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9165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48677.2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浙江上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喘振功能的轴流式风机叶轮。现有地铁、隧道风机的防喘振措施,一般采用叶轮顶端对应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防喘振环,它能够有效防止风机在风量急剧下降时发生的失速、喘振现象,但是该种防喘振结构复杂、生产风机时工艺繁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两侧均向内收缩,叶片的安装角为40-50°,叶片的曲率半径ρ为22-28;以直径为100mm的轴流式风机叶轮为基准,叶片最外端弦长与叶片高度之比为0.15-0.20:1,叶片最内端弦长与叶片高度之比为0.45-0.60:1。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无需设置防喘振环,使风机在偏离正常工况条件下或紧急状态下避免喘振。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658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248677.2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浙江上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喘振功能的轴流式风机叶轮。现有地铁、隧道风机的防喘振措施,一般采用叶轮顶端对应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防喘振环,它能够有效防止风机在风量急剧下降时发生的失速、喘振现象,但是该种防喘振结构复杂、生产风机时工艺繁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两侧均向内收缩,叶片的安装角为40-50°,叶片的曲率半径ρ为22-28;以直径为100mm的轴流式风机叶轮为基准,叶片最外端弦长与叶片高度之比为0.15-0.20:1,叶片最内端弦长与叶片高度之比为0.45-0.60:1。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无需设置防喘振环,使风机在偏离正常工况条件下或紧急状态下避免喘振。
-
公开(公告)号:CN203297155U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20357990.5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浙江上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38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喘振功能的轴流式风机叶轮。现有地铁、隧道风机的防喘振措施,一般采用叶轮顶端对应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防喘振环,它能够有效防止风机在风量急剧下降时发生的失速、喘振现象,但是该种防喘振结构复杂、生产风机时工艺繁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两侧均向内收缩,叶片的安装角为40-50°,叶片的曲率半径ρ为22-28;以直径为100mm的轴流式风机叶轮为基准,叶片最外端弦长与叶片高度之比为0.15-0.20∶1,叶片最内端弦长与叶片高度之比为0.45-0.60∶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无需设置防喘振环,使风机在偏离正常工况条件下或紧急状态下避免喘振。
-
公开(公告)号:CN203321882U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20405383.1
申请日:2013-07-06
Applicant: 浙江上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屋顶通风机。目前的离心式屋顶通风机,安装与拆卸极其不便;并且风机主体为玻璃钢结构,强度低,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风机振动,且使用寿命短。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主体为碳钢或不锈钢制成的风机主体,所述的风机主体由上风帽、下风帽、位于下风帽下方的基础框、安装在基础框内的集流器和位于下风帽内的离心叶轮组成,所述的离心叶轮为具有单进风结构的离心叶轮,所述离心叶轮上的叶片为后向板形叶片。本实用新型对叶轮上的叶片结构进行改进,提高了风机效率,达到了风量小、压力高的目的;风机主体采用碳钢或不锈钢,使风机强度增加,减小风机振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2056079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115403.2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浙江上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上风风能有限公司
IPC: F04D29/00
Abstract: 现有的一种核电用屋顶式通风机,风机的风帽开启装置通过轴承安装在圆筒形机壳上,需要在圆筒形机壳的同一侧安装二个轴承,由于外壁是弧面,风帽的安装不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核电厂用防爆屋顶式通风机。核电防爆屋顶式通风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开启式风帽,所述的机壳包括圆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风筒外套有一方风筒;所述的风帽呈流线扁平形,其垂直投影呈方形。本实用新型的风帽安装方便,且进一步增加了机壳的强度;防鸟网采用了水平插入式结构,检修方便;实现了叶片在轮毂上安装角度的微调,适应实际的工作需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