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3250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566773.5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37 , C07K2319/60 , C12N15/62 , C12N15/70 , C12Y302/01091 , G01N21/6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纤维素可及度测量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通过将真菌纤维素酶对纤维素底物的识别功能组件与荧光蛋白相融合,从而实现准确测量纤维素对真菌纤维素酶的可及度。本发明提供的融合蛋白分子具有与真菌纤维素酶的关键组分外切葡聚糖酶类似的分子大小,而且可特异性地识别纤维素底物,并可获得可视化分析和定量测量的荧光信号,而且可以用于含水状态下底物可及度的测定,避免了传统的分析固体物质孔结构方法中底物需要干燥的步骤,因而可获得更为准确的测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2495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90238.7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促进木质纤维素酶催化水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木质纤维素与pH调节溶液混合,以便获得第一液固混合物,其中所述木质纤维素预先经过预处理,所述pH调节溶液的pH值为4.0-10.0;(2)向所述第一液固混合物中添加金属盐溶液,并反应预定时间,以便获得第二液固混合物;(3)从所述第二液固混合物中分离得到固体;(4)利用纤维素酶使所述固体进行酶催化水解。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无效吸附,促进木质纤维素酶催化水解,提高纤维素的糖化效率,并且该方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807627.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谷氨酸棒杆菌的重组表达载体pEC‑Cg1554‑CALB,所述重组表达载体中外源蛋白基因包括启动子和信号肽;所述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还公开一种表达重组脂肪酶的谷氨酸棒杆菌和构建方法;以及公开一种表达重组脂肪酶的谷氨酸棒杆菌在发酵生产重组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的谷氨酸棒杆菌,使其能够在发酵液中直接分泌脂肪酶,与现有的其他方法相比,发酵周期短,生产过程简单,达到食品安全等级,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35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352790.6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C12P7/10 , C12P19/14 , C12P19/02 , A23K10/12 , A23K10/14 , A23K10/30 , C11B1/06 , B01J20/20 , B01J20/30 , C07D303/42 , C07D301/12 , C01B32/324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沙枣果为原料的综合生物炼制方法,其包括:将沙枣果进行果肉和果核分离,获得沙枣果肉粉和沙枣果核;将沙枣果肉粉进行生物转化,获得乙醇和蛋白饲料;将沙枣果核进行压榨和提油,获得果仁油和果核残渣;将果仁油进行环氧化,获得环氧增塑剂;将果核残渣进行碳化,获得活性炭。本发明通过本发明充分利用沙枣果中可发酵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组分,特定配比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可将淀粉和纤维素转化为单糖,提高乙醇得率,菌体发酵过程中利用硫酸铵生长获得蛋白饲料,优选的甲酸、硫酸和过氧化氢用量可优化环氧化的反应速率和反应选择性,以获得较高环氧值的环氧增塑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01814.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C08K5/1515 , C12P7/6436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环氧增塑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进行预处理,得到液固混合物;将液固混合物进行水解,获得可发酵糖液;将可发酵糖液进行发酵,获得含有微生物油脂的细胞;将细胞进行油脂提取与精制,获得微生物油脂;将微生物油脂进行环氧化,获得环氧微生物油脂;将环氧微生物油脂进行除杂、洗涤和干燥,获得环氧增塑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为油脂基环氧增塑剂,既可以实现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固废处理,又可以变废为宝获得高值产品,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400831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510890661.0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联产1,3‑丙二醇和谷氨酸的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步骤获得重组谷氨酸棒杆菌:1)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引入1,3‑丙二醇脱氢酶的编码基因;2)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引入1,2‑丙二醇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的编码基因或者引入甘油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的编码基因。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采用了谷氨酸棒杆菌为生产菌株,解决了生物安全性的问题,降低了菌体处理的成本。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耦联谷氨酸和1,3‑丙二醇生产过程,使得还原力得到充分利用。在不降低谷氨酸得率的同时,获得极高的1,3‑丙二醇对甘油的质量转化率,而且反应的副产物少,分离过程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13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66610.7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 C12P7/10 , C07C51/44 , C07D307/50 , C08B37/146 , C08H8/00 , C12P2201/00 , C07C5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联产多产品的生物炼制方法,包括采用质量浓度为50-80%甲酸水溶液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实现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有效分离,进一步将纤维素转化为乙醇,木质素转化为活性炭和固体酸以及半纤维素转化为糠醛。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炼制方法可以实现了原料的多元化和高值化转化,显著提高了过程经济性,而且甲酸可以循环使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64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76214.2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88 , C12P7/18 , C12P7/42 , C12Y402/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氧及甘油具有耐受性的甘油脱水酶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甘油脱水酶基因dhaB1B2来自百脉根根瘤菌,仅包括两个亚基,大的α亚基和小的β亚基,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的甘油脱水酶基因dhaB1B2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甘油及氧对其酶活的抑制作用远远低于目前已知的其他B12‑依赖型甘油脱水酶。另外,本发明的甘油脱水酶基因可以显著提高1,3‑丙二醇和3‑羟基丙酸的产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52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74970.4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3‑羟基丙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重组谷氨酸棒杆菌是通过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中过表达内源的磷酸二羟基丙酮磷酸酯酶基因hdpA,并过表达甘油脱氢酶基因gldA、甘油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基因pduCDEGH及3‑羟基丙醛脱氢酶基因aldH构建得到的。利用该重组菌发酵生产3‑羟基丙酸,由于谷氨酸棒杆菌能够利用不同的廉价原料进行发酵,因此可进一步降低原料的成本。本发明解决了生物安全性以及菌株对酸的耐受性问题。同时发酵过程中的菌体可作为产品,用于饲料添加剂中。本方法副产物少,使终产物3‑羟基丙酸的分离过程得到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25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1075367.9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C08K5/1515 , C08L27/06 , C12P7/64 , C11C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废弃油脂制备环氧增塑剂的方法,具体涉及将废弃植物油脂转化为环氧脂肪酸烷基酯类环氧增塑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废弃油脂原料或将废弃油脂选择性地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油脂;将油脂进行转酯化和酯化反应,得到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将得到的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进行蒸馏和水洗处理,得到脂肪酸烷基酯;将得到的脂肪酸烷基酯进行环氧化,获得环氧化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进一步进行除杂、洗涤和干燥后,获得环氧增塑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废弃油脂的转酯化、酯化以及环氧化均采用脂肪酶作为催化剂,不仅具有原料适应性广、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无机酸、碱等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