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01447.9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用户电力负荷的历史数据,使用聚类算法划分出历史数据的日期类型。接着根据历史数据的日期类型变化,使用MEPA算法预测出将来某天的电力负荷数据的日期类型。然后将用户电力负荷历史数据根据其日期类型划分为工作日或节假日两类,分别构建训练集并训练LSTM模型,即可使用训练好的LSTM模型对将来某天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于准确预测用户的电力负荷,从而合理供能,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301447.9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用户电力负荷的历史数据,使用聚类算法划分出历史数据的日期类型。接着根据历史数据的日期类型变化,使用MEPA算法预测出将来某天的电力负荷数据的日期类型。然后将用户电力负荷历史数据根据其日期类型划分为工作日或节假日两类,分别构建训练集并训练LSTM模型,即可使用训练好的LSTM模型对将来某天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于准确预测用户的电力负荷,从而合理供能,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1945.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柔性评价的简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各能源机组、负荷和储能装置的有功功率柔性采用区间形式进行表达,将其分为可控柔性区间和不可控柔性区间;其次,采用柔性计算方法对源荷储的有功功率柔性区间进行组合得到系统的可控柔性区间和不可控柔性区间;最后,根据系统的可控柔性区间和不可控柔性区间建立柔性评价指标对电力系统的柔性进行评价;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所需数据量小且计算过程简便,所建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电力系统的可控程度和不确定性程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265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182736.X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灵活性资源分为传统机组、储能设备、可控负荷三类并对其灵活性运行工况进行了统一设定;其次,以统一工况为基准计算各类灵活性资源参与灵活性调节的时间和全生命周期电量;最后,计算统一设定工况下各类灵活性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并对灵活性资源的经济性进行横向比较,并进行显示;本发明可简单高效地计算不同种类灵活性资源的经济性,从而为电网企业制定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027034.4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提供额外积极性,可有效协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比例均分原则的碳 相关机制实行。排放及绿电追踪方法、装置,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追踪方法利用电网终端感知设备对电网每个母线输入输出潮流数据的采集;计算全网单位发电碳排放量,对火电厂产生电量和新能源电厂发电量除以单位发电碳排放量得到各发电单位的碳排放量和等价碳中和量;利用基于潮流分布、输配电线路及设施的损耗以及负荷的位置及大小,通过将碳排放和碳中和贡献均分到每单位用电或损耗功率,利用从发电侧逐点迭代的方(56)对比文件Yixing Ding, Qingshan Xu, YuHuang.Optimal sizing of user-side energystorage considering demand management andscheduling cycle.Electric Power SystemsResearch.2020,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7772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76747.5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H02J3/3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可开发量评估方法,当新能源为风能资源时,方法包括:对多个风能资源功率求和,得到待研究地区的风电资源理论开发量;基于多个风能资源功率与面积系数,计算风电技术可开发量;基于风电技术可开发量与经济开发系数,计算风电经济可开发量;当新能源为光伏资源时,方法包括:基于待研究地区的光伏资源可安装面积与单位光伏机的占地面积,计算光伏资源理论开发量;根据不同类型的光伏资源对应的预设算法,计算光伏资源的光伏技术可开发量;基于光伏技术可开发量与经济开发系数计算光伏经济可开发量。本发明能够通过计算得到的风电和光伏的理论开发量、技术可开发量以及经济可开发量,准确刻画待研究地区的新能源开发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9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63217.5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区域新能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区域新能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包括获取风光荷历史数据;根据风光荷历史数据建立多时间尺度的风光荷聚类模型;根据多时间尺度的风光荷聚类模型提取风光典型波动场景;根据风光典型波动场景建立多层规划模型;通过多层规划模型输出当前新能源规划容量值。本申请解决了新能源出力场景简单、适用场景少、传统经验与区域新能源容量配置割裂,区域新能源容量配置不够完善的问题,通过构建多时间尺度的风光荷聚类模型提升多时间尺度下风光荷互补发电系统的可调度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439528.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锁相环并网电压源型换流器小干扰稳定性判别方法,先建立含PLL的VSC经输电线路接入无穷大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得到系统的稳态方程并求出系统的平衡点;接着对系统数学模型做线性化处理,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频域方程;进行简化处理后进而得到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型;最后由经典劳斯判据推导出带锁相环的并网电压源型换流器稳定的充要条件,进而得到简化的充分条件。本发明清晰地表征了并网VSC小扰动稳定性与VSC控制器参数、线路参数、系统运行方式之间的解析关系;既可用于定性分析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揭示系统失稳机理,也可用于指导VSC控制器参数设计和系统运行方式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26270.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市级电力碳排放测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省份内每个市级区域的本地零碳发电量、本地含碳发电量、本地发电碳排放量和分摊电量;根据市级区域的省外来电力调入调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调的火电机组的年发电量,以及分摊电量、火电机组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和目标省份的火电每千瓦时电量对应的发电标准煤耗,确定全省分摊碳排放因子;根据本地发电碳排放量、分摊电量以及全省分摊碳排放因子,确定市级区域的电力碳排放量。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激励市级层面发展本地清洁电源力度不够问题,而且解决了碳减排测算与规划、运行管理体制不对等问题,还解决了省市两级碳达峰目标上下联动和衔接不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8826.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流追踪的发电机组输出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基于电力系统的基础数据计算负荷侧和电源侧承担的网损碳排放,基于电源侧承担的网损碳排放构建机组组合优化模型及模型对应的潮流等式约束和碳流等式约束,然后求解系统发电成本和发电侧碳排放成本的成本之和最小时,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然后根据负荷侧承担的网损碳排放及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构建负荷侧低碳需求响应模型及模型对应的新能源发电占比约束、网架约束、传统机组运行模拟约束、储能运行约束以及系统备用约束,求解需求侧响应成本和负荷侧碳排放成本的成本之和最小时,负荷的时间分布,最后根据负荷的时间分布重新对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