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8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26297.6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梨需冷量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所述分子标记为SEQ ID NO.1所示的DAM1基因CDS区的第216位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C>A,利用该SNP作为检测靶点应用于检测梨需冷量性状。本发明首次公开该SNP与梨低需冷量性状显著关联,通过对该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能够有效鉴别不同梨品种的需冷量性状,这对于低需冷量梨品种鉴别与新品种选育,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KASP技术检测低需冷量梨品种/株系的方法,可以高效检测供试品种/杂交后代基因特定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该方法快速简便、特异性高、可实现高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0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04396.2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PpyBZR2基因在促进梨休眠芽萌发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兼并性引物将其克隆,利用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转入梨芽中,发现过量表达(Overexpression,OE)PpyBZR2基因能够提高梨芽中赤霉素含量,促进梨芽在需冷量不足时萌发达到解除休眠条件,对梨树在南方高温地区栽培及南繁加速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61967.X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后重剪技术防治杏园梅下毛瘿螨危害的方法,属于果树病虫害防治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果实中旬前采收和11月中旬以后完成落叶的种植区的待处理杏园,在杏树果实采收后,对杏树进行重剪以防治梅下毛瘿螨并保证次年正常产量,重剪的方法包括:除杏树主干和主枝外,其余枝条从基部处被剪除。本发明针对受梅下毛瘿螨危害的杏园修复首次提出采后重剪技术,通过全部清除杏芽以杜绝梅下毛瘿螨的传播,可将梅下毛瘿螨危害控制在25%左右。该技术应用在生长期长的种植区或早熟品种,可在当年恢复树势并形成较多结果枝组和成熟的花芽,可保证第二年的产量。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0060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95226.9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G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萘乙酸钠在制备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抑制剂中的应用,属于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钠可以抑制早熟梨树体早期落叶后的二次开花,与喷施清水的梨树相比,喷施萘乙酸钠后短枝花芽萌发率显著降低。另外,在秋季喷施了萘乙酸钠后,在抑制了秋花发生的同时,不会影响第二年春季花芽的萌发、花粉活力以及花的形态,没有药效残留,保证了来年的果实产量和品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抑制早熟梨二次开花的方法,包括:在早熟梨采收之后,对发生早期落叶的梨树喷施萘乙酸钠溶液。作为发生大规模早期落叶的补救措施,可以简化田间管理,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避免“补芽”的生产需要,使早熟梨栽培更易于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67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057840.1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梨无籽早熟的方法,包括:在盛花期,使用诱导剂处理花蕾,盛花期后第20~25天,将GA4+7软膏涂抹在果梗上;其中,所述的诱导剂为GA4+7溶液,浓度为500~750mg/L;所述GA4+7软膏中,GA4+7的质量分数为2.0%~3.0%。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诱导梨的无籽化,促进果实早熟。所得到的无籽果实无畸形,外形好,体积大、果心小、可食率高,风味更优,而且成熟期比授粉果实提早约18天。另外,本发明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较低,成本远小于人工授粉,可以大规模操作,适用于商业果园。
-
公开(公告)号:CN103353490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57709.5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检测梨内源激素的方法,包括:取梨组织,粉碎后加入提取液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向体系中加入萃取试剂,萃取获得内源激素的粗提物;采用固相萃取柱对所述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检测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对检测样品进行分析,得到梨组织中内源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其中,所述的提取液由异丙醇、水和盐酸组成,其中异丙醇、水和盐酸的体积比为1.5~2.5∶1∶0.001~0.002,所述的萃取试剂为二氯甲烷。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方法简单、回收率高且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类植物组织中内源激素的检测和确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441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18237.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筋条离体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以牛筋条幼嫩组织作为外植体,消毒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2)将诱导培养的组培苗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3)将增殖培养产生的不定芽分成单芽接种于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4)将壮苗后的组培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牛筋条生根苗。本发明对牛筋条组培苗培养各阶段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配制,组培苗成活率高,外植体诱导成活率50%以上,增殖系数大于3,生根率达100%,未发现变异植株,能够最大程度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299769.3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杧果果肉为材料的基因瞬时表达方法,包括将含待表达基因的载体转入特定的农杆菌,转化后对农杆菌菌液进行初培养;对农杆菌菌液进行二次培养;收集二次培养得到的菌体;利用获得的菌体配制侵染液;挑选生长状态良好且生长一致的杧果进行侵染;对侵染后的杧果进行共培养。本发明针对杧果成熟果和绿果(未成熟果)分别设置特定的条件从而实现了外源基因在杧果果肉中的瞬时表达,在短时间内即可验证基因功能,其中在绿果中的瞬时表达尤其适用于研究与成熟性状相关的基因的基因功能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7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14167.9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茉莉酸甲酯及PpyMYC2基因在萌芽中的应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能够促进酥梨休眠芽在需冷量不足时提早解除休眠。PpyMYC2基因是酥梨中响应茉莉酸甲酯的基因,通过兼并性引物将其克隆,利用强启动子驱动原理的转基因技术,将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转入拟南芥中,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发现过量表达(Overexpression,OE)PpyMYC2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并利用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转入梨芽中,发现过量表达PpyMYC2基因能够促进休眠梨芽在需冷量不足时萌发,并促进梨芽中赤霉素生物合成相关的GA20OXs基因的表达,这对梨树在南方高温地区栽培及南繁加速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14167.9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茉莉酸甲酯及PpyMYC2基因在萌芽中的应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能够促进酥梨休眠芽在需冷量不足时提早解除休眠。PpyMYC2基因是酥梨中响应茉莉酸甲酯的基因,通过兼并性引物将其克隆,利用强启动子驱动原理的转基因技术,将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转入拟南芥中,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发现过量表达(Overexpression,OE)PpyMYC2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并利用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转入梨芽中,发现过量表达PpyMYC2基因能够促进休眠梨芽在需冷量不足时萌发,并促进梨芽中赤霉素生物合成相关的GA20OXs基因的表达,这对梨树在南方高温地区栽培及南繁加速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