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末端雨水净化井

    公开(公告)号:CN10333448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0871.9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末端雨水净化井,所述末端雨水净化井带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布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连线为参考路径,所述末端雨水净化井的内部包括由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连通的清掏区、沉泥区和悬浮物分离区,所述悬浮物分离区通过折板组件分隔成若干个与所述参考路径相垂直的通道,通道的底部为承接沉泥区的入口,通道的顶部为与出水口相通的出口;所述折板组件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至少两块折板,所有折板均立置在悬浮物分离区中。本发明克服雨水系统中初期雨水径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问题,在原有雨水井的基础上,运用浅池理论通过加装折板组件,促进雨水中的悬浮物在末端雨水净化井内高效沉淀分离。

    光波导器件批量自动测试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56207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910098242.8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光波导器件批量自动测试的装置。装置中的第一光路切换系统的第一输入端与激光光源用光纤连接,第一光路切换系统的输出端与测试系统的输入端用光纤连接,第二光路切换系统的第一输入端用光纤与测试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光路切换系统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光路切换系统的第二输入端用信号线相连。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保证了测试环境的相对一致性,避免了人工切换光路带来了额外损耗;本发明提供了多种测试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悬浮物分离井

    公开(公告)号:CN10333448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6564.1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悬浮物分离井,所述悬浮物分离井带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布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连线为过水路径,所述悬浮物分离井的内部包括沿该过水路径方向依次连通的配水区、悬浮物分离区和清掏区,所述悬浮物分离区的下方为沉泥区,所述悬浮物分离区通过折板组件分隔成若干个与所述过水路径相平行的通道;所述折板组件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至少两块折板,所有折板均立置在所述悬浮物分离区中。本发明是在原有雨水井的基础上,运用浅池理论通过加装折板组件,促进雨水中的悬浮物在悬浮物分离井内高效沉淀分离,实现雨水初期污染的控制。

    一种白光干涉型光纤重力仪

    公开(公告)号:CN102053283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10536942.3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干涉型光纤重力仪。包括白光光源、保偏分束器、重力敏感器件、相位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白光光源通过保偏光纤与保偏分束器的一个入口端连接,保偏分束器的两个出口端分别通过保偏光纤和重力敏感器件的两个入口端连接,重力敏感器件的两个出口端分别通过保偏光纤和相位调制器的两个入口端连接,相位调制器的出口端通过保偏光纤与光电探测器连接;白光光源、保偏分束器和重力敏感器件的连接都是保偏光纤的0度对轴连接。本发明利用白光干涉技术,采用宽谱光源,减少了背向散射的影响,降低相干噪声,同时采用全保偏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偏振交叉耦合带来的偏振误差,大大提高了系统精度,精度可达10-9g。

    一种白光干涉型光纤重力仪

    公开(公告)号:CN102053283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36942.3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干涉型光纤重力仪。包括白光光源、保偏分束器、重力敏感器件、相位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白光光源通过保偏光纤与保偏分束器的一个入口端连接,保偏分束器的两个出口端分别通过保偏光纤和重力敏感器件的两个入口端连接,重力敏感器件的两个出口端分别通过保偏光纤和相位调制器的两个入口端连接,相位调制器的出口端通过保偏光纤与光电探测器连接;白光光源、保偏分束器和重力敏感器件的连接都是保偏光纤的0度对轴连接。本发明利用白光干涉技术,采用宽谱光源,减少了背向散射的影响,降低相干噪声,同时采用全保偏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偏振交叉耦合带来的偏振误差,大大提高了系统精度,精度可达10-9g。

    光波导器件批量自动测试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56207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098242.8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光波导器件批量自动测试的装置。装置中的第一光路切换系统的第一输入端与激光光源用光纤连接,第一光路切换系统的输出端与测试系统的输入端用光纤连接,第二光路切换系统的第一输入端用光纤与测试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光路切换系统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光路切换系统的第二输入端用信号线相连。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保证了测试环境的相对一致性,避免了人工切换光路带来了额外损耗;本发明提供了多种测试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用于细胞迁移分析实验的微流控液滴芯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474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175547.X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方群 马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迁移分析实验的微流控液滴芯片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液滴的多孔膜;用于保证多孔膜处于铺展状态的多孔膜支撑组件;包围在多孔膜外围用于防止液滴蒸发的防液体蒸发组件。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细胞迁移的方法。该装置结合微流控芯片和液滴技术的优势,利用液滴在多孔膜上下表面的相对位置变化,构建灵活的微型细胞实验装置,用于多种细胞迁移模式的研究,如竞争性细胞迁移、细胞趋化迁移、多细胞共同作用的细胞迁移等。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迁移行为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以及周围细胞或物质对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的研究等。

    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末端雨水净化井

    公开(公告)号:CN10333448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280871.9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末端雨水净化井,所述末端雨水净化井带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布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连线为参考路径,所述末端雨水净化井的内部包括由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连通的清掏区、沉泥区和悬浮物分离区,所述悬浮物分离区通过折板组件分隔成若干个与所述参考路径相垂直的通道,通道的底部为承接沉泥区的入口,通道的顶部为与出水口相通的出口;所述折板组件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至少两块折板,所有折板均立置在悬浮物分离区中。本发明克服雨水系统中初期雨水径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问题,在原有雨水井的基础上,运用浅池理论通过加装折板组件,促进雨水中的悬浮物在末端雨水净化井内高效沉淀分离。

    用于细胞迁移分析实验的微流控液滴芯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4747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75547.X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方群 马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迁移分析实验的微流控液滴芯片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液滴的多孔膜;用于保证多孔膜处于铺展状态的多孔膜支撑组件;包围在多孔膜外围用于防止液滴蒸发的防液体蒸发组件。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细胞迁移的方法。该装置结合微流控芯片和液滴技术的优势,利用液滴在多孔膜上下表面的相对位置变化,构建灵活的微型细胞实验装置,用于多种细胞迁移模式的研究,如竞争性细胞迁移、细胞趋化迁移、多细胞共同作用的细胞迁移等。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迁移行为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以及周围细胞或物质对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的研究等。

    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悬浮物分离井

    公开(公告)号:CN103334485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286564.1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悬浮物分离井,所述悬浮物分离井带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布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连线为过水路径,所述悬浮物分离井的内部包括沿该过水路径方向依次连通的配水区、悬浮物分离区和清掏区,所述悬浮物分离区的下方为沉泥区,所述悬浮物分离区通过折板组件分隔成若干个与所述过水路径相平行的通道;所述折板组件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至少两块折板,所有折板均立置在所述悬浮物分离区中。本发明是在原有雨水井的基础上,运用浅池理论通过加装折板组件,促进雨水中的悬浮物在悬浮物分离井内高效沉淀分离,实现雨水初期污染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