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低温的混合工质冷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18395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255406.5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低温的混合工质冷变换器,包括发生器、第一冷凝器、吸收器、溶液换热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第五制冷剂节流装置、溶液节流装置和溶液泵、第一组分分离装置、第三制冷剂节流装置、第三制冷剂换热器和第四制冷剂换热器、第四制冷剂节流装置、蒸发器、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与第五制冷剂节流装置之间的两个管路利用第四制冷剂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本发明可将一定比例的由吸收式制冷获得的低品位冷量变换为高品位冷量,实现-70℃以下温区的深度制冷,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地热和工业废热的利用率,提高压缩制冷模块的效率,减少电能的消耗,实现了科学的能量梯级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与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深低温的混合工质冷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1839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55406.5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低温的混合工质冷变换器,包括发生器、第一冷凝器、吸收器、溶液换热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第五制冷剂节流装置、溶液节流装置和溶液泵、第一组分分离装置、第三制冷剂节流装置、第三制冷剂换热器和第四制冷剂换热器、第四制冷剂节流装置、蒸发器、压缩机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制冷剂换热器与第五制冷剂节流装置之间的两个管路利用第四制冷剂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本发明可将一定比例的由吸收式制冷获得的低品位冷量变换为高品位冷量,实现-70℃以下温区的深度制冷,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地热和工业废热的利用率,提高压缩制冷模块的效率,减少电能的消耗,实现了科学的能量梯级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与应用前景。

    用于无倾角启动运行的新型脉动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1957152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508931.4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倾角启动运行的新型脉动热管,它包括:蒸发段、冷凝段、绝热段、工质充注段,其中绝热段又包括一段回复力增强段,回复力增强段是由内表面粗糙度沿程变化的聚苯乙烯管、硅橡胶管、陶瓷管、石墨管或者金属管,其内表面粗糙度的沿程变化使得管子一段呈现亲水性,另一段呈现疏水性,从而增强回复力,使得冷凝段的液态工质顺利回流。本发明通过增加一段回复力增强段,不仅可以解决脉动热管在无倾角和微倾角起振困难的问题,而且使得脉动热管更易实现稳定的单向流动,提高脉动热管在无倾角和微倾角下的当量传热系数。

    连续型太阳能无泵自复叠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76349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6182.2

    申请日:2010-0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型太阳能无泵自复叠吸收式制冷系统。它具有可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热源,采用无泵的自复叠吸收式制冷,应用二元或多元非共沸混合物为制冷剂,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吸收剂来实现深度制冷等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扩展了太阳能在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而且把吸收式制冷向深度制冷温区推进,拓展吸收制冷的应用范围。该吸收式系统采用的是无泵自复叠循环,具有无噪声、无振动、制冷剂泄漏少等优点,特别适用对环境噪声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基于半透膜的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4350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56180.1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透膜的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它包括:发生器、第一渗透膜、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第二渗透膜、吸收器、冷却盘管、第二节流元件、溶液泵、加热盘管;本发明可以根据温度的范围选取半渗透膜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使系统不仅体积可以小型化,而且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可以采用无毒、对环境友好、热物性优越的工质,运行压力合适,省去了复杂的机械抽真空装置或自动抽真空装置,运行维护操作简单。

    一种无霜型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71330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910099402.0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霜型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本发明包括制冷剂回路、第一载冷剂回路、第二载冷剂回路和生活热水支路四个部分。制冷剂循环系统具有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制冷剂截止阀、四通阀、第一单向截止阀、第二单向截止阀、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高压储液罐、汽液分离器。第一载冷剂回路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载冷剂箱、第一载冷剂泵、室内换热器。第二载冷剂回路包括第二载冷剂箱、第二载冷剂泵、冷却塔和太阳能集热器、第一载冷剂截止阀、第二载冷剂截止阀、第三载冷剂截止阀、第四载冷剂截止阀。本发明彻底解决传统冷热水热泵和风冷热泵的冬季结霜问题。特别适用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同时需要大量冷暖空调和热水供应的场合。

    一种压缩吸收耦合的自复叠低温制冷机

    公开(公告)号:CN102759218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55365.X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吸收耦合的自复叠低温制冷机,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组分分离装置、第三制冷剂换热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蒸发器、第一制冷剂节流装置、第二制冷剂节流装置和压缩机;组分分离装置的低沸点组分出口依次通过第三制冷剂换热器、第二制冷剂换热器和第二制冷剂节流装置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蒸发器出口依次通过第二制冷剂换热器、第三制冷剂换热器与压缩机入口连通;组分分离装置的高沸点组分出口通过第一制冷剂节流装置和第三制冷剂换热器与吸收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本发明可由低品位热能和电能联合驱动,效率更高、制冷温度更低、极大地拓展了吸收式制冷的应用温区,可在深低温制冷领域得到应用。

    一种间膨式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66408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10099400.1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膨式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空调系统。本发明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和水循环系统二部分,制冷剂循环系统具有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制冷剂-水换热器、室外换热器、高压储液桶、节流装置,三通阀、单向阀和气液分离器,水循环系统具有依次连接的太阳能集热装置、水箱、水泵和制冷剂-水换热器。本发明采用非常简洁的方式,通过一种带高压储液桶的新桥路模块,采用三个节流元件与系统的三个换热器一一对应的连接方法,仅用两个电动阀门即可实现冷暖空调和热水器多种功能模式,大幅降低了成本和控制难度。特别适用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同时需要冷暖空调和热水供应的场合。

    连续型太阳能无泵自复叠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76349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06182.2

    申请日:2010-0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型太阳能自复叠无泵吸收式制冷系统。它具有可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热源,采用无泵的自复叠吸收式制冷,应用二元或多元非共沸混合物为制冷剂,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吸收剂来实现深度制冷等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扩展了太阳能在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而且把吸收式制冷向深度制冷温区推进,拓展吸收制冷的应用范围。该吸收式系统采用的是无泵自复叠循环,具有无噪声、无振动、制冷剂泄漏少等优点,特别适用对环境噪声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