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芳烃过硝化副反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0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4506.0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芳烃过硝化副反应的方法。本发明的抑制芳烃过硝化副反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硝酸中加入硫酸,得到混酸溶液A;2)将混酸溶液A和芳烃B同时输送至连续流反应器中进行硝化反应,得到单硝基芳烃;其中,所述硝酸与所述硫酸的质量比为大于1:6且小于50:1,步骤2)中所述混酸溶液A与所述芳烃B的体积流量比为1:10~5:1。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调控硫酸的浓度和用量,显著降低酸相主体中硝基芳烃的溶解度,并强化主反应产生的水对硫酸的稀释作用,从而抑制了酸相主体中的过硝化副反应,可显著提高芳烃单硝化的选择性,既节省了反应结束后产品分离的巨大能耗,又显著降低了反应结束后废酸的处理量及成本。

    微分散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225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124929.X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分散装置,包括:主通道,所述主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连续相通道,所述连续相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续相通道的末端与所述主通道连通;分散相通道,所述分散相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分散相通道与所述连续相通道分别位于所述主通道的两侧,所述分散相通道的末端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沿流体在所述主通道内的流动方向,所述分散相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连续相通道的前侧。该微分散装置能够减小所形成的液滴或气泡的尺寸并使液滴或气泡呈现紧密排布的流动方式,以满足更小尺寸液滴或气泡的高频制备的需求,大幅提高体系的比表面积,使用范围更广并使其允许在更宽的流量比范围内进行操作。

    微分散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22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24929.X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分散装置,包括:主通道,所述主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连续相通道,所述连续相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续相通道的末端与所述主通道连通;分散相通道,所述分散相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分散相通道与所述连续相通道分别位于所述主通道的两侧,所述分散相通道的末端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沿流体在所述主通道内的流动方向,所述分散相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连续相通道的前侧。该微分散装置能够减小所形成的液滴或气泡的尺寸并使液滴或气泡呈现紧密排布的流动方式,以满足更小尺寸液滴或气泡的高频制备的需求,大幅提高体系的比表面积,使用范围更广并使其允许在更宽的流量比范围内进行操作。

    采用硝硫混酸制备单硝基芳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1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60413.X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学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硝硫混酸制备单硝基芳烃的方法。以提高单硝基芳烃的选择性和反应效率,降低分离纯化难度减小燃爆风险,降低安全隐患。一种采用硝硫混酸制备单硝基芳烃的方法,包括:制备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对芳烃进行气化,制备气态芳烃;将气态芳烃和混合酸以预设比例混合,并使混合后的气态芳烃和混合酸在第一预设温度下发生气液非均相反应,制备单硝基芳烃;其中,预设比例满足:混合酸中的硝酸与气态芳烃的摩尔比为1:(1~2)。本申请用于采用硝硫混酸和气相芳烃制备单硝基芳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