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态床反应器的分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036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21907.9

    申请日:2019-01-10

    Abstract: 一种浆态床反应器的分离系统,涉及气-液-固分离技术领域,包括浆态床反应器和设于所述浆态床反应器内的第一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浆态床反应器内的气流进行旋风分离后排出所述浆态床反应器;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两级旋风分离器,前一级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后一级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连通,最后一级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浆态床反应器的外部。本申请实施例的浆态床反应器的分离系统,其能够将浆态床反应器内部的气流进行旋风分离后排出浆态床反应器,如此,可减少离开浆态床反应器的气流中所夹带的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一种高温电解制氢电解池用陶瓷连接体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4395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62363.0

    申请日:2013-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电解制氢电解池用陶瓷连接体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陶瓷连接体包括陶瓷连接体本体,其特征是:陶瓷连接体本体由铬酸镧(LaCrO3)为原材料,CaCO3和B4C为烧结助剂,聚乙烯醇为粘合剂冷等静压成型后烧结或热压烧结而成;其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板状。其优点是:陶瓷连接体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寿命长等优点(1000℃工作环境下可稳定产氢2000h以上),可替代不锈钢材料(1000℃工作环境下寿命小于500h)在高温电解制氢装置长时间使用,电阻率更低,平均产氢密度较不锈钢材料高出25%;陶瓷连接体与整个装置热膨胀系数相近,密封效果更佳,不易在氧化和还原气氛下变形开裂,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降低维修费用。

    基于XML模式的数据绑定应用程序接口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9500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12277.8

    申请日:2008-05-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XML模式的数据绑定应用程序接口生成方法针对实际中存在的复杂XML schema规范,提出了一种自动生成用于操作符合XML Schema规范的XML文件的数据绑定API的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以数据绑定技术为基础,首先生成一套与生成目标语言类型无关的中间层,然后通过独立的代码生成引擎生成所需类型目标代码。本文基于新华社颁布的CNML Schema(中文新闻置标语言)以及CNML稿件模板进行代码生成和测试,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在保证API的健壮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了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大幅降低schema规范变迁所带来的API维护成本,保持多种语言API接口的基本一致性以降低培训成本,同时也为基于API之上的应用系统提供稳定的支持。

    一种基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5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00487.2

    申请日:2021-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基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准备包括热塑性材料的悬浮分散液;并将纺丝助剂溶于溶剂中,制得纺丝助剂溶液;而后将悬浮分散液和纺丝助剂溶液混合制备纺丝液;再采用纺丝液进行气纺丝,制备前驱体纤维膜;而后进行烧结。本发明基板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添加纺丝助剂可辅助热塑性材料通过气纺丝的方式形成纺丝纤维,其中采用气纺丝方式对纺丝液要求低,从而可提高适用性,便于大规模生产;并且通过气纺丝可在纤维膜结构中引入气孔,调控纤维膜的介电常数,降低基板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提高基板材料的电学性能。

    堇青石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60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40591.X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堇青石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混合,得到前驱液;对前驱液进行气纺丝处理,得到纤维前驱体;对纤维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堇青石陶瓷纤维;其中,第一溶液中溶解有镁源和铝源,第二溶液溶解有硅源。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利用气纺丝技术,分别将铝镁元素、硅元素溶解形成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再将两者混合得到纺丝用的前驱液,使得前驱液中各个原料的混合更均一透明。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纺丝过程中得到的陶瓷纤维更均匀,其直径也能够达到纳米级别,从而大大扩展了堇青石陶瓷纤维的应用范围。

    一种表面自清洁型氮化碳类芬顿-光催化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931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018979.8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自清洁型氮化碳类芬顿‑光催化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领域。本发明选取兼具聚合物分子的可塑性和碳质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的氮化碳光催化剂,通过表面修饰、化学改性、类芬顿试剂复合等方法制备出多功能水处理膜。一方面利用氮化碳组成基元间的三角形纳米孔洞为水分子快速通过提供稳定的天然通道,另一方面采用光照下催化降解和含铁试剂类芬顿氧化实现纳滤截留污染物的原位降解,为解决传统纳滤膜材料难以逾越的膜污染问题提供崭新途径。本发明制备的纳滤膜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抗污染、水传质阻力小等优点,因此有望在水质净化领域获得应用。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将纹理图像转换成触觉信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9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306545.X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将纹理图像转换成触觉信号的方法,属于人工智能、信号处理技术领域。首先学习训练纹理图像数据,得到图像的特征信息,从而对各类纹理识别分类;利用短时傅里叶算法将材质表面摩擦震动的三轴加速度信号转换成频谱图像,随后训练得到频谱生成器;将分类信息与频谱生成器结合起来,自动生成纹理图像的频谱,将频谱转换成不同类别图像的触觉信号,实现不同纹理图像到触觉信号的转换。将结果通过接入到鼠标内部的触觉反馈器传递给手掌,鼠标指针所处区域即为被测材质区域,从而使得滑动鼠标即可实时的反馈了解被测物体的材质属性。本发明的转换结果与图像纹理的真实触感相似度较高,应用场景丰富,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电晕电流的宽频在线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52825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10178536.4

    申请日:201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电晕电流的宽频在线测量系统,属于高电压试验设备及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远端单元,用于采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电流I,并将电晕电流I进行模数转换后得到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输至本地单元;本地单元,用于接收远端单元的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发送至终端计算机;以及终端计算机,用于接收本地单元的数字信号,显示高压输电线路电晕电流的波形,并存贮,完成数据储存和分析。本发明的测量系统,可以在高压下在线测量交流或直流线路的电晕电流;采用无线传输数据,无外绝缘问题,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中长期在线运行。本发明为深入分析输电线路的电晕提供了可靠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