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8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87606.8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5D9/00 , C25D21/12 , C25D17/12 ,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4/04 , H01M10/052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构筑有机无机复合界面层的方法、由此得到的金属电极及其应用。所述利用电化学沉积构筑有机无机复合界面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手套箱中搭建电解池,阳极采用纯锂金属阳极,阴极采用金属阴极,使用氟代碳酸乙烯酯为电解液;(2)通过直流电源对搭建的电解池施加高电压电解,得到预电解的FEC电解液;(3)将电解池内的阴极替换为全新金属阴极,后持续施加高电压电解,即在金属阴极表面沉积构筑有机无机复合界面层,从而得到含有有机无机复合界面层的金属电极。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含有有机无机复合界面的金属电极作为锂金属电池负极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金属锂电池库伦效率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32078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0998136.4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取羧甲基壳聚糖溶于水中形成0.1~5wt%的羧甲基壳聚糖溶液,随后加入适量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使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分别为1~10wt%和0.1~1wt%,强力搅拌0.5~2h,得到铸膜液;(2)将适量铸膜液倒入成膜容器中,于25~50℃真空减压脱泡,后在烘箱中干燥成膜;(3)在含有干燥膜的成膜容器中,加入过量的凝固液进行一定时间的凝固浴,得到羧甲基壳聚糖湿膜;所述凝固液是乙醇、甲醇或丙酮,其纯度大于90%;(4)将得到的湿膜烘干,即可得到羧甲基壳聚糖膜。本发明提供的羧甲基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绿色环保,膜的厚度可控,所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膜应用广泛,可应用在能源、保鲜、医药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994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5557.0
申请日:2025-04-1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防潮功能的锂电池酯类电解液,包括电解液和深共晶溶剂;深共晶溶剂与电解液的质量比为1:(10~1000);深共晶溶剂原料包括尿素和己内酰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具备防潮功能的锂电池酯类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上述锂电池酯类电解液经潮湿条件处理后锂盐水解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75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0549.8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8F299/02 , H01M10/0565 , H01M10/052 , C08F283/06 , C08F222/14 , C08F126/06 , C08F2/44 , C08K3/28 , C08K5/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电解质前驱体及其制备、凝胶电解质以及一种锂金属电池。所述凝胶电解质前驱体包括锂盐、有机溶剂、交联剂单体和热引发剂,所述锂盐包括硝酸锂和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所述交联剂单体包括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1‑乙烯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所述的凝胶电解质由所述的凝胶电解质前驱体经热引发原位自由基聚合获得。本发明提供的锂金属电池包括所述的凝胶电解质。本发明的凝胶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和宽电化学窗口,凝胶电解质与金属锂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界面稳定性以及低界面阻抗,副反应被有效抑制,制备的锂金属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容量保持率和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784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689336.3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4/134 , H01M10/052 ,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化学沉积碳保护锂金属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与手套箱连接的电解池装置:在充满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搭建电解池,并对电极线进行塑封后与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接;(2)步骤(1)中的电解池采用锂金属片作为工作电极,石墨电极或铂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乙二醇二甲醚作为电解液组成电解池;(3)将电解池连接直流电源,通过电源对电解池施加100~900V的高压,加压时间为0.5‑10h,电极间距为5‑10mm,在锂金属片表面沉积无定形碳膜,得到改性锂金属片。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改性锂金属片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抑制枝晶的生成,可以有效提高金属锂负极材料电池库伦效率较、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31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950307.6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耐高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合物基体、锂盐、无机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溶解于无水乙腈中,室温搅拌得均匀溶液;所述的聚合物基体是聚氧化乙烯,所述的锂盐是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或高氯酸锂,所述的无机添加剂为纳米线或纳米颗粒,选自硼酸锌、硼酸铝、四硼酸钠、偏硼酸钡或硼酸钙;所述聚氧化乙烯与锂盐的质量比是EO:Li+=10‑20:1,所述无机添加剂的质量用量不超过聚合物基体和锂盐总质量的20%;(2)将步骤(1)所得的均匀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挥发使完全干燥,得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提高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耐高压性能,使其可以匹配高压三元正极材料,提高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16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70558.7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2/18 , H01M2/16 , H01M2/1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仿生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膜是以具有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海胆壳作为模板,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将海胆壳制成厚度不超过160μm的海胆壳薄片,借助溶剂使PVDF渗透进海胆壳薄片的骨架中并完全填充该骨架,将填充有PVDF的海胆壳薄片用酸浸泡去除海胆壳模板,即得到具备仿生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薄膜。所述具备仿生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薄膜用作锂金属电池隔膜时,能显著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377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95804.8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Abstract: 一种稳定锂金属负极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无机小分子用研钵研磨成粉末,手套箱保存;所述的无机小分子选自LiF、LiOH、Li2S、LiCl、LiBr、LiI、Li2O、Li2CO3、LiNO3中的一种或多种;(2)将聚合物基体、锂盐和无机小分子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溶解于无水乙腈中,室温搅拌得均匀溶液;所述无机小分子颗粒的质量用量为聚合物基体和锂盐总质量的1‑20%;将步骤(2)所得的均匀溶液挥发使其完全干燥,得到固态电解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所制得的固体电解质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7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1623.X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8F112/14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粘结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离子液体粘结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所述聚离子液体粘结剂是由卤代苯乙烯衍生物与咪唑衍生物进行季铵化反应生成季铵盐,并在引发剂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离子液体粘结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离子液体作为导电粘结剂不仅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和机械强度,能有效地提高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和电子连接,延长电极的循环寿命,而且具有相较于常规聚合物更低的玻璃化温度和高离子化度,大大减少了聚合物对于离子的束缚,从而增强离子的导电性能。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与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大规模化制备,具备广阔的市场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56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04157.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组装CuAu(CN)2竹节型纳米结构电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材料是通过在还原剂、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铜盐与金盐化合物K[Au(CN)]2反应生成前驱体CuAu(CN)2纳米棒,前驱体经刻蚀剂的刻蚀后形成竹节型CuAu(CN)2纳米棒;其中,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本发明通过液相法一步首次合成一维纳米纤维自组装形成的CuAu(CN)2纳米棒前驱体,形貌规则且尺寸较小,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快速的电子传输路径以及一定的结构稳定性,经可控化学刻蚀处理后,得到竹节型CuAu(CN)2纳米组装材料,进一步有效提高其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和材料形貌设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