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67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561740.2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一维水动力模型的蓄水洞库水跃核验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蓄水洞库设计参数;确定蓄水洞库在蓄水、排水运行工况下的时间参数;根据蓄水洞库设计参数以及时间参数,基于一维水流运动控制方程,构建蓄水洞库的非恒定流水动力模型;通过蓄水洞库的非恒定流水动力模型,针对蓄水、排水运行工况,计算实际沿程水面线和沿程断面弗劳德数;确定蓄水洞库存在水跃风险的不利洞段;根据不利洞段处的沿程断面弗劳德数分布,结合相应洞段的虚拟淹没水跃辅助水面线以及实际沿程水面线,按水跃发生规律调整蓄水洞库设计参数。本发明可以缩短优化周期,减少水跃对洞库结构的影响,提升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7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1740.2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一维水动力模型的蓄水洞库水跃核验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蓄水洞库设计参数;确定蓄水洞库在蓄水、排水运行工况下的时间参数;根据蓄水洞库设计参数以及时间参数,基于一维水流运动控制方程,构建蓄水洞库的非恒定流水动力模型;通过蓄水洞库的非恒定流水动力模型,针对蓄水、排水运行工况,计算实际沿程水面线和沿程断面弗劳德数;确定蓄水洞库存在水跃风险的不利洞段;根据不利洞段处的沿程断面弗劳德数分布,结合相应洞段的虚拟淹没水跃辅助水面线以及实际沿程水面线,按水跃发生规律调整蓄水洞库设计参数。本发明可以缩短优化周期,减少水跃对洞库结构的影响,提升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5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09829.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河网区水质采样点的自动选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GIS平台读取研究区域内河道基本数据,并初步生成全局采样点;S2、根据各河段采样点情况,对每个采样点进行第一次赋值计算,筛选出各河段的河段采样优选点;S3、根据各分区不同区域、河道级别和边界缓冲区范围,对分区内各河段采样优选点进行第二次赋值计算,筛选出各分区的分区采样优选点;S4、根据分区采样优选点数量要求及控制面积,进行三次平衡赋值,筛选出最终优选采样点。根据需要调整系数,继续优选。本发明方法通过全局采样点自动生成和指标系数自动赋值,实现了平原河网区水质采样点自动选取,提高了水质采样点选取的便捷性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56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09829.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河网区水质采样点的自动选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GIS平台读取研究区域内河道基本数据,并初步生成全局采样点;S2、根据各河段采样点情况,对每个采样点进行第一次赋值计算,筛选出各河段的河段采样优选点;S3、根据各分区不同区域、河道级别和边界缓冲区范围,对分区内各河段采样优选点进行第二次赋值计算,筛选出各分区的分区采样优选点;S4、根据分区采样优选点数量要求及控制面积,进行三次平衡赋值,筛选出最终优选采样点。根据需要调整系数,继续优选。本发明方法通过全局采样点自动生成和指标系数自动赋值,实现了平原河网区水质采样点自动选取,提高了水质采样点选取的便捷性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38862.6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985 , G06Q50/26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数据双引擎驱动的洪水预测及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基于洪水淹没预测的水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历史数据进行率定验证,确保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基于研究区历史洪水场次的雨洪潮资料,通过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作为深度学习模型数据集;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源复杂洪水淹没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并进行超参数自动寻优;利用所述多源复杂洪水淹没预测深度学习模型的特征重要性判别方法分析多源复杂洪水的驱动因素贡献度。将物理机制驱动的水动力学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有机结合,整合物理模型的精度优势与数据驱动模型的快速求解优势,克服单一驱动模式的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8701.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沿海平原排涝调蓄湖设置、调度及布置设计方法,在参考洞库、闸前湖泊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在平原排涝闸外侧海涂设置排涝调蓄湖,实现平原区连续排涝,是一种可行且实际的技术,解决了闸前开挖湖泊的用地难题,实现了洪水期调蓄和高低潮位连续排涝双重功能,且未改变海域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57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103885.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蓄水洞库通气调压设施的布置设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蓄水洞库隧洞群的布置参数;基于一维水流运动控制方程,构建由隧洞群组成的蓄水洞库的水动力仿真模型;根据水动力仿真模型,求解非恒定流量工况下的沿程水力特性值分布,确定隧洞处于有压和无压状态的洞段时空分布,依据所述洞段时空分布,判断所需通气量大小,初步拟定洞库通气调压布置方案;调整布置参数,验算分析通气调压设施布置方案在非恒定流量运行工况下是否合理,并根据计算结果反馈修正基于一维水流运动控制方程建立的水动力仿真模型的布置参数;重复调整、验算和修正的步骤,直到构建出合理的通气调压设施布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6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63639.7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排涝的侧向顶管泵站装置,涉及水利防汛技术领域包括侧向进水拦污栅、侧向进水前池、泵室、潜水贯流泵、出水池、以顶管方式沿城市内河的河岸布置的排水管,所述侧向进水拦污栅位于城市内河与侧向进水前池的连接处,用于对城市内河流入的水进行污物拦截,所述排水管出水口位于城市外河,所述侧向进水拦污栅设置于城市内河与侧向进水前池连接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城市外河,潜水贯流泵安装在泵室内,泵室前端连接用于改变水流流态的所述侧向进水前池,泵室后端连接用于消能防冲的所述出水池。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13565.8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6/29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小流域引水沟渠规模方案的方法,包括:初拟引水沟渠规模方案,选定引水口,确定方案的最大引水流量;根据引水口确定引水口集水区,建立小流域降雨径流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得到引水口逐日径流;针对引水口集水区,构建小流域暴雨洪水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根据最大引水流量计算造峰降雨;针对实测降雨资料,筛选出所有大于造峰降雨的超量降雨;计算所有场次超量降雨在引水口形成的流量之和,减去超量降雨时其它用水的用水量和最大引水流量,得到弃水量;将逐日径流减去引水时其它用水的用水量和弃水量,得到引水量;重复以上步骤,拟定不同的引水沟渠规模方案,计算相应引水量,开展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的引水沟渠规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21681756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20191781.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工建筑物消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工建筑物消浪工字体,包括上板体、下板体和连接柱,上板体和下板体平行布置,且分别安装在连接柱轴向的两端;上板体和/或下板体内浇筑有加强件,加强件包括多根呈矩阵结构分布的竖筋及将呈矩阵结构的竖筋围合在内的多个箍筋;优势:本申请的海工建筑物消浪工字体,上板体与下板体相对侧壁分别与连接柱轴向两端拼接组成工字结构的消浪件;在上下板体中设置由竖筋和箍筋形成的加强件,可有效提高消浪件的强度,抵抗海水的冲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