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采煤机的除尘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60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911186235.3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一种用于煤矿采煤机的除尘装置,包括两个采煤机滚筒、采煤机机身、两个除尘整流罩、两个柔性风筒、旋风分离器和离心式通风机,采煤机滚筒的外圆周设有截齿和导煤槽,截齿上安装有内喷雾系统,两个除尘整流罩分别设置在两个采煤机滚筒的后侧,两个除尘整流罩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喷雾系统,两个除尘整流罩的后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柔性风筒的前端,柔性风筒的前端与除尘整流罩的凹部连通,柔性风筒的后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顶部通过排风管与离心式通风机的抽风口连接。本发明将旋风分离应用到煤矿除尘中,同时利用内喷雾系统和外喷雾系统,降低煤尘中的煤粉浓度,有效防止煤粉堵塞喷头,提高除尘效果。

    软弱岩层矸石掘-碎-运智慧决策综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72126.X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软弱岩层矸石掘‑碎‑运智慧决策综合装置,主要包括超跨度巨力碎矸装置、液压‑电气混合系统、转移‑分流枢纽装置、自稳态智慧移动机构和智慧自主决策系统;各装置与系统之间采用积木式布置方式,呈上中下排列,共划分为三个区域,下部整体为自稳态智慧移动机构;中部为多机构横行布置,前中部为液压‑电气混合系统,后中部为智慧自主决策系统;上部是汇集转移平台,汇集转移平台上部固定承载超跨度巨力碎矸装置。本发明实现了煤矿巷道掘进的掘‑碎‑运智慧决策控制一体化,实现了巷道掘进与采空区充填协同的高效化。

    一种城镇小河流底泥样品原位实时封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673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68969.6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镇小河流底泥样品原位实时封采装置,主要包括主架装置、传动装置、调节装置和采集装置,主架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手柄和横把,固定装置由上下固定梁、左右固定杆、上中下横梁、上下固定环组成;传动装置固定于主架装置上,包括摇把、柄轴、摇柄、转轮、转轴、上下齿轮和传动轴;调节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包括水深调节装置和定深装置,水深调节装置由连接杆、连接销、连接套和连接孔组成,定深装置由感应器、感应线、探针和刻度尺组成;采集装置与调节装置配合完成底泥采集,包括采样架、采样外管、采样内管、刀头、转齿轮、上下拉线、扣环、拉线控制器和封孔胶球。本发明实现了小河流底泥即时、原位、层状与垂向的完整采集。

    煤矿巷道临时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446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76209.8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煤矿巷道临时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垂直设置在巷道内的若干根伸缩支柱,伸缩支柱呈矩形阵列布置,每根伸缩支柱的下端支撑在巷道底板上,每根伸缩支柱的上端均设有一块垫块,巷道顶板底面铺设有金属网,垫块顶部与金属网底面支撑连接,相邻两根伸缩支柱之间均连接或绑扎有防倒绳。本发明中的材料均为等常见矿山废旧材料,符合修旧利废节支降耗的经营理念。同时该装置成本低,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3个人操作降低为1个人就可实现操作。相比以前的吊环式前探梁临时支护,在确保支护强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支护作业的效率。

    巷道二次支护时机与范围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4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509540.7

    申请日:2018-12-11

    Abstract: 巷道二次支护时机与范围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一次支护;(2)选择测试地点;(3)准备工作;(4)布置控制点定位;(5)观测;(6)红外热像图处理;(7)二次支护时间及面积确定;(8)损伤程度确定;(9)支护深度的确定;(10)根据以上方法确定了二次支护范围,然后损伤程度不同,采取补打锚杆或补打锚杆+注浆的手段进行二次支护加强围岩的承载性能。本发明单次可检的面积较大,检测效率较高,红外检测提供热图像能非常直观的显示存在损伤位置、区域面积及损伤程度,配合钻孔窥视仪探测损伤深度,能够准确确定巷道二次支护时机与范围与不同的支护强度。

    一种巷道顶角曲面围岩强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8027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0949903.2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顶角曲面围岩强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初步确定巷道矩形断面尺寸;综合考虑顶角围岩曲面化的影响因素,确定顶角处合理的曲面形态和几何尺寸,最终确定整个巷道断面尺寸,紧跟掘进工作面,对顶板、两帮采用高强度高预紧力锚网索支护,对于顶角曲面围岩,采用高强高预紧力的斜拉注浆锚索支护,配合金属网护表和槽钢梁,形成纵横协同强化锚固承载结构;在巷道出现变形让压后,滞后掘进工作面进行注浆加固,再次强化顶角围岩的承载能力,确保顶角围岩的稳定性。本发明可有效解决“顶角应力集中程度高、顶角锚杆锚索难以施工、顶角围岩变形严重、顶角锚杆锚索易破断”等问题,能够有效改善巷道顶角围岩控制效果。

    一种可移动测量相似模拟巷道围岩壁面变形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51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83858.X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移动测量相似模拟巷道围岩壁面变形监测方法,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步骤一,模型装填与开挖成型;步骤二,测量结构位置与安装;步骤三,固定组件的孔栓调节;步骤四,移动组件的孔栓调节;步骤五,数据放大系统的调试;步骤六,模型加载与数据采集。伸长采集套管并利用套孔栓固定,设置采集套管和副杆左端套孔的不同间距,可以使得测量数据放大观察。该发明专利方法简单、步骤合理、操作简便,较好地实现了测量相似模拟巷道不同位置的点位移变化,增强了千分表的在微小装置结构的灵活的应用性。同时,可以减少在相似模拟试验中预埋应力盒应力片的步骤,简化了实验操作过程,增强了实验监测的实时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