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3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60879.6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氧液雾‑脉动气流并喷的电解铣磨加工系统,属于电解磨削复合加工领域。采用高速喷射富氧雾态电解液的给液方式,使得只有加工间隙内才存在能够使得工件阳极与铣磨工具阴极之间形成导电回路的连续电解液膜,彻底抑制了杂散电流,有效地提高了加工精度。在加工间隙内,在外部引入氧气和加工间隙内电解析出氧气的共同作用下,阳极成膜速度大幅度加快,因阳极膜远比难加工工件材料的基体容易被磨粒刮除,这将有效解决常规电解铣磨精加工中由于磨粒对基材的机械耕犁和划擦作用过强导致的加工表面机械磨纹明显和铣磨工具磨损严重的问题,提高了加工表面质量,同时延长了铣磨工具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中的集成式喷头将用于供给电解液的富氧液雾喷口和用于排除铣磨工具表面加工产物的空气喷口集成于一体,提高了电解铣磨加工系统的柔性、加工稳定性和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19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072070.8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B23H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生物掩膜电解加工微织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工件除油、水洗、干燥处理;在工件非加工区贴敷绝缘层并进行灭菌处理;将灭菌过的工件放入液体培养基中;将细菌接种于工件待加工区;把液体培养基置于无菌条件中培养,诱导细菌形成生物被膜,当工件待加工区被生物被膜完整覆盖后,取出工件;将工件与电解加工电源正极相接,将象形阴极与工件正对放置并与电解加工电源负极相接;将工件和象形阴极放入电解液中;接通电源,电解液经过生物被膜到达工件待加工区,与电解液接触的局部区域发生电解加工,达到加工要求后结束加工。本发明将生物被膜作为掩膜,可以在任意平面和曲面上制备微织构,提高了掩膜电解加工的工艺能力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479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158272.7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多阳极并行布置的扫描式电沉积加工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板、搅拌桨、直线状阳极、阴极基底和电沉积电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有横梁和侧梁的搅拌桨安装架和触碰装置。两根侧梁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且都与横梁垂直,侧梁设有前导向槽和后导向槽。3~5个片状的搅拌桨等间隔地且相互平行地安设在搅拌桨安装架上。基于该装置,先调整极间距和所有直线状阳极的极限运动位置,然后通入电解液后接通电沉积电源,进行匀速直线往复扫描式电沉积加工,直到沉积层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停止电沉积。本发明在保持极好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基础上能大幅度地提高沉积速度和生产效率,边缘效应更小,边缘处偏厚现象基本消除,且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04496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73940.X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活动掩膜电解加工微织构技术及装置,包括喷嘴、电解电源、工件、阴极、掩膜带、储带轮、收带轮和驱动源;带有镂空图案的掩膜带在收带轮和储带轮等共同作用下紧密压贴在工件表面并形成包角,阴极安设于工件的正下方并与掩膜带的另一面紧密接触;收带轮持续回收掩膜带,从而带动工件和阴极同步旋转,并携带电解液进入加工间隙;被掩膜带包裹但未被屏蔽的工件表面区域在电解液与电场等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地被选择性溶解,直到工件的圆柱表面都被加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式活动掩膜电解加工微织构新技术,能够提高工艺柔性和适应性,并实现掩膜与工件表面的紧密可靠贴合与微织构的高一致性、无接缝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8937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22448.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正多边形柱体阳极及电沉积制备大面积金属微结构的方法,正多边形柱体阳极由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柱体阳极和带镂空图案阵列的电绝缘掩膜构成。采用正多边形柱体阳极在槽液中电沉积制备大面积金属微结构的方法包括,先将正多边形柱体阳极紧密贴合导电基底上方,使电解液液面仅能浸没正多边形柱体阳极最下方的掩膜镂空图案阵列;然后,电沉积电源正极接正多边形柱体阳极,负极接导电基底,在电化学作用下,导电基底上电沉积出复制于掩膜镂空图案阵列的微结构阵列;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正多边形柱体阳极,在不同位置获得多列复制于不同掩膜表面的微结构阵列,从而实现对大面积金属微结构的模块化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891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094494.4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B07C5/342 , G01N21/35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7C5/3425 , G01N21/3563
Abstract: 一种煤矸分选中煤矸红外识别装置,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利用红外识别仪对通过的煤和矸石进行扫描,并形成图片信息或是连续的视频信息,然后将图像信号传输到上位机,通过进一步的图像分析和处理,根据煤和矸石在红外光识别出的图像图形以及颜色特征进行分析分类;上位机信号处理系统由LABVIEW软件编写,该系统系统通过设置、训练、测试和分类来完成整个识别过程。采用二值化和图像特征信息提取算法获取被测煤或矸石的物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40005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49622.0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25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铸高硬度低应力镍制件的电解液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有机添加剂和稀土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添加剂包括150-200g/L的糖精钠、30-50g/L的乙氧基化丁炔二醇、10-20g/L的N,N-二乙基丙炔胺硫酸盐、80-120g/L的吡啶嗡羟丙磺基内盐、1-2g/L的S-羧乙基异硫脲氯化物和8-10g/L的乙烯基磺酸钠;所述的稀土添加剂包括0.4-0.8g/L的氯化镧(LaCl3.7H2O)和0.2-0.4g/L的氯化铈CeCl3.7H2O)。本发明所提供的添加剂可以获得光亮光整表面、硬度高、内应力低等工艺效果且电解液易维护、添加量与消耗量少、可用于氨基磺酸镍电解液体系和硫酸镍电解液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50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70809.8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沉积平面件的装置,包括外槽、放置于外槽内的电沉积槽、阴极基底、阳极、稳流板和搅拌板;所述的电沉积槽由稳流板分隔为阴极槽区和阳极槽区,所述的搅拌板连接于外驱动源上,并设置于阴极基底与稳流板之间,且与阴极基底平行。此装置工作时,搅拌板在外驱动源的作用下作平动运动,通过稳流板和搅拌板的双重作用,使得阴极基底表面电场分布和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此装置极大地改善了平面电沉积件厚度分布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266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1910310746.5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线阳极循环传动式扫描式电沉积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杆、可拆卸地固定于安装杆上的搅拌桨、直线状阳极和阴极基底,还包括传送单元和调平架。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带、主动轮和从动轮,传送带张紧地固定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调平架中部设有搅拌桨通行孔,其两边框设有一组相互平行且相对安装的等长的滑槽。安装杆两端设有导块。导块与滑槽为过渡配合联接。安装杆为3个以上,等间距且相互平行地可转动地安设在传送带上。调平架位于传送单元的正下方,阴极基底位于调平架的正下方。此装置工作时,处于带电工作状态(向阴极基底沉积金属)的直线状阳极至少3根,且能连续不断地进行,没有空档加工时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19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72070.8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B23H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生物掩膜电解加工微织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件除油、水洗、干燥处理;工件非加工区贴敷绝缘层;工件灭菌处理;将灭菌过的工件放入液体培养基中;将细菌接种于工件待加工区;把液体培养基置于无菌条件中培养,诱导细菌形成生物被膜,当工件待加工区被生物被膜完整覆盖后,取出工件;将工件与电解加工电源正极相接,将象形阴极与工件正对放置并与电解加工电源负极相接;(将工件和象形阴极放入电解液中;接通电源,电解液经过生物被膜到达工件待加工区,与电解液接触的局部区域发生电解加工,达到加工要求后结束加工。本发明将生物被膜作为掩膜,可以在在任意平面/曲面上制备微织构,提高了掩膜电解加工的工艺能力和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