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5680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27466.5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 E02D29/04 , E02D29/10 , E03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式污水厂的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步:建造工作井和接收井,根据规模分组,多组同步并列进行;第二步:将第一预制件置于工作井中,挤压第一预制件并使得预制件朝向接收井移动,再将第二预制件置于工作井中且第一预制件与第二预制件首尾连接,挤压第二预制件并推动第一预制件及第二预制件朝向接收井移动;第三步:循环第二步直至第一预制件到达接收井,此时,工作井与接收井之间通过N个预制件相连通,完成一组处理模块,其余组同步按相同方式操作;第四步:拆除接收井和工作井,恢复地面设施。用于地下式污水厂的施工方法能够大幅降低人工依赖,严格控制精度偏差,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728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83711.3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8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高效多维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碳源技术领域。高效多维碳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0%‑50%的醇类物质、20%‑30%的生物质消化液、1%‑10%的糖类物质、0.5%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余成分为水。高效多维碳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量取相应质量分数的各原料配方;步骤二:按照生物质消化液、醇类物质、糖类物质、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顺序依次添加进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到高效多维碳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各行业的副产物、废物为原料,生产复配一种高效多维碳源,对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提高污水处理脱氮效果有积极作用,且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中,因进水COD较低而难以进一步提高TN出水标准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1126429.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光谱的城市黑臭水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水面待识别点的遥感光谱数据;步骤S2:数据预处理;步骤S3:提取图像黑臭水体判别特征,黑臭水体判别特征包括提取遥感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中绿波段(Green)和红波段(Red)处的角,且绿波段(Green)处的角为α1,红波段(Red)处的角为α2;步骤S4:预设角α1和α2的区间,对黑臭水体进行判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的新方法,以遥感反射率与波长关系图中绿波段与红波段处角α1和α2的大小为特征,通过公式计算得出α1和α2角度的大小,并根据设定的α1和α2的判别区间以此对黑臭水体进行识别,该方法通过遥感技术实现了黑臭水体的识别,具有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728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1183711.3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8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高效多维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碳源技术领域。高效多维碳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30%‑50%的醇类物质、20%‑30%的生物质消化液、1%‑10%的糖类物质、0.5%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余成分为水。高效多维碳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量取相应质量分数的各原料配方;步骤二:按照生物质消化液、醇类物质、糖类物质、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顺序依次添加进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到高效多维碳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各行业的副产物、废物为原料,生产复配一种高效多维碳源,对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提高污水处理脱氮效果有积极作用,且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中,因进水COD较低而难以进一步提高TN出水标准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1126429.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光谱的城市黑臭水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水面待识别点的遥感光谱数据;步骤S2:数据预处理;步骤S3:提取图像黑臭水体判别特征,黑臭水体判别特征包括提取遥感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中绿波段(Green)和红波段(Red)处的角,且绿波段(Green)处的角为α1,红波段(Red)处的角为α2;步骤S4:预设角α1和α2的区间,对黑臭水体进行判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的新方法,以遥感反射率与波长关系图中绿波段与红波段处角α1和α2的大小为特征,通过公式计算得出α1和α2角度的大小,并根据设定的α1和α2的判别区间以此对黑臭水体进行识别,该方法通过遥感技术实现了黑臭水体的识别,具有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8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26449.0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2 , C02F11/143 , C02F11/147 , C02F11/06 , C02F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含水量为99%的污泥中加入助凝剂溶液加料比例为2.6kg/t,使用带式浓缩机进行浓缩处理,得到97%含水率的污泥;向浓缩后污泥中加入污泥复合调理药剂,投加比例为5L/m3,并充分混合药剂与污泥;向污泥中加入硅酸盐,投加比例为污泥干重的0.5%,混合均匀;将调理后的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完成对污泥的深度脱水。本发明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处理方法结合吸附沉降的物理手段,将污泥的固体物质聚集,强氧化剂的的氧化手段,将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病原体杀灭,最终结合机械手段将水脱除达到深度脱水的目的。本发明所述处理方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无门槛,适合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22677.9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02 , C02F11/122 , C02F11/1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泥前端减量及中端减容系统,包括市政污泥水解酸化系统和酸化污泥高效减容系统,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经过市政污泥水解酸化系统的水解酸化处理后减量,处理后的污泥输送到酸化污泥高效减容系统中减容。本发明充分利用剩余污泥中的有机质成分,经水解酸化后提取内生碳源补充生物反应池所需,有效减少外部碳源的使用,节约资源和成本;降低了剩余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实现市政污泥的源头固体减量,同时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减轻后续处理处置压力;通过水解酸化可同时实现内生碳源的提取和市政污泥源头固体减量的双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6337162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841116.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源生产设备,该碳源生产设备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内通过分隔板分为生物处理单元、沉淀单元和复配单元,生物处理单元用于对垃圾进行水解酸化,沉淀单元用于固液分离,复配单元用于进行混合复配。与现有技术的碳源复配设备相比提升了产率,本实用新型为连续流装置,而传统设备为序批次装置,能够提升厌氧消化的污泥负荷,有效提高复配碳源产率。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占地面积小。集厌氧发酵、沉淀、复配为一体,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面积。污泥回流消耗的能耗较少,且能够100%回流,为生物处理单元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12174764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22014486.5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2 , C02F11/14 , C02F11/13 , C02F3/34 , F23G7/0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过程减量及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市政污泥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定向驯化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菌群并优化菌群结构,同时延长生物链或强化生物链中微型动物捕食作用,建立复合微生物、微型动物共生处理系统,原位消解生物处理系统污泥,实现市政污泥固体物质源头减量;中端通过高效调理药剂对产生的污泥进行调理,再经过压滤脱水,实现污泥高效减容;末端对脱水污泥进行碳化处理,利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性干馏气体燃烧产生的热能,进一步显著降低污泥含水率,同时得到有利用价值的碳化物,从而构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全过程减量及资源化利用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209522646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20023478.4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Abstract: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一体化设施,其包括生化池和配置于该生化池内部的泥水分离器,生化池的内部从上至下具有升流区、生物接触氧化区和好氧区,生物接触氧化区的过水断面小于好氧区的过水断面,生化池的底部配置有曝气系统;该泥水分离器具有筒形部、连接在该筒形部下端的漏斗部、以及环设于该筒形部内侧的引流板,筒形部的内部构成高效沉淀区,漏斗部的内部构成污泥沉降区,该引流板和该筒形部之间构成连通该升流区、该高效沉淀区及该污泥沉降区的降流区,该漏斗部的底部位于该好氧区且设置有污泥回流口,该高效沉淀区的上端的周边具有出水槽。该一体化设施具有污水处理效果好、运行能耗低、占地少、建设周期短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