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烧结余热回收系统椭圆截面下料调节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630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33884.5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烧结余热回收系统椭圆截面下料调节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调节棒、圆环台、椭圆段、过渡段、圆柱段、把手、螺栓孔、螺栓、粗糙段、烧结矿立式冷却罐体下锥段,属冶金工业余热资源高效回收与利用中的重力下料调节控制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烧结矿下料量变化与波动、烧结矿粒度变化或温度偏析引起的余热回收效率下降问题,通过设置矿料下料速度局部调节装置,能够克服烧结矿立式冷却罐体颗粒粒度分布控制手段欠缺和预存段边缘出风造成换热不均匀的固有不足,拓展立式烧结余热回收装置对多工况和变工况的适应性。同时该椭圆棒旋转调节装置相对抽出式圆柱截面调节棒,能够有效减少罐体外的操作空间。

    一种采用螺杆膨胀机拖动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729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49740.5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杆膨胀机拖动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烧结机、风箱、主烟道、除尘器、第一电动风机、第一风机、第一螺杆膨胀机、热管余热锅炉、补汽凝汽式汽轮机、烟囱、发电机、冷凝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除氧器、第四水泵、第五水泵、双进气双压余热锅炉、冷风进气阀、第二电动风机、第二螺杆膨胀机、第二风机、放散阀、除尘器、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进风室、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低温出风室、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中温出风室、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高温出风室。本发明不仅能高效回收烧结余热余能,提高发电效率,而且大幅度节约了设备运行所需能耗,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伴热型湍流层流化减阻流体输运管道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559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4003.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伴热型湍流层流化减阻流体输运管道及其方法。装置由多个单节输运管道和总控制器构成,单节输运管道主要包括弓形管道、流体电伴热管、保温层、管壁电伴热管、管道上盖、流体温度监测装置、壁温监测装置和温度控制器。本发明针对现有易凝、高粘流体的加热运输,通过圆形输运管道弓形流体界面的设计,将现有的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与流动减阻控制技术结合,利用集肤效应伴热技术在消除凝结,降低粘度的基础上,通过维持弓形管道壁面与管内流体的温差,实现了对管道内流体弦表面附近流体湍流层流化流动状态的控制,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流体运输过程中的压降损耗,提高输运效率,促进节能降耗。

    用于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的立式螺旋叉流冷却换热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417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0340.4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的立式螺旋叉流冷却换热装置及其方法。装置本体从上到下顺次设有预存段、支撑段、冷却段、下锥段,本体内设有供风体,供风体为圆柱体,内部中空,圆柱体侧壁面均匀设有中央气孔,供风体顶部设有尖锥,供风体上部设有成十字形的四根支撑杆,四根支撑杆外端部与支撑段固定连接;供风体与冷却段罐体之间为换热腔,供风体中部设有螺旋下料道,螺旋下料道上部周边与冷却段相连;供风体下部设有倾斜向上的十字风道,十字风道与下锥段相连;冷却段和下锥段外侧分别设有环形出风室和进风室。本发明通过采用立式螺旋密闭式下料通道,实现了冷却装置的全密封,消除了装置的漏风,减少了粉尘污染,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立式烧结余热回收系统椭圆截面下料调节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6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033884.5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烧结余热回收系统椭圆截面下料调节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调节棒、圆环台、椭圆段、过渡段、圆柱段、把手、螺栓孔、螺栓、粗糙段、烧结矿立式冷却罐体下锥段,属冶金工业余热资源高效回收与利用中的重力下料调节控制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烧结矿下料量变化与波动、烧结矿粒度变化或温度偏析引起的余热回收效率下降问题,通过设置矿料下料速度局部调节装置,能够克服烧结矿立式冷却罐体颗粒粒度分布控制手段欠缺和预存段边缘出风造成换热不均匀的固有不足,拓展立式烧结余热回收装置对多工况和变工况的适应性。同时该椭圆棒旋转调节装置相对抽出式圆柱截面调节棒,能够有效减少罐体外的操作空间。

    一种采用螺杆膨胀机拖动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7299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749740.5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杆膨胀机拖动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烧结机、风箱、主烟道、除尘器、第一电动风机、第一风机、第一螺杆膨胀机、热管余热锅炉、补汽凝汽式汽轮机、烟囱、发电机、冷凝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除氧器、第四水泵、第五水泵、双进气双压余热锅炉、冷风进气阀、第二电动风机、第二螺杆膨胀机、第二风机、放散阀、除尘器、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进风室、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低温出风室、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中温出风室、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高温出风室。本发明不仅能高效回收烧结余热余能,提高发电效率,而且大幅度节约了设备运行所需能耗,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于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的立式螺旋颗粒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851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80634.7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烧结余热发电的立式螺旋颗粒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方法。装置本体从上到下顺次设有预存段、斜道段、冷却段、下锥段;装置本体内设有供风体,供风体为圆柱体,内部中空,供风体顶部设有尖锥,供风体上部设有成十字形的四根支撑杆,四根支撑杆的外端部与斜道段固定连接,供风体与冷却段罐体之间为换热腔,供风体中部外侧设有螺旋下料道,螺旋下料道上部周边与冷却段相连,供风体下部设有倾斜向上的十字风道,十字风道与下锥段下部相连;下椎段底部设有平板闸门,平板闸门下方设有密封型的振动给料机。本发明适应了烧结矿对冷却装置的具体要求,可控性强,提高了装置的寿命,减少了气体阻力,改善了流动和温度均匀性,提高了余热利用率。

    一种伴热型湍流层流化减阻流体输运管道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5592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034003.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伴热型湍流层流化减阻流体输运管道及其方法。装置由多个单节输运管道和总控制器构成,单节输运管道主要包括弓形管道、流体电伴热管、保温层、管壁电伴热管、管道上盖、流体温度监测装置、壁温监测装置和温度控制器。本发明针对现有易凝、高粘流体的加热运输,通过圆形输运管道弓形流体界面的设计,将现有的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与流动减阻控制技术结合,利用集肤效应伴热技术在消除凝结,降低粘度的基础上,通过维持弓形管道壁面与管内流体的温差,实现了对管道内流体弦表面附近流体湍流层流化流动状态的控制,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流体运输过程中的压降损耗,提高输运效率,促进节能降耗。

    加热型边界层控制减阻超精密磁悬浮导轨工作台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2410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264324.6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型边界层控制减阻超精密磁悬浮导轨工作台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工作台、导轨、控制装置和激光多普勒干涉仪;导轨的两侧翼和工作台的两内侧面设有两对导向磁铁,导轨两侧下表面和工作台底部两侧上表面设有两对悬浮磁铁和两对直线电机绕组,每对直线电机绕组包括设在工作台的直线电机转子绕组和设在导轨的直线电机定子绕组;本发明通过磁悬浮方式改变空气间隙高压气体从节流孔的高速喷出方式,同时通过边界层上表面加热控制方法,使空气间隙中的气体运动维持在层流状态,减小非接触式工作台运动部件与固定件之间空气间隙内的阻力,提高非接触式工作台定位精度,减小工作台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