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4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3925.4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数据的压缩、解压缩方法及设备。在该压缩方法中,压缩设备获得待压缩的目标模型后,可以在M个拍摄视角中确定N个关键视角,并通过在N个关键视角下对目标模型中各点云的位置信息进行投影和反投影得到第一稀疏模型,再对第一稀疏模型中的各点云的属性信息进行渲染得到第二稀疏模型,使得第二稀疏模型的场景表征能力趋于目标模型的场景表征能力,进而,在N个关键视角下对第二稀疏模型中各点云的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投影,得到第一投影图像集合,并对第一投影图像集合中的各投影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压缩,得到第二投影图像集合,并将第二投影图像集合作为目标模型对应的压缩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582160.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杭州润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杭州傲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1M10/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实验的数值水池复杂湍流动力学参数高保真度在线测试方法,解决了传统数值水池实验复杂湍流场在线测试保真度低、时效性差的问题。首先,建立多源数据采集系统对物理水池种类繁多的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传输;其次,构造张量基神经网络建立通用、鲁棒的湍流模型;再次,构建多尺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提取雷诺应力张量的各向异性分量及其在空间和时间维度的非线性演化特征,进而实现湍流模型与Navier‑Stokes方程的稳定耦合迭代;最终,通过有机融合监测数据、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构造物理水池数字孪生体。该方法能够克服湍流模型与Navier‑Stokes方程耦合迭代失稳导致的数字孪生实验保真度低、时效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07661.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杭州润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杭州傲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T17/00 , G06N3/126 , G06N20/00 , G06F18/25 , G06F30/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复杂地热系统数字孪生在线实验方法,解决了地热系统数字孪生体的精准构建以及虚实交互低时延可视化的问题。首先,搭建典型的地热储多源异构数据并行采集系统,利用大量现场实验测试数据对地热储层参数进行精细反演、高精度辨识和不断修正;然后,建立地热系统完备的物理模型,通过高性能科学计算对实际系统进行在线模拟,并与测试数据相互校准;最后,基于实时采集的测试数据、可靠的机理模型和人工智能方法搭建地热系统数字孪生在线实验平台,实现地热开采过程的精准测量、在线监控以及地热储开采方案的迭代演进。该方法深度融合地热系统多源数据,实现地热实验过程的高精度在线模拟和低时延虚实交互,可以全方位地透明化地热储开采细节。进而,通过开展虚拟在线实验对地热储层多尺度渗流和传热过程进行智能、快速反演,大幅提高全生命周期地热开采的科学性和效能。同时,该方法所提出的多智能体协同优化调控框架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通过系统调控策略的自适应优化和迭代演进,可以自动挖掘出地热井群最优布井设计方案和最优实验方案,在地热储虚拟实验的分布式优化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9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55409.2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杭州润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杭州傲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流管复杂涡旋流动可视化在线测量方法,解决了非侵入式流动测试技术测量精度低、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该方法基于多源异构实验测试数据对涡流管特征参数进行精准反演、辨识和不断修正;针对涡流管内众多热点分布散乱且热点所在位置的随机性特征,构建涡流管管壁声波收发器阵列布置方案和有效声波传播路径,该方法面向基于声学层析成像技术构建面向任意形式的涡流管复杂涡旋流动可视化测量方法,可以精准反演涡流管内气体温度分布,进而通过温度场间接刻画双螺旋冷热气流结构,该方法所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流动在线反演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实时在线非侵入式测量且测温范围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03387.0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法估计材料介电常数情况下识别TE011谐振模式的方法,适用于使用谐振腔法或平行板法测试低损耗材料微波介电性能时TE011谐振模式的识别,该方法先假设测试频率范围内的任意谐振峰为TE011模式的谐振峰,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出对应的试样介电常数。之后,使用金属环或介质片,改变谐振腔或平行板的上金属面与试样之间的距离,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个谐振峰对应的介电常数,利用数值方法计算谐振频率的变化,并将其与实际测试结果相比较。TE011模式谐振频率变化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一般相差在2%以内,而其它模式均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因此本发明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将TE011模式从大量干扰模式中识别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1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203387.0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法估计材料介电常数情况下识别TE011谐振模式的方法,适用于使用谐振腔法或平行板法测试低损耗材料微波介电性能时TE011谐振模式的识别,该方法先假设测试频率范围内的任意谐振峰为TE011模式的谐振峰,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出对应的试样介电常数。之后,使用金属环或介质片,改变谐振腔或平行板的上金属面与试样之间的距离,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个谐振峰对应的介电常数,利用数值方法计算谐振频率的变化,并将其与实际测试结果相比较。TE011模式谐振频率变化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一般相差在2%以内,而其它模式均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因此本发明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将TE011模式从大量干扰模式中识别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221357504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21225334.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G1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旋转式口服药车,包括呈三角形的一对脚架及其底面拐角处安装的万向轮,一对脚架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柜座,柜座的每个外侧面上均连接有柜体,其中一个脚架顶部套设有用于限位若干柜体不滑移的夹板,柜体的顶端口且位于长边内侧转动连接有一对盖板,柜体短边侧的顶面转动连接有一对压盖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边形柱体结构的柜座,而托挂着若干柜体,若干柜体内分隔存药,且在脚架的支撑下翻转找药,合理利用了空间,避免药品混乱的现象,同时每个柜体可单独取下使用,较好地适配了临床护理模式,节省护士发放药品的时间,提供了工作效率,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7828084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0302926.6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Inventor: 王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可移动治疗盘,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外侧安装有大治疗盘,立柱的中部外侧安装有若干小治疗盘,立柱的中部外侧还安装有锐器盒,大治疗盘、小治疗盘和锐器盒靠近立柱处安装有定位环,定位环能够沿着立柱上下滑动且旋转,定位环的外侧通过定位螺栓锁紧在立柱上。该多层可移动治疗盘体积小,可移动,同时兼顾治疗车及治疗盘功能,上层治疗盘规格较大,可替代治疗车存放数量较多的物品,下层治疗盘可作为普通治疗盘使用,本款治疗盘附带垃圾桶,利器盒存放处方便医疗垃圾处理一步到位,特别是利器处理,可有效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