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1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19301.4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施工方法,步骤一:对桩体施工前的地基场地进行检测;步骤二: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地基加固区,地基加固区分为边侧加固区和中部加固区;步骤三:在桩孔内部填料处理;步骤四:对桩体的桩间土挤密系数、桩间土湿陷系数和桩体密实度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其加固效果;本发明在湿陷性的地基边缘处通过设置中部加固区进行支撑,中部加固区为三排距离为4.2mm的灰土挤密桩,可对地基边侧进行有效支撑,在湿陷性的地基中部设置三排距离为3.8mm的混合加固桩基,每隔两个灰土挤密桩设置一个混料基桩,混合加固桩基采用建筑垃圾和黄土进行填充,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倒装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8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635067.3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装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强基薄面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连续体系结构层组合设计,强基薄面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连续体系结构层组合简称为基准结构层组合,强基薄面型倒装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简称为目标结构层组合;第二步,在基准结构层组合中增加复合间断层,其厚度为100mm,形成目标结构层组合,假设复合间断层20℃动态压缩模量E目标,计算LA目标,如果目标结构层组合的LA目标≤LA基准即满足要求;第三步,路面结构层设计,主要是复合间断层的设计。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可以解决强基薄面型倒装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路表弯沉值较大的问题。

    一种用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的功能层

    公开(公告)号:CN116043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34605.7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的功能层,自下而上由防水封层和砂碎石间断层组成,所述防水封层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每1000m2所述砂碎石间断层包括以下立方米体积份的组分:粒径4cm~10cm碎石100份、细砂10~30份、乳化沥青2~6份。该功能层,阻断半刚性基层裂缝向上反射,在沥青路面中不产生反射裂缝,排出下渗到路面结构中的水分,同时提高间断层的抗压回弹模量,限制塑性变形,使其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连续体系结构层组合相比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相当。

    一种通过建筑垃圾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52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23289.4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建筑垃圾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对桩体施工前的地基场地进行检测,得出地基处理前原状土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本发明在对施工地基的勘探下,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处理后,分别与黄土和灰土进行最佳级配处理,通过改变混合料中细料的种类及细料比得到多组试验组合,以此得到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作为桩体填料粗骨料时的最优细料比,在桩基填料时,支撑强度高,通过实验取得桩间土挤密系数、桩间土湿陷系数、桩体密实度、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等力学参数,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挤密桩与灰土挤密桩进行效果对比,整体支撑强度与灰土挤密桩差别较小,但是在使用成本上大幅降低。

    一种气体/液体切换进料装置及重质有机质热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6480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246204.2

    申请日:2016-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液体切换进料装置及重质有机质热解装置,该进料装置包括液体储罐和一端用于连接供气装置、另一端用于连接用料设备的进口管路,进口管路上设有具有至少四个管口的切换阀装置,其中两个管口分别连接液体储罐的进气口和出液口,出液口在液体储罐内部设有深入底部的出液管;切换阀装置用于切换使气体沿进口管路直接进入用料设备或使气体进入液体储罐将其内部液体沿进口管路压入用料设备。该进料装置采用同一条进口管路实现气体和液体进料,设备更紧凑;省去了液体进料的驱动装置,气体本身并不损失;调节切换阀装置即可实现气体/液体进料的切换,当用料设备需要连续或多次交替重复进料时,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