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93799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58775.0
申请日:2004-07-30
Applicant: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POSCO公司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26 , B21B15/0085 , B21B2015/0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设备,它包括用于对从带卷箱(2)送出的金属条材(11)进行精轧的一精轧机(4)。在带卷箱(2)和精轧机(4)之间的距离(S1)设定为70米或更小。在带卷箱(2)和精轧机(4)之间设有一快速接合机(3),用于在使金属条材(11)运动的同时将在前金属条材(9)的尾端和随后金属条材(6)的前端接合在一起。适当地限定在带卷箱(2)和精轧机(4)之间的布置。根据一适当的机器布置,在使金属条材(11)运动的同时将在前金属条材(9)的尾端和随后金属条材(6)的前端接合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30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80067348.7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23/005 , C22B23/0415 , C22B23/04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镍原材料有效回收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还原气体在550-950℃之间的温度来还原含镍原材料的还原步骤,所述还原气体含有大于或等于含镍原材料(Fe+Ni)的两倍摩尔数的氢;从还原的含镍原材料制备浆料;通过含镍原材料浆料和酸加入无氧反应器中并溶解含镍原材料使得镍浸提;通过利用固液分离器过滤和去除残留泥浆,从浸提中得到的溶液来获得含镍溶液;以及从含镍溶液中去除铁。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30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80067348.7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23/005 , C22B23/0415 , C22B23/04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镍原材料有效回收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还原气体在550-950℃之间的温度来还原含镍原材料的还原步骤,所述还原气体含有大于或等于含镍原材料(Fe+Ni)的两倍摩尔数的氢;从还原的含镍原材料制备浆料;通过含镍原材料浆料和酸加入无氧反应器中并溶解含镍原材料使得镍浸提;通过利用固液分离器过滤和去除残留泥浆,从浸提中得到的溶液来获得含镍溶液;以及从含镍溶液中去除铁。
-
公开(公告)号:CN1305590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410058775.0
申请日:2004-07-30
Applicant: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POSCO公司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26 , B21B15/0085 , B21B2015/0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设备,它包括用于对从带卷箱(2)送出的金属条材(11)进行精轧的一精轧机(4)。在带卷箱(2)和精轧机(4)之间的距离(S1)设定为70米或更小。在带卷箱(2)和精轧机(4)之间设有一快速接合机(3),用于在使金属条材(11)运动的同时将在前金属条材(9)的尾端和随后金属条材(6)的前端接合在一起。适当地限定在带卷箱(2)和精轧机(4)之间的布置。根据一适当的机器布置,在使金属条材(11)运动的同时将在前金属条材(9)的尾端和随后金属条材(6)的前端接合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304810A
公开(公告)日:2001-07-25
申请号:CN00131048.8
申请日:2000-1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井健治 , 芳村泰嗣 , 西野忠 , 鸭志田隆 , 富野贵义 , 石川文纪 , 舟本孝雄 , 益子隆 , 成田健次郎 , 金钟根 , 金伎彻 , 李钟燮 , 黄晄奎 , 李贞禃 , 金镇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D35/001 , B21B15/0085 , B21B2015/0014 , B23K20/023 , B23K2101/18
Abstract: 带有一个三棱柱形状的突起30的上面的剪切刀3和带有同样形状的突起40的下面的剪切刀4,被加到要被连接的金属板1和2重叠部分上,然后借助一个使金属板1和2没被完全切割下来的程度的冲程,沿着相对于板厚倾斜的方向压入金属板1和2。上面剪切刀3和下面剪切刀4的工作轨迹是彼此重叠的以致于一个会落在另一个的内侧,而金属板1和2的剪切断面是通过塑性流动变形而形成连接部分。其中,因为有一个压力被施加到要连接的部分上,所以该部分由重叠量来限定,而且在连接完成之后该部分被压缩形成一个压缩部分,因此连接强度增强了。另外,因为在剪切刀上的突起30和40由于它们的倾斜表面的作用,产生了彼此压住剪切断面的压力,施加到连接部分上的压缩力进一步增加了。
-
公开(公告)号:CN100381218C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00131048.8
申请日:2000-1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堀井健治 , 芳村泰嗣 , 西野忠 , 鸭志田隆 , 富野贵义 , 石川文纪 , 舟本孝雄 , 益子隆 , 成田健次郎 , 金钟根 , 金伎彻 , 李钟燮 , 黄晄奎 , 李贞禃 , 金镇喜
Abstract: 一种连接金属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叠放两块金属板(1、2)的边缘部分使它们彼此重叠;使剪切工具(3、4)与两块金属板(1、2)的边缘部分相接,每个所述剪切工具(3、4)除具有剪切刃(33、43)之外,还具有一个压力面(32、42);通过剪切工具(3、4)的相对的剪切运动,两块金属板(1、2)的边缘部分(11、12)被切掉,通过一个加压过程将要连接的两块金属板(1、2)置于几乎相同高度而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剪切和连接过程中,剪切工具(3、4)是按照它们的剪切刃(33、43)的工作轨迹移动的,并且在横向具有重叠量ε;两个边缘部分(11、12)被剪掉的过程中,两块金属板(1、2)被彼此连接在一起,并且在重叠的剪切工具(3、4)所产生的压力作用下,上述两块金属板的连接部分相对于两块金属板(1、2)的厚度方向倾斜地形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