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28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183711.3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8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高效多维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碳源技术领域。高效多维碳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0%‑50%的醇类物质、20%‑30%的生物质消化液、1%‑10%的糖类物质、0.5%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余成分为水。高效多维碳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量取相应质量分数的各原料配方;步骤二:按照生物质消化液、醇类物质、糖类物质、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顺序依次添加进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到高效多维碳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各行业的副产物、废物为原料,生产复配一种高效多维碳源,对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提高污水处理脱氮效果有积极作用,且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中,因进水COD较低而难以进一步提高TN出水标准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02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1108661.5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02 , C02F11/121 , C02F11/122 , C02F11/13 , C02F11/143 , C02F11/147 , C02F11/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头减量的市政污泥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调节池、生物池、二沉池、浓缩装置、清水池、脱水装置、干化装置、碳化装置和后处理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污泥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从根本上减少污泥的产生,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同时进行污泥的减量,提高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效率;2)整体系统中碳化处理能够将污泥中挥发性有机物减少,并且对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固定,减少后续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重金属污染风险,相比常规的污泥焚烧技术,本发明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多级处理方式将污泥中的能量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具有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728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83711.3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8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高效多维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碳源技术领域。高效多维碳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0%‑50%的醇类物质、20%‑30%的生物质消化液、1%‑10%的糖类物质、0.5%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余成分为水。高效多维碳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量取相应质量分数的各原料配方;步骤二:按照生物质消化液、醇类物质、糖类物质、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顺序依次添加进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到高效多维碳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各行业的副产物、废物为原料,生产复配一种高效多维碳源,对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提高污水处理脱氮效果有积极作用,且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中,因进水COD较低而难以进一步提高TN出水标准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60775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14416.1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025 , C02F2101/16
Abstract: 一种自循环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反应器,其包括:反应池;设置于反应池内部的上半段、且围成高效沉淀区的若干竖向的引流板;设置于高效沉淀区的外周、与引流板之间构成引流区、且与反应池的侧壁之间构成升流区的若干竖向的挡板;设置在挡板的下端的、向高效沉淀区的中心线延伸且向下延伸的若干第一斜板;设置在第一斜板的内端的、向高效沉淀区的中心线延伸且向下延伸构成下端具有污泥回流口的缺氧区的若干第二斜板;设置于污泥回流口的下方的固液分离器;以及设置于反应池的底部的用于提供溶解氧和气升动力的多个曝气装置。本反应器可以实现污泥无动力自循环,且将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和曝气环流一体化,布置紧凑,占地少。
-
公开(公告)号:CN213895520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221644.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截污调蓄及净化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为立体式叠加布置结构,包括雨污调蓄池和污水处理设施,雨污调蓄池用于将收集的污水提升至污水处理设施内,当进水量大于污水处理设施最大处理量时,溢出的部分污水进入雨污调蓄池,当进水量无法满足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时,雨污调蓄池将污水提升至污水处理设施内进行污水处理。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市政管网现状及合流制溢流污染和径流污染特点,集截污调蓄及强化净化功能于一体,减轻雨期城市污水系统压力,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出水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标准(总氮≤15mg/L),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213357073U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22034891.6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段进水多级A/O耦合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系统包括厌氧池、多级串联的反应器以及二沉池,厌氧池连接至多级串联的反应器头端,任一级反应器均包括依序连通的缺氧池、好氧池,任一级反应器中的好氧池均配置有连通至相应缺氧池的第一回流管组件以控制消化液回流;多级串联的反应器末端连接至二沉池,二沉池配置有连接至厌氧池的第二回流管组件以控制污泥回流;系统还包括进水管组件,进水管组件连接至厌氧池以及任一级反应器的缺氧池。本系统增强了脱氮除磷效果,多级A/O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耦合,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多级A/O工艺前设置厌氧池,通过强化除磷条件来提高多级A/O耦合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的除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465426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249751.2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组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进水总管,以引进水流;所述进水总管的排出端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直接连接至受纳水体;所述第二支管连接至蓄水池,所述第二支管配置有第一控制阀组件以掌控所述蓄水池的进水量,所述蓄水池的排出端连接至磁分离设备,以将沉淀处理后的水流输送至所述磁分离设备,所述磁分离设备的排出端连接至所述受纳水体。初期雨水经由城市雨水管道在入河口处进入系统,在蓄水池中进行收集和初步沉淀,去除大颗粒固体污染物后进入磁分离设备中进行加磁沉淀,去除初期雨水中COD和总磷等可溶性污染物后排入河道,可有效解决城市初期雨水面源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522646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20023478.4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Abstract: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一体化设施,其包括生化池和配置于该生化池内部的泥水分离器,生化池的内部从上至下具有升流区、生物接触氧化区和好氧区,生物接触氧化区的过水断面小于好氧区的过水断面,生化池的底部配置有曝气系统;该泥水分离器具有筒形部、连接在该筒形部下端的漏斗部、以及环设于该筒形部内侧的引流板,筒形部的内部构成高效沉淀区,漏斗部的内部构成污泥沉降区,该引流板和该筒形部之间构成连通该升流区、该高效沉淀区及该污泥沉降区的降流区,该漏斗部的底部位于该好氧区且设置有污泥回流口,该高效沉淀区的上端的周边具有出水槽。该一体化设施具有污水处理效果好、运行能耗低、占地少、建设周期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3173541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1543145.3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建成区域河道的直立生态护岸结构,包括若干个沿河道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灌注桩,灌注桩底端固定连接在河道两岸底部,灌注桩底部设置有将若干个灌注桩相连接的腰梁,灌注桩顶端设置有将若干个灌注桩相连接的冠梁,腰梁与冠梁之间填充有若干个生态植草袋,灌注桩远离河岸的一侧设置有钢筋网且钢筋网与腰梁、冠梁固定连接;灌注桩靠近河岸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旋喷桩,旋喷桩依次并排设置且旋喷桩的排列方向与河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212174772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22025643.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5 , C02F11/13 , C02F11/14 , C02F11/0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市政污泥减量及资源化再利用系统,包括污泥厌氧发酵减量系统、污泥脱水减容系统和污泥干燥碳化资源化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部分剩余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将颗粒状有机物进行分解,从源头减少污泥产量;对产生的污泥添加高效调理药剂后通过叠螺脱水机挤压脱水,实现污泥高效减容;后端对脱水污泥进行碳化处理,进一步显著降低污泥含水率,同时得到附加价值高的生物炭。从而构建污水处理厂源头污泥减量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体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