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635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80085521.8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眼科疾病诊断建模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眼科图像数据集和眼科非图像疾病诊断问卷数据集(S101);采用眼科图像数据集训练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第一分类模型(S102);采用眼科非图像疾病诊断问卷数据集训练第二分类模型(S103);融合第一分类模型和第二分类模型,得到目标分类网络模型,并将基于目标分类网络模型输出的测试结果作为对眼科疾病进行诊断得到的诊断结果(S104)。通过该方法能够集成临床、眼科影像,以及病患个人信息辅助进行眼科诊断,能够使得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辅助眼科疾病诊断建模,有效提升眼科全种类疾病诊断建模的智能化和精准度,提升诊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56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80085521.8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IPC: G06F18/241 , G06N3/02 , G06T7/00 , G16H50/20
Abstract: 一种眼科疾病分类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眼科图像数据集和眼科非图像疾病诊断问卷数据集(S101);采用眼科图像数据集训练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第一分类模型(S102);采用眼科非图像疾病诊断问卷数据集训练第二分类模型(S103);融合第一分类模型和第二分类模型,得到目标分类网络模型,并将基于目标分类网络模型输出的测试结果作为对眼科疾病进行诊断得到的诊断结果(S104)。通过该方法能够集成临床、眼科影像,以及病患个人信息辅助进行眼科诊断,能够使得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辅助眼科疾病诊断建模,有效提升眼科全种类疾病诊断建模的智能化和精准度,提升诊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248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107384.1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34 , A61K47/54 , A61K45/00 , A61F9/00 , A61K31/498 , A61K38/13 , A61P27/02 , A61P27/06 , A61P29/00 , A61P31/02 , A61P3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眼部缓释给药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置于人眼结膜囊内,包括载药基体、药物和药物释放控制膜;所述载药基体呈环形,内部包含微通道和功能性官能团;药物通过与功能性官能团的相互作用经过微通道得以负载或释放,药物释放控制膜用于维持缓释给药植入物理化性质稳定性和药物释放平稳性。本发明眼部缓释给药植入物可以直接置于人眼结膜囊内,其环状结构可以保证缓释给药植入物的长期稳定存放,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自行更换,简单且方便。该缓释给药植入物可以对眼表、泪道以及眼内给药。
-
公开(公告)号:CN10404229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283272.7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IPC: A61B17/115 , A61F2/82 , A61M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润滑抗菌泪道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泪道管包括主管和提拉环,所述主管的上端与所述提拉环的下端相连,其中主管和提拉环均包括管体和附于管壁上的复合功能层,用于抵抗细菌感染并减少管体与泪道粘连。通过将基础泪道管依次经等离子处理和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经活性反应溶液处理,引发聚合反应,在基础泪道管管壁上形成复合功能层制得。本发明的亲水润滑抗菌泪道管,具有均匀的表面功能涂层,在湿润状态下具有长久的润滑性、抗组织黏附性和良好的抗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30021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508733.7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涉及一种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人工角膜包括球冠状的角膜体光学功能区和球带状的支撑区,角膜体光学功能区与支撑区相互结合,其接合部为相互交织融合的一体式过渡结构;其中,角膜体光学功能区由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透光性的聚羟乙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制成,支撑区由经丝素纤维均匀增强的PHEMA多孔支架制成,两者之间自然一体化连接。本发明的细胞试验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所述人工角膜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柔韧性好,抗撕拉、利于缝合,支持新生组织与裙边支架间的生物学愈合,能阻止房水的渗漏和感染,并能有效避免移植后发生自发性脱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584883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10037623.0
申请日:2008-05-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全植入式人工角膜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人工角膜基质由自体离体脂肪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接种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材料。所述的种子细胞能在生物支架所形成的三维空间中能够摄取营养,排泄废物,合适的支架材料既能维持种子细胞的位置、形态,也能参与细胞分化状态的调控。经动物实验证明,本角膜基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避免了传统人工角膜基质对机体的毒性反应及诱发排斥反应,植入后随着时间推移完全降解后,角膜可恢复透明,能满足机体对视力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572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796111.3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剂量固液分离滴眼液装置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装置包含:第一容器,用于盛放需干态保存的固体药物或缓释药物;第二容器,用于盛放分散液;及,连接件;第一容器包含第一壳体,其一端设有固体进料口,另一端设有第一临时封闭口;第二容器包含第二壳体,其一端设有液体进料口,另一端设有第二临时封闭口;连接件包含:一内连接管,该连接管的两端均呈锥形尖管口,能分别与第一临时封闭口、第二临时封闭口配合连通;用于固定内连接管的固定环;及两段外连接管。本发明的滴眼液装置为眼部用药和分散液提供单独的存放区域,可长期稳定保存,用于盛放单剂量眼药,特别适合需干态保存的固体药物或缓释药物的眼部给药治疗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5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7108.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人角膜上皮类器官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申请公开了人角膜上皮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可培养人角膜上皮类器官,并且可以持续传代及大量扩增,并且可以被诱导分化。同时,人角膜上皮类器官可以用于体外模拟角膜上皮疾病如干眼,本申请构建的类器官的干眼模型对临床药物具有反应性,可以用来构建药物筛选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6407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055474.5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眼部局部放射治疗与防护的接触镜。该接触镜用于与眼睛瞳孔一侧角膜表面贴敷,所述接触镜包括:基质部,呈弧形球面,其设有位于中部的角膜区和环绕所述角膜区设置的角巩膜缘区;第一稀疏屏蔽层,设于所述基质部的角膜区内,且位于所述基质部的弧形球面外表面;多个增强屏蔽层,呈圆形间隔设于所述基质部的角膜区内,且位于所述基质部的弧形球面内表面;所述增强屏蔽层朝向所述基质部的弧形球面内表面一侧设有药槽;多个放射性同位素环,设于所述药槽内。本申请采用眼表局部低剂量同位素放射治疗与邻近组织,且对眼附属器官采用金属屏蔽镀膜屏蔽防护,可实现局部同位素放射治疗,同时减少邻近健康组织、眼附属器受放射线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4783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27849.7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IPC: G16H50/80 , G06F21/31 , G06F16/904 , G06F1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分时检测的批次信息监控系统,包括登录模块、信息录入模块、基础信息维护模块,批次信息维护模块、信息展示模块;所述登录模块用于操作人员信息登录;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用于检测对象信息录入,其中,所述检测对象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项目检测信息;所述基础信息维护模块用于处理基础信息;所述批次信息维护模块用于处理批次信息,其中,所述批次信息包括时间区间、项目信息、批次检测对象身份识别信息、批次检测对象项目检测信息;所述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统计信息,所述统计信息包括检测对象项目的检测率;其优点在于:方便人员日常防疫监控信息的维护,且可以对不同时段,不同防疫要求的人群进行分区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