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5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44323.4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氧化石墨烯改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溶液配制多巴胺溶液;将聚醚砜膜裁剪后放入多巴胺溶液中,进行共沉积操作;共沉积完成后,取出聚醚砜膜,使用1,3,5‑均苯三甲酰氯溶液对聚醚砜膜进行界面聚合,配制氧化石墨烯/单宁酸混合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将界面聚合后的聚醚砜膜放入氧化石墨烯/单宁酸混合溶液中进行共沉积,取出后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交联;重复共沉积‑交联的操作两次,完成后将聚醚砜膜取出,烘干,制得多层氧化石墨烯改性的分离膜,本发明结构合理,利用多巴胺的附着性制备不易脱落的聚酰胺层,随后多次共沉积氧化石墨烯,进一步缩小膜孔径及提高膜的亲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43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54833.3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可控的核壳结构阳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该聚合物方法首先通过巯基‑炔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末端为炔基的电中性超支化聚合物。而后通过交替进行铜催化的叠氮‑炔点击反应与季铵化反应,在该超支化聚合物核外侧接枝结构精确可控的阳离子型壳结构,通过静电排斥显著改善阳离子序列聚合物的缠结问题,形成多孔结构,从而实现结构可控的核壳结构阳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产量高,可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精确设计与控制,在基因转染领域具有潜在且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6483.5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石墨烯纤维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石墨烯纤维与硅胶前驱体混合物料喷涂在高速旋转的滚筒内壁上,使硅胶前驱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分浸润石墨烯纤维表面沟槽,促进石墨烯纤维与硅胶基体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二者之间的界面热阻。同时,石墨烯纤维在剪切力作用下沿圆周方向取向牵伸,牵伸过程中石墨烯纤维片层发生进一步堆叠和致密化从而提高热导率。持续喷涂后得到沿圆周方向高度取向的石墨烯纤维/硅胶复合片材。将所述石墨烯纤维/硅胶复合片材层积后沿垂直于纤维取向的方向裁切得到高性能石墨烯纤维导热垫片,适用于电子基站、通信雷达、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电子设备高功率零部件的热管理。
-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54835.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IPC: C01B32/184 , C01B32/194 ,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垂直导热石墨烯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特定温度、特定压力下使石墨化处理过的垂直取向石墨烯气凝胶及复合有硅胶前驱体溶液、石蜡或相变合金等第二组分的石墨烯气凝胶表层塌缩、内部弯曲,固化定型后得到由垂直取向石墨烯主体层和平行取向石墨烯皮层构成的高垂直导热石墨烯框架及相应复合材料,热压过程中皮层石墨烯塌缩产生的层间Π‑Π相互作用和主体层石墨烯弯曲产生的片间嵌合结构可改善石墨烯框架及复合物压缩和弯曲过程中的导热稳定性。此外,皮层压缩过程中对第二组分产生的压延作用可有效减薄低导热组分表层厚度,降低复合材料界面接触热阻,增强界面导热效果,所得石墨烯框架及复合材料能满足电子基站、通讯雷达、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电子设备高功率零部件的热管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27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0975.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垂直取向碳纤维硅胶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硅胶层和取向碳纤维层:硅胶层和取向碳纤维层交替排列,硅胶层起到粘结和提供材料弹性的作用;取向碳纤维层中碳纤维通过滚刷的方式实现碳纤维的取向,并且碳纤维集中分布,更加有利于导热性能的提高,本发明制备的导热垫片制备工艺简便,价格低廉,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54167.5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IPC: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选用石墨化处理过的石墨烯气凝胶膜为高导热骨架,在其内部原位复合经高温退火处理但未完全石墨化的石墨烯为弹性组分,同时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原位生成碳化硅提高石墨烯本征导热率,并通过水合肼处理在氧化石墨烯上引入微观屈曲结构进一步提升垂直面导热。本发明提供的热界面材料在‑200℃~1000℃温度范围内均可保持高导热率和高稳定性,在保留较高弹性的同时具有高稳定性,在高端散热应用场景具有广阔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89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54834.8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IPC: F16F1/36 , C01B32/194 , C01B32/198 , C01B32/184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石墨烯气凝胶减震垫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限高热压定型法使取向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表层塌缩并使其内部产生不完全压缩,热处理后同时得到具有高垂直取向的石墨烯主体层和高平行取向的石墨烯皮层,热压过程中皮层石墨烯塌缩产生的层间Π‑Π相互作用和主体层石墨烯不完全压缩产生的片间嵌合结构可有效提高导热垫片的柔性及界面的抗撕裂强度。特定热处理温度下石墨烯片层表面官能团和面外碳原子形成的交联结构赋予导热垫片高回弹性和高回弹速率,低压缩模量的气凝胶结构可有效卸载电子器件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所得垫片能满足电子基站、通讯雷达、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电子设备在减震防震零部件处的热管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6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18892.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IPC: C08G65/333 , C08G81/00 , C08G7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可控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合成了一系列端基为炔基的结构可控阳离子性序列单分散聚合物,然后将其与叠氮基团改性的聚环氧氯丙烷进行铜催化的叠氮‑炔点击反应,完成聚合物改性,实现聚离子液体的合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产量高,后处理简便,阳离子侧链结构精确可控,在生物医药,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且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11751.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化度可控的阳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该方法首先合成阳离子密度可控的叠氮‑二炔基型AB2单体,而后通过铜催化的叠氮‑炔点击反应合成阳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通过对单体中阳离子的间距进行调控以控制对聚合过程中电荷斥力的影响,从而实现对聚合物支化度的调控。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产量高,可对合成所得的阳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量及支化度进行设计及控制,在生物医药,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且广泛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