工艺相容性好、有利于在工业中推广应用。

    低活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46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43843.6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低活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低活化钢包括:0.03wt%~0.12wt%的C;0.1wt%~2.5wt%的Si;0.2wt%~1.2wt%的Mn;0.5wt%~3.5wt%的W;8wt%~12wt%的Cr;0.05wt%~0.35wt%的V;0.02wt%~0.60wt%的强碳氮化物元素,强碳氮化物元素包括Ta、Ti和Zr中的至少之一;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低活化钢析出相包括M23C6相和M’X相,M23C6相平均等效直径为50nm~90nm,M包括Cr、W、Mn或V,M’包括Ti、Ta、Zr或V,X包括C或N。在低活化钢的制备方法中使用上述化学成分配比,并配合采用多温‑多步回火工艺,可以将M23C6相平均等效直径调控为50nm~90nm。由此,本发明低活化钢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以及高温蠕变寿命和抗辐照性能,制备方法与现有工艺相容性好、有利于在工业中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