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6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093446.2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 浙江大学
IPC: A23J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大豆分离蛋白成分和风味特征的生物发酵方法,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发酵处理,利用开菲尔菌种特有的菌种体系,得到的发酵大豆分离蛋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且豆腥味小。其中,总氨基酸含量可达674.97mg/g蛋白,含量最高的氨基酸为谷氨酸,其含量可达总氨基酸含量的42.8%;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达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17%,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可达全部脂肪酸含量的35.12%、44.05%;检测出5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挥发性豆腥物质的含量与乳酸菌发酵、酵母发酵及正常未发酵大豆分离蛋白相比有所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04175.8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发酵提高青稞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含量的方法,属于固态发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中国美味蘑菇柴达木变种(Agaricus sinodeliciosus var.Chaidam)ZJU‑TP‑08的菌丝体对青稞进行固态发酵,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青稞中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尤其是β‑葡聚糖和麦角甾醇,同时还提高了青稞的抗氧化性能和水溶性指数,降低了青稞的粘度属性。发酵青稞具有作为功能性食品开发的潜力。本发明采用中国美味蘑菇柴达木变种ZJU‑TP‑08菌丝体作为发酵菌种,菌丝体培养时间短,培养条件简单,且满足对谷物进行固态发酵以丰富其营养物质的要求,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77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260598.4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9/04 ,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25/00 , A01G18/20 , A01G18/00 , A01G18/50 , A01G18/4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由来源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野生大肥菇组织分离并纯化获得,命名为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TP‑0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511。本发明提供了适合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TP‑08菌丝体液体发酵的培养基和胞外多糖富集的培养基,通过优化液体培养基,克服其液体培养生长缓慢的问题,其菌丝体的产量达到6.93g/L,胞外多糖的产量达到2.42g/L。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胞外多糖具有抑制A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60598.4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9/04 ,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P25/00 , A01G18/20 , A01G18/00 , A01G18/50 , A01G18/4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由来源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野生大肥菇组织分离并纯化获得,命名为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TP‑0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511。本发明提供了适合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TP‑08菌丝体液体发酵的培养基和胞外多糖富集的培养基,通过优化液体培养基,克服其液体培养生长缓慢的问题,其菌丝体的产量达到6.93g/L,胞外多糖的产量达到2.42g/L。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胞外多糖具有抑制A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79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412740.6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23L33/125 , A23L33/105 , A23L29/262 , A23L29/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油抑脂可食用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气凝胶以竹笋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卡拉胶(Car)和姜黄素(Cur)为原料,经过真空冻干法制备了孔隙率为91.1~98.7%的吸油复合多孔气凝胶,通过模拟胃肠道消化和高脂饮食(HFD)小鼠研究了Car~CNF~Cur气凝胶的亲油和降脂功效,结果表明CNF与卡拉胶比例为0.8:1~1:0.8、1~2.5g/L姜黄素和1~3%PDMS改性的可食用Car~CNF~Cur气凝胶具有均匀的多孔结构和且吸油性能为24.45g/g,疏水角为144°;抑制炎症和脂多糖的产生,且无毒性,同时还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从而安全地减少摄入脂肪的消化和吸收;Car~CNF~Cur气凝胶为开发可食用的亲油复合材料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1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81477.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微生物蛋白肉生产菌间型脉胞菌及生产微生物蛋白肉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从福建传统小吃中筛选得到微生物蛋白肉生产菌间型脉胞菌ZJU‑HZ‑2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148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菌丝蛋白生物质制备微生物蛋白肉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真菌菌丝体生物,可通过调整菌丝蛋白生物质与辅料的配比,改善混合物凝胶的凝聚和质构特性,模拟不同质地的肉类。采用本发明的间型脉胞菌液体培养方法及微生物蛋白肉生产方式能够实现饮食蛋白的高效可持续转化供应,为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蛋白需求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81231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043168.7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提高小麦对铜胁迫耐受性的方法,属于环境生物修复技术领域。所述微生物菌剂为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6754的嗜盐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ZJUQH,通过与小麦共培养,可以提高小麦对铜胁迫耐受能力,减缓土壤或水体中的铜离子污染对小麦发芽及其幼苗的毒害作用,提高铜胁迫下小麦的根系干生物量和谷物产量。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降低铜离子污染对小麦毒害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为缓解土壤对小麦铜毒害提供了一项有效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2791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011583.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柴达木双层环伞菌(Agaricus bitorquis)ZJU‑CDMA‑12胞内酚酸在制备抗缺氧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柴达木双层环伞菌ZJU‑CDMA‑12菌丝体中提取得到胞内酚酸,该酚酸提取物对缺氧损伤的PC12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体现抗缺氧活性。因此,柴达木双层环伞菌ZJU‑CDMA‑12可作为提取抗缺氧活性因子的来源,也可以用来制备具有抗缺氧功能的药物,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的酚酸提取物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简单,而且容易控制,发酵时能产生大量胞内酚酸。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5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70974.2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酸菌和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混合发酵原位生产益生菌椰纤果的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乳酸菌和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接种于椰子水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能使乳酸菌原位载入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生成的椰果凝胶中,凝胶具有的高持水性和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该三维网络结构对乳酸菌具有保护作用,使乳酸菌能更好地发挥生理活性,有助于开发促进肠道健康的高纤维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4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22382.8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增殖培养基在鱼细胞培养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高效增殖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胎牛血清;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DMEM/F12培养基或F10培养基。采用本发明的高效增殖培养基用于大黄鱼肌卫星细胞培养时,培养时间显著缩短,且获得的细胞形态正常并维持了细胞干性,满足细胞培养要求。相较于通用培养基(DMEM高糖,100μL/mL的胎牛血清),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增殖培养基降低了培养时间,节约了培养成本,提高了培养效率,适合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