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金属纳米催化剂增强比色和电化学信号放大的多模式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94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6769.5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非金属纳米催化剂增强比色和电化学信号放大的多模式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1)、制备P‑N‑C非金属纳米酶步骤2)、多模式传感器的构建;步骤3)、根据步骤2)获得的不同浓度的NO2‑下的吸光度值相关实验数据获得在比色模式下NO2‑浓度于650和445nm处的吸光度值的比值的线性相关性;以及在电化学模式下NO2‑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重氮化反应生成的电信号和TMB溶液本身降低的电信号的比值的线性相关性。本发明通过采用P‑N‑C非金属纳米酶不仅具备高催化活性并且其不含金属组分合成成本大大降低,绿色环保,将其应用于多模式传感器中可以为亚硝酸盐的检测提供高灵敏度的催化信号。

    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致化学发光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018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28172.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3N4和NU‑1000(Zr)之间能量共振转移(RET)的信号增大型电化学发光传感检测赭曲霉毒素A(OTA)的方法。在电极表面修饰g‑C3N4纳米片和OTA纳米抗体七聚体(Nb28‑C4bpα),然后用BSA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得到修饰电极。以该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继续修饰OTA和OTA‑Apt‑NU‑1000(Zr)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通过检测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变化对OTA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使用纳米抗体多聚体作为识别分子,构建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实现OTA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检测,并用于咖啡等复杂食品基质的实际检测应用,使用纳米复合材料替代有毒发光试剂,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降低了传统发光体系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电致化学发光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018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628172.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3N4和NU‑1000(Zr)之间能量共振转移(RET)的信号增大型电化学发光传感检测赭曲霉毒素A(OTA)的方法。在电极表面修饰g‑C3N4纳米片和OTA纳米抗体七聚体(Nb28‑C4bpα),然后用BSA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得到修饰电极。以该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继续修饰OTA和OTA‑Apt‑NU‑1000(Zr)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通过检测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变化对OTA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使用纳米抗体多聚体作为识别分子,构建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实现OTA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检测,并用于咖啡等复杂食品基质的实际检测应用,使用纳米复合材料替代有毒发光试剂,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降低了传统发光体系存在的安全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