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决策树集成模型的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和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8611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6296.3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决策树集成模型的可视化分析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接收决策树集成模型,其中,所述决策树集成模型包含多个决策规则,所述多个决策规则的每个决策规则包含至少一个决策条件和决策结果,所述决策树集成模型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决策规则实现对任务样本的决策;基于所述多个决策规则中的每个决策规则的至少一个决策条件和决策结果,判别所述每个决策规则是否合理;以及在可视分析页面显示所述多个决策规则中的至少一个决策规则,包括显示所述至少一个决策规则的至少一个决策条件和决策结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决策树集成模型的可视化分析以及可视化展示,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一种用于获取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263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010452947.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获取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的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包括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全部数据;使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全部数据进行聚类,获取全部数据的多个聚类簇;分别获取多个聚类簇的每个聚类簇中包含的所有数据的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利用多个聚类簇的每个聚类簇中包含的所有数据的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获取全部数据的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由此,能够准确地获取到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以准确地判断出数据分布的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光热转换元件及聚多巴胺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8538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070893.0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吉岩 危岩 李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热转换元件,包括聚多巴胺,所述聚多巴胺将太阳光转换为热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多巴胺的应用,所述聚多巴胺用于光热转换元件,将太阳光转换为热能。该光热转换元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开发利用领域,如海水淡化装置、溶液提纯装置、污水处理装置、热水器、干燥器、太阳灶、加热炉、光热发电装置或光响应形状记忆装置。

    光热转换元件及聚多巴胺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8538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70893.0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吉岩 危岩 李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热转换元件,包括聚多巴胺,所述聚多巴胺将太阳光转换为热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多巴胺的应用,所述聚多巴胺用于光热转换元件,将太阳光转换为热能。该光热转换元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开发利用领域,如海水淡化装置、溶液提纯装置、污水处理装置、热水器、干燥器、太阳灶、加热炉、光热发电装置或光响应形状记忆装置。

    电力系统中基于模拟电荷法和有限差分法的雷电分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7219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53042.2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拟电荷法和有限差分法的雷电分形模拟模型,属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确定雷电发展过程中的电荷结构,其中包括确定雷暴云电荷结构、下行先导电荷结构和导线模拟结构,确定先导发展规则,确定电场计算方法,最后确定上行先导发展模型。本发明方法将模拟电荷法引入分形模型,建立一套可以直接联系雷电流和模拟参量的分形模型,在保留了原有分形模拟核心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相对成熟的雷电参数,更好的将分形模型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如建筑物的雷击热点分析、直流开关场的防雷分析。

    一种配置有差异化绝缘子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路

    公开(公告)号:CN10254512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373146.7

    申请日:2011-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有差异化绝缘子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路,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领域。其中包括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回线路和第一绝缘子、第二绝缘子、第三绝缘子三种不同绝缘强度的绝缘子,第一绝缘子架设于第一回路各相导线,形成弱绝缘回路;第二绝缘子架设于第二回路各相导线,第三绝缘子架设于第三、第四回路各相导线,形成强绝缘回路。使用本发明提出的差异化绝缘方法,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有效的降低双回和多回线路同时跳闸率,并且不会牺牲总跳闸率以及弱绝缘回路的单回跳闸率。

    一种用于获取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26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52947.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获取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的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包括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全部数据;使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全部数据进行聚类,获取全部数据的多个聚类簇;分别获取多个聚类簇的每个聚类簇中包含的所有数据的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利用多个聚类簇的每个聚类簇中包含的所有数据的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获取全部数据的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由此,能够准确地获取到数据分布的概念漂移量,以准确地判断出数据分布的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925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1014678.1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刘世霞 李振 张慧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和系统,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案通过接收神经网络模型和用于训练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语料库;计算所述训练语料库中每个单词与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中输出层输出的语义向量的第一互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互信息获取所述训练语料库中每个单词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重要程度;将所述训练语料库中每个单词及其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重要程度进行可视化展示。由此,采用上述方案的本申请可以实现对不同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可视化展示,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