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及分布式任务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12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4031.6

    申请日:2024-02-02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及分布式任务处理系统。该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包括位于至少两个分布式任务处理节点处的至少两个任务调度器,每个分布式任务处理节点具有一个任务调度器。至少两个分布式任务处理节点处的任务调度器通过小世界网络保持网络连接,每个任务调度器保存与邻居分布式处理节点处的邻居调度器之间的网络连接信息、本地节点资源状态信息以及所连接的邻居分布式任务处理节点的邻居节点资源状态信息,并且基于所保存的本地节点资源状态信息和邻居节点资源状态信息,进行基于小世界网络的本地邻域任务调度和邻域任务路由。

    一种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热态特性的跨尺度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844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172556.8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热态特性的跨尺度仿真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热源及其发热量。然后确定影响关键部件温度场分布的热传递途径与热传递方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获取关键部件固体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和特征长度,模拟固体粗糙表面,综合考虑弹性、塑性、弹塑性三种不同变形机制,计算其接触热阻,从而得到各类固体接触面的接触传热系数。最后对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进行热态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本发明考虑多变形机制,在考虑动摩擦因素情况下,将变形分为三种情况分别计算基体热阻,使得仿真方法对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热态特性的分析更加全面、精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定结构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260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5749.5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定结构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首先确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定结构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定各项评价指标所需避开的目标区间,获取各候选方案的评价指标值,将多类型评价指标统一转换为三元区间数;确定候选方案各评价指标的成功概率;根据信息公理计算出各指标所对应的信息量,并求得总信息量,将信息量最小的候选方案作为最佳方案;本发明对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定结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可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便捷高效地获得综合性能优且结构工艺性好的最佳方案。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定结构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260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145749.5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定结构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首先确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定结构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定各项评价指标所需避开的目标区间,获取各候选方案的评价指标值,将多类型评价指标统一转换为三元区间数;确定候选方案各评价指标的成功概率;根据信息公理计算出各指标所对应的信息量,并求得总信息量,将信息量最小的候选方案作为最佳方案;本发明对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固定结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可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便捷高效地获得综合性能优且结构工艺性好的最佳方案。

    一种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热态特性的跨尺度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844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72556.8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G06F17/5018 G06F221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热态特性的跨尺度仿真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热源及其发热量。然后确定影响关键部件温度场分布的热传递途径与热传递方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获取关键部件固体粗糙表面的分形维数和特征长度,模拟固体粗糙表面,综合考虑弹性、塑性、弹塑性三种不同变形机制,计算其接触热阻,从而得到各类固体接触面的接触传热系数。最后对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进行热态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本发明考虑多变形机制,在考虑动摩擦因素情况下,将变形分为三种情况分别计算基体热阻,使得仿真方法对高速冲压装备关键部件热态特性的分析更加全面、精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