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4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7484.X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IPC: C07H17/07 , C07H1/08 , A61P3/10 , A23L33/105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的分离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制备液相色谱和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结合,再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从花色苷组成复杂的蔓越莓原料中分离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单体,其纯度可达99%。且所述分离制备方法具有样品处理量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大量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单体,使之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经动物实验发现,该矢车菊素‑3‑O‑半乳糖可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为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药剂或降糖食品领域提供了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14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03671.0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红曲霉联合乳酸菌在发酵大豆组织蛋白制备植物蛋白肉中的应用,属于植物蛋白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以红曲霉为主要产色素菌株,辅助乳酸菌,通过复合发酵大豆组织蛋白能够生产色泽逼真、营养丰富、感官评分良好,理化性质显著改善的植物基肉制品。本发明以复合发酵工艺取代外源添加色素来模拟真实肉类色泽,为开发具有真正肉质特性的植物基肉制品提供了有力参考和新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934347.3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IPC: C07D311/40 , C07D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杨梅叶中纯化杨梅黄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杨梅叶粉碎后用乙醇浸提,得乙醇提取液,所述乙醇提取液中含有叶绿素、杨梅黄酮和杨梅黄酮糖苷;在乙醇提取液中加入蒸馏水和叶绿素酶后进行酶解,从而使叶绿素分解;在酶解液中加入酸性助剂进行酸化反应,使杨梅黄酮糖苷转化为杨梅黄酮;将酸性转化后的提取液旋转蒸发去除乙醇,加入蒸馏水后静置,所得的杨梅黄酮粗提物纯化,得杨梅黄酮。本发明利用叶绿素酶酶解排除叶绿素干扰,进一步联合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从而获得高纯度(纯度≥95%)的杨梅黄酮。
-
公开(公告)号:CN113907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13062.4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酚类稳态化果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超高压技术提取植物RG‑I果胶多糖,然后采用超高压技术促进果胶多糖和果汁中的酚类相互作用,提高果汁中酚类物质的稳定性,可以提高果汁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了果汁中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5517.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安庆市长三角未来产业研究院 , 安徽晶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爆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蛋白为壁材的爆珠产品粘连的配方、防粘爆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防止蛋白为壁材的爆珠产品粘连的配方包括分装的胶液和稳定剂溶液;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胶液包括蛋白质20~35%、增塑剂0.5~1%、防粘剂1~2%、防腐剂0~0.3%和水余量;所述防粘剂包括海藻酸钠、低甲氧基果胶和海带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稳定剂溶液包括二价钙离子溶液。蛋白质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加工容易、原料廉价,但在高温下易变软,造成产品粘连,本发明通过添加防粘剂,配合使用二价钙离子,防粘剂与二价钙离子能够形成凝胶,增加凝胶强度,表面光滑,在高温高湿环境不易软化,进而减少爆珠粘连。
-
公开(公告)号:CN118556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101623.1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IPC: A23L33/00 , A23L33/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梅果渣酵素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果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杨梅果渣为原料,通过复合发酵菌的发酵得到杨梅果渣酵素,不引入其他色素,色泽艳丽、花色苷含量较高,冻干后为杨梅果渣酵素粉。本发明还在利用复合发菌发酵的同时筛选在人体消化系统内具有高耐受性且可协同作用的益生菌。本发明将所述杨梅果渣酵素粉和所述益生菌的菌粉混合制备得到益生组合物,压片后制备得到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具有杨梅风味、包含在人体消化系统内具有高耐受性且可协同作用的益生菌的酵素片,抗氧化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0722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111313062.4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酚类稳态化果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超高压技术提取植物RG‑I果胶多糖,然后采用超高压技术促进果胶多糖和果汁中的酚类相互作用,提高果汁中酚类物质的稳定性,可以提高果汁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了果汁中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9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34347.3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IPC: C07D311/40 , C07D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杨梅叶中纯化杨梅黄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杨梅叶粉碎后用乙醇浸提,得乙醇提取液,所述乙醇提取液中含有叶绿素、杨梅黄酮和杨梅黄酮糖苷;在乙醇提取液中加入蒸馏水和叶绿素酶后进行酶解,从而使叶绿素分解;在酶解液中加入酸性助剂进行酸化反应,使杨梅黄酮糖苷转化为杨梅黄酮;将酸性转化后的提取液旋转蒸发去除乙醇,加入蒸馏水后静置,所得的杨梅黄酮粗提物纯化,得杨梅黄酮。本发明利用叶绿素酶酶解排除叶绿素干扰,进一步联合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从而获得高纯度(纯度≥95%)的杨梅黄酮。
-
公开(公告)号:CN119867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64688.2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膳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不采用含氯试剂和/或臭氧,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与漆酶试剂混合,进行酶处理,得到酶处理纤维;将所述酶处理纤维与漂白试剂混合,在超声波与微波条件下进行漂白处理,得到漂白纤维;所述漂白试剂为含有过氧化氢与酸试剂的水溶液;将所述漂白纤维与碱性溶液混合,在超声波与微波条件下进行碱处理,得到碱处理料液;将所述碱处理料液与过氧化氢水溶液混合,进行氧化处理,得到所述膳食纤维。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白度,显著去除了木质素和色素生色团,同时功能特性有所提升,且制备过程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6476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69717.X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IPC: A23L33/105 , A23L3/3562 , A23L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RG‑Ⅰ果胶溶液与花色苷溶液共混形成的反应体系进行超高压处理,使花色苷与RG‑Ⅰ果胶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RG‑Ⅰ果胶:花色苷=1.5~2.5:1的质量比,超高压处理的压力为100~600Mpa、时间为1~40min。本发明能提高花色苷稳定性,有助于延长产品货架期,提高产品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