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64234C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310100462.2
申请日:2003-10-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本方法采用化学氧化还原法,其制备步骤是先将碳材料进行敏化,活化处理;然后配制由络合剂,水合硫酸亚铁,水合氯化亚锡,硼酸,蔗糖,复合络合剂和稳定剂组成的A溶液;再配制由次亚磷酸钠和硼氢化钾组成的B溶液;将B滴加到A中,搅拌,过滤,洗涤,分别用0.5MHCl和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即得产品。根据本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容量大于通常碳材料的理论容量,且实施简单,成本较低,为中温(55-95℃)水溶液反应,该方法可应用于对任何碳材料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309104C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10063083.X
申请日:2005-04-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提高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储锂容量的方法。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原生MWNTs为原料进行处理,步骤为:首先将一定质量的原生MWNTs在不同体积配比的H2SO4与HNO3混酸中,超声振荡和机械搅拌、室温浸泡处理后,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放入管式炉,在空气中加热200~500℃,冷却后再用Li2CO3或LiOH溶液浸泡,得到的样品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真空干燥后备用。该方法处理后的MWNTs的准石墨层间距扩大,电化学储锂容量增加,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优异,尤其适合用于如电动汽车等要求输出功率大,输出电流较大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529368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310100462.2
申请日:2003-10-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本方法采用化学氧化还原法,其制备步骤是先将碳材料进行敏化,活化处理;然后配制由络合剂,水合硫酸亚铁,水合氯化亚锡,硼酸,蔗糖,复合络合剂和稳定剂组成的A溶液;再配制由次亚磷酸钠和硼氢化钾组成的B溶液;将B滴加到A中,搅拌,过滤,洗涤,分别用0.5MHCl和去离子水洗涤,真空干燥即得产品。根据本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容量大于通常碳材料的理论容量,且实施简单,成本较低,为中温(55-95℃)水溶液反应,该方法可应用于对任何碳材料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254873C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410009172.1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容量锡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20-90℃常温或中温水溶液反应,反应溶液为SnCl2水溶液,沉淀剂为氨水,尿素,氢氧化钠等可提供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还原剂为KBH4,NaH2PO2,溶液中加入反应络合剂和复合络合剂;反应过程中还可通过控制还原剂的浓度,使产物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锡,以降低产品在进行电化学储锂时第一周的不可逆容量。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有效缓解由于重复充放电引起的电极体积变化,电化学储锂容量大于通常碳材料的理论容量,充放电平台在0.2-0.7V,高于锂枝晶析出的电压,且大电流充放电能力高于通常碳材料,如人造石墨和中间相碳微球等。
-
公开(公告)号:CN1688046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63083.X
申请日:2005-04-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提高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储锂容量的方法。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原生MWNTs为原料进行处理,步骤为:首先将一定质量的原生MWNTs在不同体积配比的H2SO4与HNO3混酸中,超声振荡和机械搅拌、室温浸泡处理后,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放入管式炉,在空气中加热200~500℃,冷却后再用Li2CO3或LiOH溶液浸泡,得到的样品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真空干燥后备用。该方法处理后的MWNTs的准石墨层间距扩大,电化学储锂容量增加,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优异,尤其适合用于如电动汽车等要求输出功率大,输出电流较大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585160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09172.1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容量锡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常温或中温水溶液反应,反应溶液为SnCl2水溶液,沉淀剂为氨水,尿素,氢氧化钠等可提供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还原剂为KBH4,NaH2PO2,溶液中加入反应助剂和其他复合络合剂;反应过程中还可通过控制还原剂的浓度,使产物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锡,以降低产品在进行电化学储锂时第一周的不可逆容量。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有效缓解由于重复充放电引起的电极体积变化,电化学储锂容量大于通常碳材料的理论容量,充放电平台在0.2-0.7V,高于锂枝晶析出的电压,且大电流充放电能力高于通常碳材料,如人造石墨和中间相碳微球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