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及氮化铀颗粒

    公开(公告)号:CN116120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89644.9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及氮化铀球形颗粒,方法包括:将欠酸硝酸铀酰溶液与尿素混合,形成溶胶;将硝酸铵、碳源加入到溶胶中,并搅拌得到均匀分散的分散液,之后向分散液中加入添加剂,搅拌均匀得到分散前胶液;将分散前胶液通过分散成球,下落经氨气区预固化后,落入氨水中,充分反应固化并陈化,得到凝胶颗粒;对凝胶颗粒依次进行洗涤、干燥;将干燥后的凝胶颗粒置于气氛炉中依次进行焙烧处理、碳化处理和氮化处理,得到所述氮化铀颗粒。由此,该方法胶液无需冷却,常温稳定,碳在胶液中分散均匀,废液量小,获得的氮化铀球形颗粒成分均一、尺寸可控、密度可调,工艺流程集约、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一种以碳纳米管为碳源制备碳化铀陶瓷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242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288413.6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以碳纳米管为碳源制备碳化铀陶瓷微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纳米管分散液、欠酸硝酸铀酰溶液、六次甲基四胺、尿素混合,通过内凝胶法制得凝胶球;将凝胶球陈化、洗涤、干燥;将干燥球煅烧、碳热还原、烧结处理;所述洗涤时的洗涤液包括氨水。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内凝胶方法制备碳化铀陶瓷微球过程中的碳源进行优化,发明人尝试了多种含碳物质后发现,使用碳纳米管作为碳源制备的凝胶球经过在热硅油中陈化后的洗涤时,含碳物质不会被氨水洗掉,氨水洗涤液保持澄清,有效地保证了碳热还原时碳和铀混合比例的问题。

    一种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082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802646.7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陶瓷微球由胶液通过内胶凝工艺获得;其中所述胶液包括金属离子、六次甲基四胺和尿素;所述胶液还包括络合剂乙酰丙酮或其衍生物。本发明通过添加络合剂不仅可延长胶液在常温下稳定性,而且可使尿素含量提高,进而产生更多的脲醛树脂提高支撑作用,从而提高凝胶球的强度,避免在后续处理中出现破裂甚至碎裂情况。本发明所得陶瓷微球具有尺寸均匀、球形度好、表面无开裂的优点,且制备过程中喷嘴不堵塞,产量高,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此外,本发明采用非离子表面活化剂替代现有工艺的有机溶剂,不仅降低废水处理成本,而且大大改善生产环境。

    一种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1499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31148.7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自动混合装置包括进样通道、出样通道、固定螺钉、上盖板、下盖板、密封垫片、进样横向通道、出样横向通道、腔室和磁性体。多种高粘度液体以恒定的流速进入密闭腔室后,在高速转动的磁性体的作用下快速搅拌混合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在腔室内液体的挤压下自动排出腔室。本装置,通过主动式的混合方式,使含有磁性体的溶液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的运动轨迹,增加和另一种溶液的接触面积,将两种粘度较大的溶液迅速混合均匀。通过螺钉将其密封,可以灵活拆卸,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本发明装置可以多个相互串联,以达到理想的混合程度。

    一种常温制备二氧化铀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9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31088.9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温制备二氧化铀微球的方法,属于陶瓷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内凝胶胶液里面的组分分为常温下稳定的硝酸铀酰溶液(ADUN)及尿素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混合溶液(HMUR)。两种溶液在自动混合装置中迅速混合成不稳定的铀胶液,混合好的铀胶液迅速进入硅油中,被硅油剪切成尺寸均一的液滴,液滴和硅油一起经过微波加热装置固化为凝胶微球,凝胶微球经过洗涤、干燥和烧结后即可得到尺寸均一,球形度好的单分散UO2烧结微球。本发明方法全程采取微流控,实现了内凝胶法常温下制备UO2微球,无人为干扰,自动化程度高。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313632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410575683.3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1)提供凝胶;(2)将凝胶加热至燃烧,以便获得燃烧产物;(3)将燃烧产物进行研磨,以便获得燃烧粉体;(4)将燃烧粉体进行预烧,以便获得经过预烧的粉体;(5)将经过预烧的粉体进行煅烧,以便获得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材料。通过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制备获得化学组成为Sr2Fe1‑xMxMoO6‑δ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材料,且通过两段煅烧法,可以有效消除SrMoO3杂相,得到单一的钙钛矿相产物,得到的产物粒径较小,电导率较高。另外,得到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阴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LSGM接近,与性能优良的电解质材料的热膨胀匹配性良好。

    具有原位功率调节光开关的阴离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753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10073759.2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88 C08G65/4006 C08G73/08 H01M8/103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领域的一种具有原位功率调节光开关的阴离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选用二烯丙基双酚A作为聚合单体,N?溴代琥珀酰亚胺作为溴化试剂,以含具有含氮侧基的二芳烯为离子交换基团,合成了具有原位功率调节光开关的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的阴离子交换膜物理性质稳定,耐碱性优异,离子交换容量大,且可以在紫外/可见光的作用下可逆的调整其直链结构,从而达到离子传导率与机械性能同步调节。本工艺简单、实用、效率高,突破了原有的复杂功能化步骤,在阴离子交换膜寿命与结构稳定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性,特别适合工作功率窗口较宽的全钒液流电池和燃料电池体系,有着很强的商业化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