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人MUC13作为肝细胞癌特异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5747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47982.9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人MUC13作为肝细胞癌特异标志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人MUC13的定量检测,获得肝细胞癌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检测中采用的PCR扩增结果开展基于肝癌MUC13表达水平的患者生存时间预测。技术方案是:一种以MUC13作为肝细胞癌特异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被检人群获取人体组织样本,然后进行RNA提取及逆转录;(2)检测人体组织样本中的MUC13;(3)若被检组织样本中MUC13ΔCT低于正常组织样本MUC13ΔCT平均值的,则提示被检组织样本中具有癌肝细胞;所述步骤2中的检测通过荧光实时定量核酸扩增检测(QPCR)进行;所采用的MUC13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引物为:正向5’-CCTTCGGTGTGATTATTATGGC-3′;反向5′-GCATCTGGCTGTCTCTGGAG-3′。

    一种体外构建子宫内膜微球用组合物及构建的微球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535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3723.6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构建子宫内膜微球用组合物及构建的微球的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一种体外构建子宫内膜微球用组合物,包括水凝胶和分散在所述水凝胶的子宫内膜上皮类器官、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脐带静脉内皮细胞;水凝胶是基质胶、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经凝血酶促凝得到。基于所述组合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球,经培养得到具有血管网络、细胞增殖活跃、对雌孕激素和缺氧环境具有应答反应、可以与滋养细胞相互作用的子宫内膜微球,所述胶原蛋白的添加有利于维持子宫内膜微球良好的微球形态。所述子宫内膜微球在体外替代传统二维培养模型以及制备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

    14,15-EET在制备培养体系中的应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86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0893.7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培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14,15‑EET在制备培养体系中的应用。本发明在卵丘颗粒细胞培养体系、卵母细胞培养体系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培养体系中添加14,15‑EET,通过减轻卵丘颗粒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能够减轻卵丘颗粒细胞的衰老,增强卵丘颗粒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增加卵丘颗粒细胞的ATP生成能力,抑制卵丘颗粒细胞的凋亡,改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一种草状碳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296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39359.5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状碳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它的制备步骤如下:1)把泡沫镍放在热压机中压实(压力为3.6MPa)后,剪裁成20mm×20mm×0.5mm或20mm×40mm×0.5mm大小若干枚,并对其进行清洗和干燥;将含有金属铁盐的镀液加热,把清洗后的泡沫镍放入镀液中镀覆、烘干,得到含有金属铁催化剂薄膜的泡沫镍样品;2)将样品水平或垂直放置在石英舟中,加热,通入氮气,同时调节氮气的流量,然后,再通入氢气和乙炔气体,反应结束后关闭乙炔和氢气阀门,但氮气还要继续通入,当温度降到300℃后关闭氮气阀门,待炉膛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载有泡沫镍的石英舟,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观察与分析,确定在泡沫镍样品上生长出的是一层草状碳纳米带。本发明制备工艺过程简单、能耗小、成本低、节省时间,生长时反应气流量小,易于精确控制,材料合成的重复性好。

    一种雌激素温敏水凝胶混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63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5589.3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雌激素温敏水凝胶混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雌激素温敏水凝胶混液包括的成分是:雌激素粉末0.5~1.0mg/mL,其余是温敏水凝胶;所述温敏水凝胶是聚乙二醇‑聚酯类两嵌段温敏水凝胶,在ICR小鼠皮下注射后,具有持久的缓释效果,且雌激素浓度为0.5~1.0mg/mL的温敏水凝胶混液每周皮下注射法,能够有效支持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构建,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提供稳定方便以及成本低廉的外源性雌激素支持。

    一种适用于细胞微环境的活性氧含量自动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26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89512.X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化检测仪器。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羊水、卵泡液、细胞培养液等细胞、组织及器官微环境,实现ROS含量大量样品微量体积的快速、准确、自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细胞微环境的活性氧含量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通过避光管路依序连通的样品传输反应系统、检测系统,通过水管管路接通样品传输反应系统的洗涤系统,通过气管管路接通样品传输反应系统的吹扫系统;所述样品传输反应系统包括并联后再通过避光管路连通反应仓的进样器与DCFH供应仓;进样器及DCFH供应仓分别与反应仓之间配有进样阀。

    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建立的缓释混液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1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176337.2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建立的缓释混液及其制备方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建立提供稳定方便以及成本低廉的外源性雌激素支持。技术方案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建立的缓释混液,包括的成分是:雌激素粉末0.5-1.0g/ml,其余是温敏水凝胶。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建立的缓释混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冷藏冰箱中取出温敏水凝胶,常温下化开至透明液态;2)按雌激素粉末与温敏水凝胶的比例,将雌激素粉末加入水凝胶中;3)置于震荡器上振荡使雌激素粉末与水凝胶充分混匀,配置成雌激素温敏水凝胶混液;4)分装后置于冷藏冰箱保存。

    一种用月经血来源的干细胞体外修复受损子宫内膜的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762999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33757.5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再生医学领域。目的是建立用月经血提取的干细胞体外修复损伤的子宫内膜模型,为修复子宫内膜干细胞临床前研究打下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用月经血提取的干细胞体外修复损伤的子宫内膜模型,包括以下步骤:1)原代分离人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并鉴定,鉴定后ESCs培养至P3代并冻存备用;2)月经血来源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MenSCs),培养传代至P3,冻存备用;3)用一定浓度米非司酮处理P3代ESCs 2d造成细胞损伤,然后用接种在transwell嵌套中的MenSCs与其共培养4d;4)完成共培养后,分别在不同层面上检测ESCs的变化;以此评估MenSCs对于ESCs的修复效果。

    一种人子宫内膜体外三维动态培养体系、三维培养物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731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4107.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子宫内膜体外三维动态培养体系、三维培养物和应用,属于器官替代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提出将人子宫内膜上皮类器官、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复合在由基质胶和纤维蛋白原组成的水凝胶中,结合微流控芯片的动态培养,形成具有血管网络、细胞增殖活跃、对雌孕激素具有应答反应的三维培养物。本发明提供的三维培养物具有修复受损内膜的功能,进而提高胚胎种植的成功率。

    14,15-EET在制备培养体系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869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580893.7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培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14,15‑EET在制备培养体系中的应用。本发明在卵丘颗粒细胞培养体系、卵母细胞培养体系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培养体系中添加14,15‑EET,通过减轻卵丘颗粒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能够减轻卵丘颗粒细胞的衰老,增强卵丘颗粒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增加卵丘颗粒细胞的ATP生成能力,抑制卵丘颗粒细胞的凋亡,改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