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抑藻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18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46736.1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抑藻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1)对水体进行紫外辐照;(2)向水体中添加化感物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水体抑藻方法能够有效的抑制水体中的藻类生长,取得2-3周以上的抑制期,产生更快的藻类细胞致死作用,有效控制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干扰其胞内合成过程,并显著降低紫外线和化感物质的使用剂量,有助于防控景观水体藻类装置在实际中的应用,有效防控景观水体水华暴发。

    防控水体藻类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7539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840266.5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一种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其包括:船身,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安装于所述船身,在所述船身漂浮在水面上时,所述反应装置浸没在水中,所述反应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应装置的一端,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反应装置的另一端,随着所述船身在水中移动,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反应装置内,并且从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内设置有紫外线辐照模块;动力输出模块,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能够驱动所述船身在所述水面上移动。本发明的防控水体藻类装置能够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使进水口附近的水流入反应装置,在反应装置内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处理后排出反应装置,紫外线照射能够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一种水体抑藻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1804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646736.1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抑藻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1)对水体进行紫外辐照;(2)向水体中添加化感物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水体抑藻方法能够有效的抑制水体中的藻类生长,取得2‑3周以上的抑制期,产生更快的藻类细胞致死作用,有效控制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干扰其胞内合成过程,并显著降低紫外线和化感物质的使用剂量,有助于防控景观水体藻类装置在实际中的应用,有效防控景观水体水华暴发。

    防控水体藻类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83538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203312.2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一种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其包括:船身,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安装于所述船身,在所述船身漂浮在水面上时,所述反应装置浸没在水中,所述反应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应装置的一端,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反应装置的另一端,随着所述船身在水中移动,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反应装置内,并且从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内设置有紫外线辐照模块;动力输出模块,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能够驱动所述船身在所述水面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防控水体藻类装置能够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使进水口附近的水流入反应装置,在反应装置内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处理后排出反应装置,紫外线照射能够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防控水体藻类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83537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203311.8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一种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其包括:车体,动力输出模块,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能够驱动所述车体移动;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安装于所述车体,所述反应装置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应装置内设置有能够发出紫外线的紫外线辐照模块;抽吸泵,所述抽吸泵使水能够从所述进水管泵入所述反应装置内,并且从所述出水管排出所述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控水体藻类装置,车体可以沿大型开放水域的沿岸移动,从而对大型开放水域的沿岸区域的水体进行处理,对特定区域的水体藻类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