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584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16691.5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823 C08G6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的方法,以胺亚胺镁配合物为催化剂,以丙交酯为原料,在无水无氧和惰性气体保护下催化丙交酯聚合,得聚丙交酯。本发明以自行研发的胺亚胺镁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构变化多样,金属中心镁与配体的N,N原子配位,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高、不需要助催化剂、反应速率快,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催化剂。本发明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丙内酯开环聚合反应时,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产率高,选择性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胺亚胺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3848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1515821.3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亚胺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具有式Ⅰ所述的结构式,其中,R为氢、甲基、乙基或异丙基。本发明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剂由二正丁基镁、苄醇和配体A一锅法反应而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反应后处理简单,产品收率高。该化合物结构变化多样,金属中心镁与配体的N,N原子配位,可作为环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好、不需要助催化剂、反应速率快,聚合反应操作简单,得到的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产率高,可以广泛用于环内酯开环聚合,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催化剂。

    碳/硅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348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24082.1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它是由按重量配比为40-100∶15-60的硅和碳组成的碳/硅复合材料,它的放电比容量为400-1500mAh/g,首次循环效率为70-95%,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65-90%。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沥青或树脂与硅树脂或硅胶及镁粉混合均匀后,经过热处理再经过清洗处理后得到。本发明的碳/硅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并且制备工艺简单。

    胺亚胺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38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15821.3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3/003 C08G63/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亚胺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具有式Ⅰ所述的结构式,其中,R为氢、甲基、乙基或异丙基。本发明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剂由二正丁基镁、苄醇和配体A一锅法反应而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反应后处理简单,产品收率高。该化合物结构变化多样,金属中心镁与配体的N,N原子配位,可作为环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好、不需要助催化剂、反应速率快,聚合反应操作简单,得到的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产率高,可以广泛用于环内酯开环聚合,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催化剂。

    利用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584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516691.5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丙交酯聚合的方法,以胺亚胺镁配合物为催化剂,以丙交酯为原料,在无水无氧和惰性气体保护下催化丙交酯聚合,得聚丙交酯。本发明以自行研发的胺亚胺镁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构变化多样,金属中心镁与配体的N,N原子配位,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高、不需要助催化剂、反应速率快,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催化剂。本发明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丙内酯开环聚合反应时,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产率高,选择性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