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8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16194.5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率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包括:透明导电基底、空穴阻挡层、介孔电子传输层、介孔绝缘层、钙钛矿光吸收层、空穴传输层、对电极和辅助外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仅使钙钛矿颗粒均匀分布于介孔膜层中,而且在空穴传输层(或对电极)和介孔绝缘层之间形成一层独立的连续钙钛矿光吸收层,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面积放大的难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但降低了对工艺环境条件的要求,而且使得钙钛矿光吸收层薄膜限域于膜层间隙中原位生成,这种限域空间原位成膜方法摆脱了对大面积成膜设备的依赖,使得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变得非常容易,有利于获得大面积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04919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10614.4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层压件和安装在层压件周围的辅助框架,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叠置的正面保护层、上填充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填充层、下填充层和背面保护层;所述下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直接接触,且下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与背面保护层之间;所述上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直接接触,且上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与正面保护层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即插即用式的金属电极相互连接,可以控制光伏组件整体的电流电压和发电量,且组件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提高单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以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491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10610614.4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层压件和安装在层压件周围的辅助框架,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叠置的正面保护层、上填充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填充层、下填充层和背面保护层;所述下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直接接触,且下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与背面保护层之间;所述上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直接接触,且上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与正面保护层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即插即用式的金属电极相互连接,可以控制光伏组件整体的电流电压和发电量,且组件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提高单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以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0575957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218316.2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导电基底、钙钛矿吸光层和对电极;导电基底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绝缘层;对电极和钙钛矿吸光层之间设有空穴传输层;导电基底上设有若干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若干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并联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块;导电基底上排布有用于收集电子的栅线,栅线由导电栅线和总栅线组成,导电栅线汇总于总栅线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两个电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联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以往的串联结构相比能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了电池工作电流,增加了电池有效面积。而刻蚀线可以将电池正负极隔开,从而实现稳定的并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0110842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1055267.5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层压件和安装在层压件周围的辅助框架,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叠置的正面保护层、上填充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填充层、下填充层和背面保护层;所述下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直接接触,且下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正面与背面保护层之间;所述上填充层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直接接触,且上填充层填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与正面保护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即插即用式的金属电极相互连接,可以控制光伏组件整体的电流电压和发电量,且组件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提高单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以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10361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14175.1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SCR烟气脱硝处理的气体混合器,包括一个混合器壳体,其内均匀设置若干螺旋叶片型的扰流混合筒,每个扰流混合筒通过挡板固定在混合器壳体内部;所述混合器壳体安装在SCR反应器入口烟道与脱硝还原剂的喷射喷枪位置之间的烟道上;所述挡板为圆形或方形;在以所述挡板中心为圆心的定位圆上均匀分布四个直径相同的圆孔,圆孔总面积占挡板面积的35%~45%,每个圆孔对应一根扰流混合筒;每根所述扰流混合筒内设置一块保持一定螺距的连续螺旋板,螺旋板旋转的起点位置与终点位置的夹角范围在0°~90°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设置螺旋板的旋转角度,可以使混合器内的混合气体流场分布均匀,强化气体混合效果,提高NOx的脱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40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89173.7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芒硝的脱水干化系统及方法,包括:硝罐、搅拌器、换热盘管、输送泵、料槽、转筒、刮刀、螺旋输送机、集气罩、疏水阀和排湿风机;转筒采用厚碳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外表面镀铬;刮料装置主要由刮刀、刮料架和弹簧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多效蒸发结晶法相比,本发明工艺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经济性更优,适用于小规模的芒硝干化制元明粉;本发明的集气罩和排湿风机用于收集排空干化芒硝产生的二次蒸汽,避免了干化后的硫酸钠返潮;本发明利用低压蒸汽加热转筒后形成的高温蒸汽冷凝水,经疏水阀后进入融硝罐中作为热源加热芒硝,充分利用余热,具有高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1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93349.1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电高频电源绝缘子室保压密封结构包括压缩空气管路、自动阀、压力变送器、压缩空气接口和湿电高频电源绝缘子室,所述湿电高频电源绝缘子室为全密闭结构,在其顶部设置压缩空气接口;所述压缩空气管路连至压缩空气接口;所述压缩空气管路上设置有自动阀和压力变送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湿电高频电源绝缘子室保压密封方法,通过湿电高频电源绝缘子室的全封闭结构设计,并辅以压缩空气保压,系统简单,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42273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47896.9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80 , B01D53/502 , B01D53/504 , B01D53/505 , B01D2251/404 , B01D2251/606 , B01D2251/608 , B01D2258/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双循环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吸收塔浆池、塔外浆池,吸收塔浆池和塔外浆池之间采用阵列式多通道方式连接,所述吸收塔塔顶部设有吸收塔喷淋层,吸收塔浆池连接有多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与吸收塔浆池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的启停与入口阀门进行联锁;所述塔外浆池与浆液循环泵A和浆液循环泵B连接;所述的塔外浆池喷淋层与浆液循环泵A和浆液循环泵B连接对应;塔外浆池喷淋层在吸收塔喷淋层的上部。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系统简单可靠,即可以减轻上述连通管道浆液沉积、结垢的情况,又可根据脱硫吸收塔运行工况精确调节循环泵流量,使其在较低电耗下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33441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54214.1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8 , B01D50/004 , B01D53/1481 , B01D53/185 , B01D2258/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的脱除装置,在吸收塔入口上方设有均流增效板,均流增效板上方1.5m~3m之间设置2~5层喷淋层,喷淋层每层的间距在1.8~2.5m之间,喷淋层中间设置1~2层增效环,在最上层喷淋层上方设置管式除尘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均流增效板增大了气液的接触时间,在吸收区提供更多的溶解机会,从而增大脱硫效率;能够使气液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不同液气比区域脱硫和除尘效率的不同,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一体化脱硫除尘效率。降低了脱硫装置的液气比,节约了喷淋浆液量,减少了喷淋层数量,无需额外增加湿式电除尘器等大型除尘装置,大大降低了改造工程量和运行成本,缩短了改造工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