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49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521716.4
申请日:2025-04-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P21/00 , H02P23/00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学习超局部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方法,涉及永磁电机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被控电机输入输出状态的历史数据队列,该队列满足先进先出规则,其输出分别用于参数自学习和模型预测;根据自学习算法,在线更新转速超局部模型和电流超局部模型中集总扰动项和控制输入增益的参数;使用更新的超局部模型和当前状态实现被控电机的鲁棒预测控制;其中,集总扰动项和控制输入增益由神经网络逼近,同时提供相关的稳定性条件和分析。该方法仅使用历史数据逼近系统实际动态,缓解因参数变化和未建模扰动对控制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无需根据先验的物理参数设计控制输入增益和观测器带宽,进一步拓宽鲁棒算法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8509.7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多风机并网系统的分散式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永磁同步风机进行数学建模,包括永磁同步发电机、机侧变流器及其控制器、网侧变流器及其控制器、滤波器的数学模型,通过Park变换并在稳态运行点进行线性化,得到单台永磁同步风机dq坐标系导纳模型。将该导纳模型与网络等效阻抗模型相乘,构建系统回比矩阵,并绘制系统回比矩阵的特征曲线。按照需求,绘制并联台数同心圆曲线,并通过比较系统特征曲线与同心圆曲线的关系,分析多风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基于阻抗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具有更好的工程实践价值。通过单台风机阻抗特性和并网台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整体系统稳定情况,可以更好地应对风电场规模增长,同时简化分析过程,避免重复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11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79014.8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K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斜极靴式永磁电机转子。转子铁心通过转轴键固定在转轴上、永磁体固定在转子铁心外侧,用于合理分布磁场的转子极靴安置在永磁体外侧,转子极靴在轴向分成若干段,绕转轴旋转错开θ角度轴向叠加,转轴上设置有转轴键,转子铁心上设置有与转轴键配合的键槽。永磁体和铁心在轴向上连续,即周向上不发生错位,所述相邻分段的转子极靴中旋转错开的角度θ=360°/[N*LCM(Z1,2p)],N为转子极靴分段数,Z1为定子槽数,p为电机极对数,LCM(Z1,2p)为Z1和2p的最小公倍数。本发明通过对转子极靴的轴向分段调整,实现了转子斜极的目的,简化了制造工艺,同时避开了一般转子分段斜极转动永磁体而引起的分段间轴向漏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690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23839.1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K5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变宽度调磁齿的磁性齿轮。包括同轴安装在定子机壳内的主动轮、从动轮和调磁栅,主、从动轮分别装在调磁栅的两端,并存有间隙;主动轮内圈的外周面间隔均布装有主动轮永磁体;从动轮内圈的外周面间隔均布装有从动轮永磁体,相邻主、从动轮之间装有从动轮聚磁块;调磁齿间隔均布安装在调磁栅内圈外周围,呈T形调磁齿轴向部分的两端弧长不相等;气隙磁场穿过轴向和径向气隙形成闭合磁路,利用永磁体和磁场相互作用实现无接触传动。本发明的传动效率高,单位体积的转矩密度大,可靠性高,不存在机械接触造成的磨损,无需润滑,可实现输入输出轴的隔离,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在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电动舰船等新能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69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3839.1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K5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变宽度调磁齿的磁性齿轮。包括同轴安装在定子机壳内的主动轮、从动轮和调磁栅,主、从动轮分别装在调磁栅的两端,并存有间隙;主动轮内圈的外周面间隔均布装有主动轮永磁体;从动轮内圈的外周面间隔均布装有从动轮永磁体,相邻主、从动轮之间装有从动轮聚磁块;调磁齿间隔均布安装在调磁栅内圈外周围,呈T形调磁齿轴向部分的两端弧长不相等;气隙磁场穿过轴向和径向气隙形成闭合磁路,利用永磁体和磁场相互作用实现无接触传动。本发明的传动效率高,单位体积的转矩密度大,可靠性高,不存在机械接触造成的磨损,无需润滑,可实现输入输出轴的隔离,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在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电动舰船等新能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5841.1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新疆大学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衡 , 孙谊媊 , 李渝 , 张新燕 , 丁可 , 耿光超 , 郭小龙 , 王喆 , 李青 , 亢朋朋 , 苏常胜 , 李国庆 , 郭建峰 , 宋朋飞 , 杨桂兴 , 印欣 , 马丽亚 , 肖忠杰
IPC: H02J3/24 , H02J3/28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是一种考虑多场景的储能电站频率响应特性主动优化方法及系统,前者按以下步骤进行:S1,采集电力系统数据;S2,建立基于储能电站频率响应特性的电网统一频率模型;S3,依据电网不同时段状态各自生成场景集;S4,建立考虑多场景储能电站频率响应特性主动优化的多时段OPF模型;S5,求解所建立的多时段OPF模型,得到具有前瞻性的日前调度方案。本发明在各时段通过动态调整储能参数能够满足多场景的频率控制要求,并最终得到具有前瞻性的日前调度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27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34148.X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轴径向磁通的调磁电机。包括同轴安装在机壳内的绕组定子、两个永磁定子和调磁转子;绕组定子和调磁转子置于机壳内,分别位于外圈和内圈,两个永磁定子分别位于调磁转子两端并对称安装,绕组定子和永磁定子均固定在机壳上,调磁转子固定在转轴上,绕组定子与调磁转子之间存在径向气隙,两个永磁定子与调磁转子之间分别存在轴向气隙。本发明具有自动过载保护功能,与传统调磁电机相比,具有更大的气隙磁密、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机械可靠性更高,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电动舰船、多电飞机等低速大扭矩应用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68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642218.7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容储能的新型液压变压装置。包括液感元件、液容元件、电磁阀和蓄能器,恒压网络的供油路连接到液感元件的输入端,液感元件的输出端和液容元件的端口分别连接在电磁阀的阀口A和阀口B上,电磁阀的阀口P和阀口T分别连接恒压网络的回油路和负载,负载连接有吸收流量脉动的蓄能器。本发明通过电磁阀的高速切换,单一装置可同时实现升压和降压两种功能,节流损失小,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新型液压装置,可被用于液压恒压网络中的压力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68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2218.7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容储能的新型液压变压装置。包括液感元件、液容元件、电磁阀和蓄能器,恒压网络的供油路连接到液感元件的输入端,液感元件的输出端和液容元件的端口分别连接在电磁阀的阀口A和阀口B上,电磁阀的阀口P和阀口T分别连接恒压网络的回油路和负载,负载连接有吸收流量脉动的蓄能器。本发明通过电磁阀的高速切换,单一装置可同时实现升压和降压两种功能,节流损失小,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新型液压装置,可被用于液压恒压网络中的压力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6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5759.X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储能优化技术领域,是一种结合电力系统频率最低点约束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前者包括利用运行风险识别模型对电网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识别,获得其中的运行风险场景;利用聚类算法对识别出的运行风险场景进行分类,并在每一类运行风险场景中选取最恶劣的运行风险场景;将最恶劣的运行风险场景输入运行风险消除模型,得到消除运行风险场景所需的储能容量。本发明结合频率最低点安全限制约束条件,从影响系统功率平衡和安全运行多维度约束条件出发构建运行风险识别模型和运行风险消除模型,并利用模型识别运行风险场景,消除运行风险场景所需的储能容量,完成储能优化配置,有效评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运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