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3476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198288.1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CT的非介入式高温空间内温度分布测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添加有测温球的高温空间进行CT扫描处理,获取高温空间的初步结构;根据高温空间的初步结构,结合相关已知量,构建高温空间的几何模型;对高温空间的几何模型进行结构参数的分析,获取高温空间新的射线衰减系数的分布;根据射线衰减系数的分布,再处理获取高温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信息;其中,测温球内部设置有空心区域且空心区域中设置有熔融物和相容气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高温环境内添加测温球,然后,基于测温球内熔融物热胀冷缩前后扫描信号的变化计算获得高温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64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2101.7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包括:异型构件,用作所述模块式组件的基座,以固定安装其他部件;发热管,其端口焊接在所述异型构件上,用于加热流入其中的流体;电极,从所述异型构件中引出,用于连接外部电源;金属外套管,设置在所述发热管外部,用于热屏蔽和电磁屏蔽;所述异型构件和金属外套管之间设有绝缘套,用于隔离所述异型构件和金属外套管;所述发热管和金属外套管之间设有绝缘隔离板,用于隔离所述发热管和金属外套管,以及固定所述发热管。本发明电加热组件具有系统热阻低、发热体面体大、热流密度高、热效率高、被加热介质温度分布均匀、以及防止组件间和组件内发热体的部分过热甚至烧毁等内在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0907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810645003.9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6M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机械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倾角调节装置,包括顶板、底板、转轴组件和驱动调节组件,转轴组件固定于底板上与顶板的下表面连接,顶板可以转轴组件为轴转动,驱动调节组件包括中间梁、驱动件和剪式升降件,驱动件包括丝杠和横梁,丝杠穿过中间梁,横梁上均设有丝杠螺母,且均通过丝杠螺母与丝杠连接,剪式升降件具有驱动端、升降端和固定端,驱动端与横梁连接,升降端与顶板的底面连接,固定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因此本新型倾角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倾角调节范围大,使用于需要大承重精密调节倾角的场合,剪式升降件使得整体驱动调节组件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使用丝杠和丝杠螺母配合作为驱动件,保证倾角调节过程的平稳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47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198288.1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C17/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CT的非介入式高温空间内温度分布测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添加有测温球的高温空间进行CT扫描处理,获取高温空间的初步结构;根据高温空间的初步结构,结合相关已知量,构建高温空间的几何模型;对高温空间的几何模型进行结构参数的分析,获取高温空间新的射线衰减系数的分布;根据射线衰减系数的分布,再处理获取高温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信息;其中,测温球内部设置有空心区域且空心区域中设置有熔融物和相容气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高温环境内添加测温球,然后,基于测温球内熔融物热胀冷缩前后扫描信号的变化计算获得高温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87090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645003.9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6M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机械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倾角调节装置,包括顶板、底板、转轴组件和驱动调节组件,转轴组件固定于底板上与顶板的下表面连接,顶板可以转轴组件为轴转动,驱动调节组件包括中间梁、驱动件和剪式升降件,驱动件包括丝杠和横梁,丝杠穿过中间梁,横梁上均设有丝杠螺母,且均通过丝杠螺母与丝杠连接,剪式升降件具有驱动端、升降端和固定端,驱动端与横梁连接,升降端与顶板的底面连接,固定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因此本新型倾角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倾角调节范围大,使用于需要大承重精密调节倾角的场合,剪式升降件使得整体驱动调节组件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使用丝杠和丝杠螺母配合作为驱动件,保证倾角调节过程的平稳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642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40906.5
申请日:2010-04-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电加热器,该气体电加热器包括:承压壳体;进口空腔,置于所述承压壳体内的一端,与所述承压壳体上的进口管嘴相连;出口空腔,置于所述承压壳体内的另一端,与所述承压壳体上的出口管嘴相连;发热体,连接于所述进口空腔与所述出口空腔之间,用于加热从所述进口管嘴进入所述进口空腔并穿过发热体的气体;引电区,位于所述承压壳体内进口空腔一侧;电气贯穿件,从所述引电区引出,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相连,一端连接外部电源。本发明可提高气体电加热器的气体的密封性、电气安全性、以及运行可靠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