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测温的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预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134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69125.7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测温的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预警方法及装置,涉及锅炉受热面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在炉膛四周布置至少一根光纤,其中每根光纤具有多个光纤测温点,用于采集炉膛四周不同位置的水冷壁鳍片温度数据;基于采集的温度数据,通过数据算法模型处理,确定炉膛四周不同位置的积灰结渣程度;通过DCS控制系统显示不同受热面的积灰结渣程度,并进行预警提示。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实现了对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程度的监测预警,对保障锅炉的可靠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的吸附燃烧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2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20171.5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的吸附燃烧一体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吸附装置、运输装置、储存装置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进气组件和吸附组件,所述进气组件用于向所述吸附组件中通入VOCs,所述吸附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组件依次连通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附组件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吸附组件具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填充有净化VOCs的吸附剂,所述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吸附组件中的所述吸附剂输送至所述储存装置中,所述储存装置为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提供所述吸附剂以作为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循环流化床的吸附燃烧一体化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和处理VOCs的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实现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的循环流化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4432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75844.1

    申请日:2020-07-14

    Inventor: 李爱军 柯希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的循环流化床系统,属环保领域。该系统包括吸附装置、脱附装置、焚烧装置、热回收装置和供风系统,吸附装置用于使提升管(12)内的吸附剂颗粒流化并吸附有机废气中的VOCs气体组分;脱附装置用于使脱附室(15)内的吸附剂颗粒流化且脱除VOCs气体组分,从而使吸附剂颗粒再生;焚烧装置用于焚烧吸附剂颗粒再生产生的浓缩废气;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焚烧装置输出的高温尾气中的热量并将换热后的尾气汇入尾气烟道(27)中;供风系统用于为吸附装置供应有机废气、为脱附装置提供脱附载气。本发明的吸附装置和脱附装置中的吸附剂颗粒处于流化状态,吸附、脱附效率高,热利用率高,能长期连续稳定处理。

    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循环流化床催化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3507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75788.1

    申请日:2020-07-14

    Inventor: 李爱军 柯希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循环流化床催化燃烧系统,属环保领域。该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催化燃烧炉、换热器(18)和电加热部件(9),该循环流化床催化燃烧炉包括流化风室(2)、布风板(3)、提升管(8),流化风室(2)通过提升管进气母管(1)与带有流化风机(15)的有机废气母管(14)相连接,四周分布有电加热部件(9)的提升管(8)的上部出料口(803)与分离器(10)的进料口相连,分离器(10)的出料口与料腿(11)的进料口相连且料腿(11)的出料口与提升管返料管(802)相连,分离器(10)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与换热器(18)相连接。本发明的系统去除率高且热利用率高,能长期连续稳定运行。

    具有变截面入口烟道的旋风分离器和循环流化床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6727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20532.1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变截面入口烟道的旋风分离器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变截面入口烟道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旋风分离器包括:圆柱筒体;锥形段,所述锥形段与所述圆柱筒体相连且位于所述圆柱筒体下方;排气管,排气管设在圆柱筒体的顶壁;入口烟道,入口烟道包括顶壁、底壁、外侧壁和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顶壁和底壁相连且与圆柱筒体相切,内侧壁的水平截面满足预定线形,预定线形具有与圆柱筒体相连的连接点、在平行于外侧壁方向上远离圆柱筒体的入口点和在垂直于外侧壁的方向上与外侧壁之间距离最小的最小截面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变截面入口烟道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旋风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等优点。

    循环流化床
    7.
    发明公开
    循环流化床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21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88030.6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所述循环流化床包括炉膛和多个布风管,炉膛具有腔室、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与腔室连通,出料口设在炉膛的底部且与进料口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布风管设在腔室内且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多个布风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的至少部分与出料口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以便大颗粒物料通过出料通道流入出料口,布风管包括管道本体和多个喷嘴,喷嘴沿管道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成多排,管道本体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关于管道本体的中心对称。本发明的循环流化床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燃烧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实现纯氨燃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5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66117.7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纯氨燃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及方法,锅炉系统包括炉膛、布风装置、旋风分离器和返料阀,炉膛内填充有大量处于良好流化状态的固体床料颗粒,具有优异的传热性能和大热惯性,使纯氨燃料在流态化条件下实现稳定燃烧,满足纯氨的燃尽要求,燃料中氨的比例为100%,不与其他种类含碳化石燃料如天然气、煤等混烧,真正做到了零碳排放。同时,床料颗粒的流化加强了流化床内部以及流化床与炉膛壁面之间的换热,避免了热量积聚产生的超温现象,并提高了换热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燃烧方法燃烧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从而有力推动了氨燃料的规模化利用,促进能源系统转型升级,并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的给煤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0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06762.7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的给煤系统和方法,所述用于循环流化床的给煤系统包括:炉膛、给煤装置和解耦回料管。所述给煤装置用于输送煤料,所述解耦回料管的上端与所述给煤装置相连,所述解耦回料管的下端与所述炉膛相连,所述解耦回料管的上端具有返料口,所述解耦回料管具有至少两个弯折段,两个所述弯折段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炉膛的高度方向之间设有夹角α,且两个所述弯折段的夹角α不相等。本发明的用于循环流化床的给煤系统结构的设计简单,便于改造,且能够实现煤解耦燃烧的同时,降低NOx的排放,减少对环境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