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25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95212.8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 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硝酸盐还原菌及其分离纯化方法和在提升珊瑚幼虫耐热性方面的应用,该硝酸盐还原菌(Nitratireductoraquimarinus)WH36‑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5560,保藏日期:2024年11月28日,建议的分类命名:硝酸盐还原菌Nitratireductoraquimarinus。通过接种硝酸盐还原菌WH36‑1,短期内便能显著提升鹿角杯型珊瑚幼虫在高温环境中的存活率,且未干扰幼虫的附着率。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无污染,通过幼虫耐热性的提升,增加珊瑚补充量,助力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663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72093.8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若干根横管以及至少三根立管,立管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立管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横管可拆卸连接,立管的中部设有至少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网状组件由横管以及与横管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培育管构成,网状组件的横管通过卡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相邻立管的中部之间,立管和横管构成的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构建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是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又能抵抗风浪、为鱼类和珊瑚提供庇护所的结构,同时更好的利用浅海区的光照,阳光直射或斜射时,在培育管上培育的珊瑚均可以采集到有效的光照,有利于珊瑚附着生长,有效增大珊瑚种植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408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37908.4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洋监测领域的一种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光伏板、浮动圆岛和潜浮箱,所述潜伏箱包括上板、下板、左板、右板、正板和背板,潜伏箱的内部带有工字架,工字架将潜伏箱内分为左腔室、中间上腔室、中间下腔室和右腔室,左板和右板都带有夹层,夹层内带有滑板,左板和右板表面都带有进水孔本发明增加整个装置底盘稳定性,避免因海浪的冲击作用造成浮标监测装置随意摇动或发生倾翻,从而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在稳定套环结构外部通过设置减震砂圈,进一步增加其稳定性,稳定效果更优,能够适用于环境复杂的海域,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36682.6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网络的海洋监测系统及监测设备,包括用于获取海洋水质信息的水质监测模块;用于定位海洋监测位置的定位模块;用于传输海洋水质信息的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改变海洋监测位置的动力模块;用于控制动力模块和获取海洋水质信息的控制中心。本发明实用性强且结构简单,通过动力模块可以使得整个监测系统和监测设备进行位置移动,以对不同的海洋位置进行监测,提高海洋水质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322597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1892212.X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珊瑚礁的金字塔形珊瑚培育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根横管以及至少三根立管,立管的顶部通过构顶组件可拆卸连接,相邻的立管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横管可拆卸连接,立管的中部设有至少一层用于培育珊瑚的网状组件,网状组件由横管以及与横管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培育管构成,网状组件的横管通过卡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相邻立管的中部之间,立管和横管构成的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构建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是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又能抵抗风浪、为鱼类和珊瑚提供庇护所的结构,同时更好的利用浅海区的光照,阳光直射或斜射时,在培育管上培育的珊瑚均可以采集到有效的光照,有利于珊瑚附着生长,有效增大珊瑚种植面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