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7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9954.X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南美对虾的体长测算装置,包括水下摄像机,水下摄像机对养殖池预定区域处于静止状态的对虾进行拍摄形成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南美对虾的平均体长。本发明以拍摄的对虾图像作为样本,以样本代替总体实时测算南美对虾的平均体长,通过换算可以得到实时的单次投饲量,实现精准投饲量,在保证南美对虾生长需要的情况下,减少饵料残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测算装置的南美对虾的自动投饲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3451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9468.2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对虾集约化养殖生态循环系统,包括依次排列连通的供水系统、对虾精养试验区、贝类养殖区、红树林表面流湿地、生态塘、潜流湿地以及沙滤系统,所述沙滤系统与对虾精养试验区连通以使水体流通形成闭环系统,所述对虾精养试验区还连接有尾水处理系统,所述尾水处理系统内的水体沉淀后部分排入蔬菜种植区,该海洋水产的循环养殖系统采用植物以及微生物进行过滤,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2799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75670.X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工程化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高位精养单元及循环净化单元,循环净化单元包括集污与生物处理区、人工湿地区、贝类养殖区、生态净化区、植物栽种区、模拟山体处理区及超滤处理区,高位精养单元包括多个对虾养殖塘、排污组件与排水组件,养殖污水通过排污组件排入集污与生物处理区进行处理后排入人工湿地区进行处理,上层清水通过排水组件排入人工湿地区进行处理,经人工湿地区处理过的养殖水体依次流经通过循环水管连通的贝类养殖区、生态净化区、植物栽种区、模拟山体处理区及超滤处理区进行净化处理,自超滤处理区流出的净化后的养殖水体通过循环水管流回高位对虾养殖塘内,以此形成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及循环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09561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55430.8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103/0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热带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用水的生态系统,其循环体系中包括用水系统和净化系统,净化系统包括表面流湿地、海水池塘、潜流湿地和输水设施;所述表面流湿地为预处理系统,采用水泵提水或自然纳潮方式进海水,表面流湿地主体种植耐盐、耐低温的红树植物;所述海水池塘为浮游生物和细菌微生态调控区,蓄积经表面流湿地处理的海水;所述潜流湿地为强降解吸附功能区,通过铺设供水管道进海水池塘中上层海水,潜流湿地主体由生物沉淀床、曝气填料床和碎石床串联形成。该系统的水处理规模大、水力停留时间短、养殖水质污染指标去除全面,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并且能够产出较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副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985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37103.2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和营养物质协同强化的凡纳滨对虾育苗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有如下步骤,对虾育苗用水的制备,育苗池的准备,育苗池内添加益生菌群,无节幼体的培育,向育苗池添加角毛藻,蚤状幼体的培育,向育苗池投喂轮虫,糠虾幼体的培育,向育苗池内投喂虾片,混合投喂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仔虾幼体的培育,向育苗池内投喂虾片以及卤虫无节幼体;轮虫、虾片和卤虫无节幼体经过益生菌与营养物质协同强化处理。本发明具有益生菌与营养物质协同作用强化处理虾苗饵料,避免水体泼洒用量大、菌株易失活、效应期短的问题,便于虾苗摄食,调理对虾肠道,促进营养成分消化吸收,提高虾苗抗病力,进而促进优质虾苗生产培育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11540.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摇床系统,包括台面和支撑架,支撑架用于支撑台面,所述台面可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做回转运动,还包括多个弹簧,所述台面和支撑架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摇床系统,通过使用弹簧作为支撑,摇床回转运动时,可实现波浪形的摇晃,提高锥形瓶中微藻藻液的混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74221.X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智能化系统配套养殖池,包括养殖区,养殖区包括生物活动区和清污区,所述活动区和清污区之间设有多孔分隔层,所述清污区设有移动清污装置,水体在所述养殖区和净水区之间循环流动。现有的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饲料对水质污染大,病害频繁发生,本发明可以一定的频率对养殖池进行清污,清除附着在池体中且无法经排污水流带走的饲料、粪便等残余,使病毒、细菌等繁衍、选择变异失去基础,从而减少高密度养殖病害的发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海洋生物智能化养殖系统和该系统的构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28756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01318.8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虾类养殖观测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捕捞组件、检测组件,投喂组件和控制组件,捕捞组件包括升降架,升降架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和辅助支撑机构,升降架包括底座和配重块,底座上端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均连接有导向杆,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与升降驱动件连接的四个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连接的观测平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辅助撑杆,辅助撑杆与辅助驱动件连接,所述投喂组件安装在移动板的下侧,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投喂组件下方的相机。本发明具有观测平台升降时更加稳定易于对养殖虾进行检测,且能够为虾供氧提高生存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699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39795.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循环的水生生物育苗及苗种培育海水处理系统,包括自然沉淀池,二级沉淀育藻池,多级暗沉淀池,一级砂滤池,二级砂滤池,二级砂滤池末端连接蓄水池,并设置抽水机连接蓄水塔;蓄水塔与水生生物育苗池之间还包括有海水浓缩装置和超滤装置,二级沉淀育藻池可直接连接稚贝暂养池,可直接用于稚贝培育,砂滤池还设置有反冲洗设计便于循环使用;经过一、二砂滤、浓缩装置和超滤装置的海水可以用于水生生物的幼虫培育;本发明的水处理系统,通过多级的结构设计,配合进行光照和遮阳的自然环境调控,以自然生态的方式避免化学、生物净化的弊端和单纯物理砂滤的不足,从而保障供应大批量的水生生物的育苗和贝类培育用水,满足大厂区不同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6531.1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103/20 , C02F103/08 , C02F1/38 , C02F1/00 , C02F3/28 , C02F7/00 , C02F3/32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循环导通的养殖区、尾水蓄水调节池、净化区和进水处理系统,所述净化区包括漩涡分离池、斜板沉淀池、毛刷处理池、填料反硝化池、瀑气填料池、二级沉淀池、耐盐植物区、微藻净化池和贝类生物滤池,尾水蓄水调节池的堤坝增设便于更换清理的过滤系统和具有强力搅动水体的瀑气系统,进水处理系统与养殖区导通,所述漩涡分离池、斜板沉淀池、毛刷处理池、填料反硝化池和瀑气填料池均与发酵池导通,所述进水处理系统包括穿过尾水蓄水调节池内的进水管组,进水管组与尾水蓄水调节池中的水体发生热交换,使水温得到平衡。本发明的生态尾水处理系统能够充分调节进水水温,并更加高效充分的对循环水体进行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