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加固装置和地基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070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488648.7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该装置包括花管(1)和多个注浆盘(2);花管(1)上设有不同层高的多圈注浆孔(5);花管(1)上还设有不同层高的定位孔;每个注浆盘(2)包括一个中空的盘体(7)和多根注浆导管(8);全部注浆导管(8)位于盘体(7)侧壁;每个盘体(7)设有用于与花管(1)上的定位孔定位的定位组件;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逐层填充填料并夯实后,放入注浆盘(2),最后灌浆时,浆液经花管(1)进入注浆盘(2),再由注浆导管(8)进入到扩大孔(22)周边土体形成瘤状混凝土(24),且不同桩体的瘤状混凝土(24)相互交联。该装置和方法能对桩与桩之间的区域进行有效加固。

    地基加固装置和地基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070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8648.7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该装置包括花管(1)和多个注浆盘(2);花管(1)上设有不同层高的多圈注浆孔(5);花管(1)上还设有不同层高的定位孔;每个注浆盘(2)包括一个中空的盘体(7)和多根注浆导管(8);全部注浆导管(8)位于盘体(7)侧壁;每个盘体(7)设有用于与花管(1)上的定位孔定位的定位组件;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逐层填充填料并夯实后,放入注浆盘(2),最后灌浆时,浆液经花管(1)进入注浆盘(2),再由注浆导管(8)进入到扩大孔(22)周边土体形成瘤状混凝土(24),且不同桩体的瘤状混凝土(24)相互交联。该装置和方法能对桩与桩之间的区域进行有效加固。

    一种基坑用支撑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64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88440.2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用支撑装置,包括轴杆、弹性支撑机构,弹性支撑机构包括橄榄状的顶推弹性组件、与顶推弹性组件的端部相固定的支撑块和用于施力在顶推弹性组件上以使支撑块向基坑侧面顶推的压紧组件,轴杆沿顶推弹性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且轴杆两端分别通过滑轮组件连接在支撑块和顶推弹性组件端部上;压紧组件包括拉力器和钢绳,钢绳缠绕在顶推弹性组件外壁上,且钢绳一端固定在顶推弹性组件一端上,钢绳另一端穿插在拉力器上,拉力器固定在顶推弹性组件另一端上;本发明具有单个支撑随时随地可调节预加轴力大小、实现轴力数值调节准确可靠及每处支撑位置施力的轴力数值均衡性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撑体系作用的优点。

    地基处理装置和地基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795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05012.9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处理装置和地基处理的方法,该装置包括花管(1)和多个注浆盘(2);花管(1)上设有不同层高的多圈注浆孔(5);花管(1)上还设有不同层高的定位孔;每个注浆盘(2)包括一个中空的盘体(7)和多根注浆导管(8);全部注浆导管(8)位于盘体(7)侧壁;每个盘体(7)设有用于与花管(1)上的定位孔定位的定位组件;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逐层填充填料并夯实后,放入注浆盘(2),最后灌浆时,浆液经花管(1)进入注浆盘(2),再由注浆导管(8)进入到扩大孔(22)周边土体形成瘤状混凝土(24),且不同桩体的瘤状混凝土(24)相互交联。该装置和方法能对桩与桩之间的区域进行有效加固。

    一种基坑用支撑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6483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488440.2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用支撑装置,包括轴杆、弹性支撑机构,弹性支撑机构包括橄榄状的顶推弹性组件、与顶推弹性组件的端部相固定的支撑块和用于施力在顶推弹性组件上以使支撑块向基坑侧面顶推的压紧组件,轴杆沿顶推弹性组件的中心轴线设置,且轴杆两端分别通过滑轮组件连接在支撑块和顶推弹性组件端部上;压紧组件包括拉力器和钢绳,钢绳缠绕在顶推弹性组件外壁上,且钢绳一端固定在顶推弹性组件一端上,钢绳另一端穿插在拉力器上,拉力器固定在顶推弹性组件另一端上;本发明具有单个支撑随时随地可调节预加轴力大小、实现轴力数值调节准确可靠及每处支撑位置施力的轴力数值均衡性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撑体系作用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