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17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04851.1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映射的三维周期性网格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搜索周期性边界上所有面单元,两个相对的面构成一组面单元组合;(2)通过对某个面单元组合进行网格映射,生成该组的周期性网格;(3)对每个面单元组合进行周期性网格的生产,完成周期性边界上周期性网格的划分;(4)在周期性面单元网格的基础上,划分实体单元网格。优点:将面网格映射到相对的面,从而保证周期性边界面单元网格的周期性,克服了现有网格划分方法无法保证周期性的缺点;效率高,实现了针对三维实体周期性边界的周期性网格划分,从而使得周期性边界条件更容易施加,便于实现,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岩土力学相关研究和工程安全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275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068541.3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sso及随机森林的高拱坝谷幅变形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坝区现场的相关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分析体系;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监测数据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二次处理,根据影响因素的潜在影响方式构建高维影响因子组;根据影响因子建立lasso分析模型并进行特征筛选,确定重要影响因子;将重要影响因子作为对应影响因素的代表影响因子,构建影响因素数据体系,用随机森林算法和基尼系数对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用来综合评价各影响因素对谷幅变形的影响。本发明定量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代表部分影响因素,并比较各影响因子对谷幅变形的重要程度,为坝区工程安全稳定性监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3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268756.7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频段交替与目标谱匹配的改进影响矩阵方法,选取低频段内的全部本征函数,以及在高频段内本征频率与目标谱的频率计算点一一对应的本征函数作为一组基函数分解地震波,极大地降低了影响矩阵的维度;考虑不同频率分量对彼此的影响以及对目标谱贡献值的不同,通过对全频段和高频段本征函数的幅值系数的交替调整,使其反应谱在全频率范围内逐步向目标设计谱靠近,可以在工程重点关注频率范围内达到非常好的匹配效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反应谱匹配的影响矩阵方法中迭代过程中影响矩阵维度大、计算效率低、无法同时兼顾高低频段的不同要求等缺点。使得重要工程结构的动力时程响应分析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高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20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064275.0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裂隙岩体不同方向渗透率对孔隙度敏感程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模拟实际裂隙岩体,制备与水平方向呈不同倾角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际裂隙岩体,制备与水平方向呈不同倾角的相似材料;对各倾角相似材料逐级施加围压,每级围压稳定后分别测量各倾角相似材料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确定各倾角方向相似材料的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函数关系式;对各函数关系式求导,所得导函数分别表示对应倾角方向相似材料的渗透率对孔隙度的变化率;对各导函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对应倾角方向单位孔隙度变化引起的单位渗透率的变化量,该变化量即为待测实际裂隙岩体对应倾角方向的渗透率对孔隙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286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313858.8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裂岩基的真空灌浆工艺,包含钻孔、钻孔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抽真空以及高压灌浆这三个步骤。该发明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针对碎裂岩基的真空灌浆技术,使得在对基岩的处理过程中,能够保证在灌浆压力和岩基裂隙的负压共同作用下,浆液能够沿空隙快速并均匀地扩散到基岩当中,不仅可以提高灌浆的效率,还提高了灌浆后岩基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36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2124.7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充填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实际裂隙岩体的几何形态以及该岩体中裂隙的形态和分布,构建待制备试样的三维数字模型、并将该三维数字模型输入3D打印机中;(2)模拟实际裂隙岩体准备用于形成试样的岩块部分以及裂隙充填物的原料,并以水溶性材料为原料用于形成试样裂隙,将上述三种原料分别置于3D打印机的不同喷头内,通过3D打印,得到含充填物的初步试样;(3)将该初步试样浸泡在水中,使水溶性材料完全溶解,得到最终试样。本发明无需通过模具来制备试样,制得的试样中含充填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粉末状固体颗粒填充入试样裂隙中以形成充填物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4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18137.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贯通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模拟实际裂隙岩体,确定制作试样的模具的三维数字模型;(2)通过3D打印得到模具,用于形成试样裂隙的部分采用水溶性材料打印,在所得模具的该部分表面涂抹热熔胶,其余部分采用不溶于水的材料打印;(3)模拟实际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能,配制水泥砂浆制备试样,配制后倒入模具,水泥砂浆固化成型、形成初具形状的试样;(4)烘烤装载试样的模具,热熔胶完全融化并从裂隙处流出;(5)烘烤后放入水中浸泡,模具的水溶性材料部分完全溶解,形成最终形态的试样,取出烘干;(6)脱模、养护,得到试样。本发明适用于制备不同结构类型的贯通裂隙岩体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2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313858.8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裂岩基的真空灌浆工艺,包含钻孔、钻孔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抽真空以及高压灌浆这三个步骤。该发明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针对碎裂岩基的真空灌浆技术,使得在对基岩的处理过程中,能够保证在灌浆压力和岩基裂隙的负压共同作用下,浆液能够沿空隙快速并均匀地扩散到基岩当中,不仅可以提高灌浆的效率,还提高了灌浆后岩基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2040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910011113.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地震波与目标反应谱精确匹配的影响矩阵方法,引入六阶微分方程的本征函数分解初始地震波,得到与本征函数一一对应的初始振幅系数,在每一次迭代计算中,利用杜哈姆积分计算由本征函数重构所得地震波的反应谱,计算每个本征函数对每个计算频率处反应谱的贡献值,即影响因子,通过调整本征函数的振幅系数,可以调整每个本征函数对计算反应谱的贡献大小,使得计算反应谱在每一次的迭代计算中都均匀一致地向规范反应谱靠近,进而最终达到计算反应谱与目标设计反应谱相匹配的目的。本发明迭代过程单调且收敛,从而使得重要工程结构的时程动力响应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高和可信度,并显著减少了离散性与时间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02040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011113.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地震波与目标反应谱精确匹配的影响矩阵方法,引入六阶微分方程的本征函数分解初始地震波,得到与本征函数一一对应的初始振幅系数,在每一次迭代计算中,利用杜哈姆积分计算由本征函数重构所得地震波的反应谱,计算每个本征函数对每个计算频率处反应谱的贡献值,即影响因子,通过调整本征函数的振幅系数,可以调整每个本征函数对计算反应谱的贡献大小,使得计算反应谱在每一次的迭代计算中都均匀一致地向规范反应谱靠近,进而最终达到计算反应谱与目标设计反应谱相匹配的目的。本发明迭代过程单调且收敛,从而使得重要工程结构的时程动力响应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高和可信度,并显著减少了离散性与时间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